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微孔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612398A

    公开(公告)日:2014-03-05

    申请号:CN201310609965.6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PC/ABS合金及其制备方法,该微孔PC/ABS合金的微孔平均直径小于1μm,泡孔数量大于109个/cm3;与未发泡实体相比,其密度降低10%以上,冲击强度提高2倍左右。该制备方法以超临界氮气为发泡剂,注射法成型,以获得泡孔直径小、密度大且分布均匀的微孔PC/ABS合金;超临界氮气发泡与注塑成型方法结合,超临界氮气可减小树脂粘度,降低注塑中的锁模力,可减少产品的毛边和内应力,延长了模具寿命,增加产品的尺寸稳定性;还可减小产品的翘曲、缩水痕等缺陷,提高产品品质。另外,由于不需要传统注塑中的保压阶段,缩短了注塑周期,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成本。

    高分子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0348652C

    公开(公告)日:2007-11-14

    申请号:CN200610018800.1

    申请日:2006-04-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分子自润滑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它包含下列重量份数的原料配方:碳酸钙晶须10~25份,聚四氟乙烯10份,聚醚醚酮65~80份;且包含下列制备步骤:将上述原料在130~150℃温度干燥后混合,放入搅拌机内高速搅拌;之后放入热压模具模腔内熔融,加压20MPa使材料成型,保压8~10min后,随模具降温至100℃,脱模冷却至室温;在250℃温度保温1小时即可。本发明目的是以碳酸钙晶须增强聚醚醚酮,以聚四氟乙烯作为减摩剂,发挥聚醚醚酮基体、碳酸钙晶须、减摩剂之间的协同耦合作用,实现自润滑减摩耐磨,从而获得具有摩擦系数小、磨损率低、承载能力强、成本低等优点的新型高强度自润滑复合材料。

    一种混杂纤维摩擦材料及其制备

    公开(公告)号:CN1283700C

    公开(公告)日:2006-11-08

    申请号:CN03132186.0

    申请日:2003-07-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利用价格极为低廉的叶蜡石作为填料的混杂纤维制动摩擦材料,该材料的主要组份由叶蜡石粉、硅酸铝纤维、钢纤维、树脂、铜粉、石墨粉、氧化铝、硬脂酸锌组成,经过各组份配比、纤维预处理、混合搅拌、热压成型、热处理等制备工艺制得。通过试验测得该混杂纤维制动摩擦材料在不同温度下摩擦系数稳定、磨损率小、制动效果好、成本低。产品的性价比优于市面上的国内外品牌同类产品。

    一种弯扭复合加载疲劳试验机

    公开(公告)号:CN115165609B

    公开(公告)日:2024-08-30

    申请号:CN202210888054.0

    申请日:2022-07-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金属材料和机械零件的可靠性及服役性能的测试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弯扭复合加载疲劳试验机,包括机架,所述机架上端的台面上设置有一对用于夹住试验材料两端的试样夹具,位于一对试样夹具上设置有用于施加弯矩的弯矩加载装置,所述机架上端的台面上还设置有驱动一对夹具旋转的旋转加载组件以及施加扭矩的扭矩加载组件。该试验机结构紧凑,方便进行弯扭复合加载的疲劳试验。

    一种车辆扭力轴表面再制造技术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9458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198397.9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扭力轴表面再制造技术工艺,扭力轴是车辆重要的弹性元件,其工作环境恶劣,需要承载大量的扰动载荷,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表面损伤,易发生故障,需定期进行维护或替换。本着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考虑,设计一种车辆扭力轴表面再制造技术工艺。该工艺包含:表面清洁、损伤检测、剩余价值评估、损伤切除、激光熔覆再制造、再制造后处理、表面强力滚压、强扭预应力处理、修复质量检测八个步骤。以达到将回收的车辆扭力轴修复到接近原有成品的性能,从而能够再次使用。在修复质量检测中,通过检测扭力轴尺寸精度及力学性能,再结合强扭预应力处理后,损伤检测的结果,以评定扭力轴是否完成再制造修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