一种基于叶型诊断菊花氮素营养亏缺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59468A

    公开(公告)日:2025-05-09

    申请号:CN202510008625.0

    申请日:2025-01-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叶型诊断菊花氮素营养亏缺的方法,包括设置梯度试验,涵盖菊花氮素营养的多种状况;测量不同氮素营养状况下菊花植株的叶型指标,其中,叶型指标包括叶片长宽比、顶裂片长宽比以及叶片裂深参数;计算不同营养状况下菊花的氮素营养诊断特征值NDI:氮素营养诊断特征值=叶片长宽比×顶裂片长宽比×叶片裂深参数;确定氮素充足条件下菊花的氮素营养诊断特征值SNDI;测量待诊断菊花的氮素营养诊断特征值,通过与氮素充足条件下菊花的氮素营养诊断特征值比较,来判断待诊断菊花的氮素营养亏缺状况。本发明的方法适宜于菊花从营养生长期到花蕾膨大期之间的氮素营养亏缺与否的诊断,成本低廉、易实施、结果可靠、准确度高。

    基于种间远缘杂交蒙花苷导入的提升菊花品质的加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18522B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10044710.3

    申请日:2023-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种间远缘杂交蒙花苷导入的提升菊花品质的加工方法,通过对“中国菊花资源保存中心”中收集到的野生菊属资源进行筛选,建立以7种功能性成分为指标的综合评价体系,创新性得选择紫花野菊作为父本,进行种间远缘杂交获取F1后代,通过超高效液相色谱技术UPLC和紫外分光光度法分析F1代植株,筛选蒙花苷8.80mg/g,绿原酸2.20mg/g,木犀草苷0.88mg/g,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7.70mg/g以上的后代。本发明通过菊花与紫花野菊进行远缘杂交导入蒙花苷,创造蒙花苷、绿原酸、木犀草苷和3,5‑O‑二咖啡酰基奎宁酸均符合《药典》标准的新种质,从而解决菊花加工品质提升问题。

    一种高效预测切花菊株高性状SNP位点及其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769956A

    公开(公告)日:2023-09-19

    申请号:CN202310732375.6

    申请日:2023-06-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高效预测切花菊株高性状SNP位点,还公开了高效预测切花菊株高性状SNP位点方法及其应用。本发明使用数量多、分布广泛、能够稳定遗传且易于高通量基因分型的SNP标记进行切花菊株高相关性状全基因组关联分析,结果表明,与株高性状相关的最佳标记对株高、节间数、节间长度和茎粗的预测准确度分别为0.97、0.98、0.97和0.96,可以应用于切花菊株高、节间长度、节间数和茎粗的早期预测,缩短育种周期,为菊花株高相关性状功能标记的开发和遗传改良提供了位点信息,对于选育不同株型菊花优良材料具有重要理论和实践意义。

    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高效预测菊花耐盐性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732222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03907.6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全基因组高效预测菊花耐盐性的方法。本发明通过全基因组关联分析鉴定菊花耐盐性显著相关的13个SNP标记,在此基础上,比较了不同统计模型和不同密度SNP标记对全基因组预测效果的影响,并基于GWAS分析中与菊花耐盐性显著关联的SNP位点,构建了菊花耐盐性全基因组选择预测模型,选择效率可提高2.96~13.09倍。本发明不仅能够实现菊花育种工作中耐盐性品种的早期选择,缩短育种周期,还有效克服了耐盐性田间鉴定工作量大、周期长、易受环境因素和人为主观因素的影响等技术难题,为耐盐性分子标记辅助选择和基因组选择育种提供重要理论依据,在菊花耐盐性育种领域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

    一种切花菊全生育期氮肥精确施用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034700A

    公开(公告)日:2023-05-02

    申请号:CN202211500252.1

    申请日:2022-11-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布了一种切花菊全生育期氮肥精确施用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苗期:切花菊生根缓苗结束后进入苗期,期间氮肥管理为4‑8mg氮/(株*日);b、旺盛生长期:切花菊冠层封行后,地上部迅速生长,进入旺盛生长期,期间氮肥管理为8‑12mg氮/(株*日);c、花芽分化期:切花菊停光后进入花芽分化期,花芽分化的第一周只灌溉清水,促进切花菊由营养生长向生殖生长的转化,之后氮肥管理为2‑4mg氮/(株*日);d、现蕾‑破膜期:切花菊出现顶蕾后进入现蕾‑破膜期,现蕾初的两周氮肥管理为1‑2mg氮/(株*日),两周后停肥;e、破膜‑采花期:切花菊破膜到采花期间只灌溉清水。本发明根据切花菊生育期的氮肥需求,将氮肥管理精确到各个生育期的单株单日施氮量。

    一种鉴定菊花耐涝性的dCAPS标记开发及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7815502B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1711176758.0

    申请日:2017-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鉴定菊花耐涝性的dCAPS标记开发方法及应用,属于生物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以下几个步骤:a、通过GWAS方法挖掘与菊花耐涝性显著关联的SNP位点;b、SNP突变位点特异性酶切位点分析及dCAPS引物设计;c、结合基因型与表型数据预期酶切扩增多态性;d、dCAPS标记在自然耐涝极端群体的验证;e、在F1后代耐涝极端群体中对WT‑dCAPS1标记进行进一步验证。本发明开发了一个与菊花耐涝性状共分离的dCAPS共显性标记,命名为WT‑dCAPS1,在两个群体的平均鉴定准确率为78.9%,初步认为可以应用于菊花耐涝性分子标记辅助育种,大大缩短育种周期,对于培育耐涝性菊花新品种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