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02178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74617.9
申请日:2016-05-31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F17/5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17/50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中弧线的叶片前后缘拟合及截面线光滑重构方法,用于解决现有方法实用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针对前后缘测量点的拟合问题,建立带约束的最小二乘拟合法,用于拟合满足设计要求的前后缘。不同于无约束最小二乘法的前后缘拟合,该方法以中弧线最为前后缘拟合的约束条件,建立带约束的最小二乘法,使用Gauss‑Newton法迭代求解,最终得到逼近于设计前后缘的拟合前后缘曲线,前缘半径误差由之前的0.670%降低至0.077%,后缘半径误差由之前的1.018%降低至0.062%。而且拟合前后缘与叶背叶盆曲线达到了光滑连接,建立了光滑的截面线曲线。该方法具有计算精度高,收敛速度快,约束有效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02013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97921.5
申请日:2016-06-0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5B19/4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B19/4163 , G05B2219/36291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基于现场实测切削力数据与离线优化的粗加工进给速度优化方法,主要包括以下步骤:1.将被加工毛坯零件固定机床工作台上;2.使用恒定的切削参数加工整个零件,采用测力仪测量并记录加工过程的切削力;3.将对应点的切削参数以及切削力值带入切削力模型,求解加工轨迹对应点的切削深度;4.由NC代码求解对应点的坐标值,在此基础上加上切削深度,获得切削轨迹处毛坯表面形貌曲线,通过对所有轨迹进行多项式插值计算即可得到毛坯的原始模型,实现原始模型的反求;5.利用毛坯原始模型和切削参数离线优化方法,实现毛坯不确定产品首道工序加工参数优化;本发明能够降低刀具损耗,提高加工效率,降低加工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2862035B
公开(公告)日:2015-01-28
申请号:CN201210356137.1
申请日:2012-09-2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对称精密切削加工方法及其专用夹具,首先对叶片型面进行粗加工,其次对叶片型面进行区域划分,最后将叶片装夹到专用夹具,按两两对称的方式,由靠近叶片前后橼的部分至叶背和叶盆的中间部分依次加工所有子区域。本发明一次装夹同时完成叶背和叶盆型面的切削加工,可提高定位精度和加工效率;交替对称完成叶片型面各个子区域的半精加工和精加工,可有效抑制加工过程中的扭曲变形,提高加工精度;叶片前后橼部分的加工余量首先被切除,利用叶片中部加工余量的支承作用,可有效避免加工过程中前后橼部分的让刀变形现象。
-
公开(公告)号:CN103197598B
公开(公告)日:2014-12-31
申请号:CN201310080211.6
申请日:2013-03-13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5B19/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非参数多元统计过程控制的叶身型面加工误差控制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叶身型面加工误差控制方法控制精度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采用数据驱动进行过程监控,对过程的波动及时进行监控,当过程失控时进行报警。在叶片的加工过程中,针对叶型质量特性的复杂性和测量数据的高维的特点,分析叶身常发生的变形和变公差要求,采用截面线分段的方法建立起叶身的轮廓和弯扭变形的质量控制矩阵。对叶身型面采样点的轻量化处理,采用等精度离散的方法对测量数据进行降维预处理,按照不同的精度要求对测量样本进行筛选。提高了叶身型面加工误差的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4161536A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410380731.3
申请日:2014-07-3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互补光栅的锥束CT散射校正方法及其装置,利用简便、可靠的互补光栅扫描及少量的计算,实现投影图像的散射校正,利用散射校正后的投影图像就可以重建出散射校正切片图像。本发明提供的基于互补光栅的锥束CT散射校正方法及其装置适用于任意复杂度的被测物体,方法的准确性、可靠性、稳定性、便捷性好,可在很大程度上减少散射在锥束CT成像中的不利影响,从而明显改善锥束CT切片图像的质量。
