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薄壁结构加工过程时变模态参数辨识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9903331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411991581.X

    申请日:2024-12-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结构加工过程时变模态参数辨识方法,方法包括:获取薄壁结构加工过程中不同时间段的响应信号;利用联合谱峰峰值检测法,检测响应信号中的有效模态峰值频率;联合谱峰峰值检测法为基于奇异值谱谱峰和PSD谱谱峰的峰值检测法;对有效模态峰值频率进行信号增强,得到增强信号;基于随机子空间法对增强信号进行模态辨识,获得模态参数;分别对不同时间段的模态参数进行稳定性判别,得到薄壁结构加工过程的时变模态参数;本发明基于奇异值谱谱峰和PSD谱谱峰的联合谱峰峰值检测法,对响应信号进行检测,精确检测薄壁结构加工过程中固有特性相关的频率成分,提高模态参数的辨识精度。

    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残余应力控制域的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734496A

    公开(公告)日:2024-10-01

    申请号:CN202411231063.8

    申请日:2024-0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航空发动机叶片残余应力控制域的确定方法,先通过进给方向和切宽方向的等效深度预测模型实现对叶片进给方向和切宽方向的等效深度集的预测,然后将两个方向的表面残余应力状态集和预测的等效深度集作为输入的进行静力学分析获得进给和切宽方向目标叶片残余应力整体诱导变形,最后将进给和切宽两个方向上的表面残余应力和残余应力整体诱导变形分别进行曲面拟合获得目标叶片在轮廓度约束下进给方向表面残余应力控制域与在位置度约束下切宽方向表面残余应力控制域。本发明能够直接确定出叶片残余应力控制域,为叶片加工提供指导,大幅降低了加工周期和成本。

    一种用于超声滚压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进排气边的刀具

    公开(公告)号:CN116372502A

    公开(公告)日:2023-07-04

    申请号:CN202310027365.2

    申请日:2023-01-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超声滚压加工航空发动机叶片进排气边的刀具,包括与叶片的进排气边接触的刀具头;刀具头为圆柱状,刀具头的外周面上开设有周向设置的环形凹槽,环形凹槽的横截面与刀具头的轴线垂直;环形凹槽与叶片的进排气边形状吻合;环形凹槽在刀具头的轴线方向上为轴对称结构;本发明通过在刀具头上开设周向设置的环形凹槽,可以在进行超声滚压加工时增加刀具头与叶片进排气边的接触面积,同时提升接触吻合程度,进而提升对叶片进排气边的滚压加工效率,有效提升进排气边强化质量。

    薄壁结构精密铣削-振动光饰表面粗糙度工艺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905069A

    公开(公告)日:2022-08-16

    申请号:CN202210511946.9

    申请日:2022-05-1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结构精密铣削‑振动光饰表面粗糙度工艺控制方法,选取具有相同铣削表面粗糙度的若干个薄壁结构试验件进行振动光饰工艺试验;根据试验结果确定薄壁结构试验件的固定位置;基于固定位置进行振动光饰工艺试验,并根据试验结果生成表面粗糙度随加工时间的演化曲线;根据演化曲线确定加工效率控制的第一铣削表面粗糙度控制域;根据第一铣削表面粗糙度控制域计算铣削加工参数,并基于固定位置和铣削加工参数进行薄壁结构工件的加工;本发明通过研究振动光饰对于铣削表面的材料去除与表面光整效果的影响规律,获取具有高效率与加工表面高质量的工艺控制方法,以避免手工抛光对生产水平和加工效率的限制。

    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93121B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111647722.2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根据薄壁叶片的理论模型和实测三维模型,将薄壁叶片划分为叶根区、进排气边区和型面区;采用对称超声冲击工具对型面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采用单头超声冲击工具对叶根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采用单头超声冲击工具对进排气边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完成薄壁叶片的超声冲击强化;其中,超声冲击强化加工方式为单向走刀;本发明根据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域,不同的区域采用适当的超声冲击加工方案,通过对走刀方向和行间距的调节,避免加工变形的情况下实现对薄壁叶片进行超声冲击强化的目的,提升了叶片表面粗糙度。

    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293121A

    公开(公告)日:2022-04-08

    申请号:CN202111647722.2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薄壁叶片分区域超声冲击强化方法,根据薄壁叶片的理论模型和实测三维模型,将薄壁叶片划分为叶根区、进排气边区和型面区;采用对称超声冲击工具对型面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采用单头超声冲击工具对叶根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采用单头超声冲击工具对进排气边区进行超声冲击强化,完成薄壁叶片的超声冲击强化;其中,超声冲击强化加工方式为单向走刀;本发明根据航空发动机叶片的结构特征,将其划分为三个区域,不同的区域采用适当的超声冲击加工方案,通过对走刀方向和行间距的调节,避免加工变形的情况下实现对薄壁叶片进行超声冲击强化的目的,提升了叶片表面粗糙度。

    基于残余应力层和显微硬度层的Ti1023构件疲劳极限分布计算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96307B

    公开(公告)日:2019-05-17

    申请号:CN201611220058.2

    申请日:2016-12-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层的构件疲劳极限分布计算方法,具体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测试构件表面变质层中不同深度下的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值;步骤2,对步骤1所得的测试数据进行残余应力与显微硬度沿深度分布的数字化建模;步骤3,确定显微硬度HV与疲劳极限σw的关系,建立包含显微硬度层的疲劳极限分布;步骤4,根据步骤3所得结果以及Goodman关系,求包含残余应力层和显微硬度层的疲劳极限分布。本发明提供的方法简单,可以快速获得构件不同深度下的疲劳极限,实现对残余应力和显微硬度分布合理性的快速判断。

    一种钛合金铣削残余应力场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529053B

    公开(公告)日:2018-03-16

    申请号:CN201611022007.9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铣削残余应力场的预测方法,该方法系基于指数衰减函数而预测钛合金铣削残余应力场,其主要步骤为:1确定铣削残余应力场指数衰减函数模型,2确定残余应力场控制因子与铣削工艺参数关系模型,3选择铣削工艺参数并进行编码,4设计试验方案,进行铣削试验,5残余应力场测试,6求解残余应力场控制因子等。本发明以铣削工艺参数为输入条件,通过模型系数求解,即可获得该铣削工艺参数下的残余应力沿表面下深度分布情况,该预测方法简单可靠,预测速度快、准确度高,免去了大量繁琐的试验,规避了有限元法和物理解析法的困难,适用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

    一种钛合金喷丸强化残余压应力场的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649994B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1017111.9

    申请日:2016-11-1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钛合金喷丸强化残余压应力场的预测方法,该方法系基于特征参数和余弦衰减函数而预测钛合金喷丸强化残余压应力场,其主要步骤为:1确定喷丸强化残余压应力场特征参数模型,2确定喷丸强化残余压应力场余弦衰减函数模型,3确定残余压应力场控制因子与喷丸强化工艺参数关系模型,4选择喷丸强化工艺参数并进行编码,5设计试验方案,进行喷丸强化试验,6残余压应力场测试,7求解残余压应力场特征参数模型,8求解残余压应力场控制因子等。本发明以喷丸强化工艺参数为输入条件,通过模型系数求解,即可获得该喷丸强化工艺参数下的残余压应力沿表面下深度分布情况,该预测方法简单可靠,预测速度快、准确度高,免去了大量繁琐的试验,规避了有限元法和物理解析法的困难,适用于广大工程技术人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