-
公开(公告)号:CN103438844A
公开(公告)日:2013-12-11
申请号:CN201310377296.4
申请日:2013-08-27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粒子群算法的复杂曲面工件定位方法,用于解决现有复杂曲面工件定位方法定位精度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首先获取若干毛坯表面测量点Qi,将获取各毛坯表面测量点按其在加工坐标系中坐标导入其对应零件理论模型所在的CAM系统编程坐标系中,在CAM系统中采用粗略定位方法对毛坯表面测量点Qi和零件理论模型表面P进行预配准,获得零件理论模型表面到毛坯表面测量点的初始变换矩阵,在预配准的基础上,获得零件理论模型表面到毛坯表面测量点的精确变换矩阵,将初始变换矩阵和精确变换矩阵的乘积作为最终变换矩阵,作用于CAM系统中编程坐标系下得到的刀位点坐标,将定位结果反映在NC程序中,完成定位。实现了较高的定位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830618A
公开(公告)日:2012-12-19
申请号:CN201210292407.7
申请日:2012-08-16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5B13/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工序加工过程质量波动预测方法,用于解决现有的多工序加工过程质量控制方法准确性差的技术问题。技术方案是采用贝叶斯状态空间的方法设计多工序制造过程质量波动模型;进一步通过小波滤波的方法对制造过程质量波动模型中的噪声项进行处理,消除噪声;基于除噪后的状态值设计多元质量控制图来进行加工过程的监控,通过设计多元波动量的统计量,实现了多元加工过程的控制。以三元的质量特性为对象,在过程处于稳定状态时,控制图的平均运行步长ARL0由背景技术的186.535提高到199.624,误警率由背景技术的6.73%下降0.2%。在过程失控,且偏移量为(0.5,0,0)时,控制图的平均运行步长ARL1由背景技术的170.651降低到168.354,报警率由背景技术的14.675%提高到15.823%。
-
公开(公告)号:CN101882319B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010210301.9
申请日:2010-06-2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G06T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最小三维凸包的锥束CT快速重建方法,对试件进行锥束CT圆周扫描采集一组投影图像,将该组所有投影图像裁剪为边长为E个像素的一组正方形投影图像;计算重建空间中该试件的最小三维凸包参数;对正方形投影图像计算得到一组像素灰度为单精度浮点型的对数图像;对对数图像进行FDK算法中的滤波处理,将最小三维凸包体素化,分配重建内存空间,再按Z线优先重建算法并采用单指令多数据技术重建最小三维凸包内的体素;将重建结果按其坐标系存储为X向、Y向或Z向的序列切片图像,并释放重建所占内存空间。本发明有效提高了锥束CT的重建速度,降低了重建算法对内存大小的要求。
-
公开(公告)号:CN102248421A
公开(公告)日:2011-11-23
申请号:CN201110132964.8
申请日:2011-05-20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IPC: B23Q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细长轴类零件铣削专用夹具,三爪卡盘固连在夹具底座上表面,并与轴承的内圈固连,轴承外圈与支撑臂固连,支撑臂底部可绕轴承旋转,并在夹具底座上表面以三爪卡盘为圆心的圆形滑槽中滑动支撑,支撑臂上带有把手、手柄箱、手轮手柄和尾座,手柄箱连接手轮手柄与尾座,手轮手柄控制尾座沿支撑臂做纵向移动,尾座上连接有顶尖座,顶尖座与顶尖锁紧手柄连接,顶尖固定在顶尖座上,配合零件端面上的锥形孔实现装夹,顶尖锁紧手柄微调顶尖沿支撑臂的纵向位移并锁紧顶尖位置。本发明可有效减缓加工变形,防止支撑臂转动而导致与铣刀干涉情况的发生,可以显著提高细长轴类零件铣削的加工精度,降低成本,提高生产率。
-
公开(公告)号:CN102169518A
公开(公告)日:2011-08-31
申请号:CN201110072878.2
申请日:2011-03-24
Applicant: 西北工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精铸涡轮叶片模具型腔精确定型方法,按照涡轮叶片的浇注工艺设计涡轮叶片的浇注系统模型并进行浇注实验;采用热电偶测量在浇注及凝固过程中叶片前后缘、叶背及叶盆处的实际温度,确定界面换热系数,进行浇注过程的数值模拟,获取浇注过程中的涡轮叶片铸件变形情况,对铸件模型反变形处理后进行精铸过程的数值模拟;最终判断型面偏差量是否符合铸件尺寸公差的精度要求。本发明大幅提高了涡轮叶片的成品率;减少了试模的周期与次数。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