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117043B
公开(公告)日:2021-09-28
申请号:CN202010144823.7
申请日:2020-03-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08L23/06 , C08K13/04 , C08K7/00 , C08K3/04 , C08K5/54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热处理增强石墨烯微片/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为石墨烯微片、高密度聚乙烯和乙烯基三乙氧基硅烷。本发明通过使用石墨烯微片来改善高密度聚乙烯的性能,制得了一种高密度聚乙烯基复合材料,提高了复合材料的强度和刚度;同时对该复合材料进行热处理,经热处理之后的复合材料强度和刚度跟未热处理之前对比有了显著的提高。该石墨烯微片/高密度聚乙烯复合材料成本较低、加工简单、化学稳定性高,可实现大规模生产,在农业灌溉、燃气输送、给水、排污、矿山细颗粒固体输送,以及油田、化工和邮电通讯等领域具有更加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236173B
公开(公告)日:2019-07-09
申请号:CN201710583332.0
申请日:2017-07-1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材料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改性陶瓷粉/高密度聚乙烯耐磨材料及其制备方法,原料为陶瓷粉、高密度聚乙烯和分散剂,其中分散剂为硅油。为改善陶瓷粉的分散及其与高密度聚乙烯基体的界面结合,对陶瓷粉进行了聚合物接枝改性。利用双螺杆挤出机和注射机熔融挤出注射成型法制备得到。本发明所述改性陶瓷粉/高密度聚乙烯耐磨材料原料易得,价格便宜,易于实现大规模生产。且利用该法制备的材料显著提高了高密度聚乙烯的耐磨性,尤其是在有水介质存在的工况下,将进一步拓宽高密度聚乙烯作为排水给水、农田灌溉等领域的应用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6622177A
公开(公告)日:2017-05-10
申请号:CN201710022141.7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0/265 , B01J20/20 , B01J20/28019 , B01J20/28054 , B01J20/3475 , C02F1/285 , C02F2101/3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的球形多孔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经交联剂和引发剂处理,使多壁碳纳米管与β‑环糊精复合后,再经高温煅烧制备成基于碳纳米管的球形多孔吸附剂。所得球形多孔吸附剂的粒径为0.5~1.4 mm,比表面积为85.8~332.1 m2/g,孔的平均直径为6.4~29.0 nm,总孔容为0.183~0.533 cm3/g,其对有机污染物4‑氯苯酚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为56.7~105.2 mg/g,可用于作为废水中4‑氯苯酚的吸附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641058A
公开(公告)日:2005-07-20
申请号:CN200410061413.7
申请日:2004-12-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22C37/04
Abstract: 一种能提高D型石墨铸铁性能的含铅、砷、锡D型石墨铸铁。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铅、砷、锡元素对铸铁性能起有害作用的缺陷。它包含的化学成分为:3.9~4.5份C;1.2~1.6份Si;0.6~0.95份Mn;≤0.07份P;≤0.04份S;0.005~0.009份Pb;0.03~0.08份As;0.1~0.4份Sn;0.01~0.02份Al;0.04~0.09份Ti;其余为Fe。本发明不仅具有很高的强度性能,而且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既可应用于冷冻机、压缩机曲轴、凸轮轴这样的强度件,又可应用于玻璃模具这样的耐热件,以及轧辊等既耐热又耐磨的铸件,是一种成本低、制取工艺简单的新型工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149263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15596.4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B29C4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468 , B29C2045/14713 , B29L2031/3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汽车门内饰条的成型方法,以模内覆膜法注射成型,可实现汽车门内饰条成型和装饰一体化;其冲击强度高、表面光洁;装饰层灵活多样,可个性化设计。这是一种节能、环保、经济的高端汽车门内饰条成型方法,可提高汽车表观质量和竞争力。
-
公开(公告)号:CN104149258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16038.X
申请日:2014-07-04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4688 , B29C44/32 , B29C45/0025 , B29C2045/14868 , B29L2031/3005 , B29L2031/3437 , B29L2031/76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微孔发泡与模内覆膜的集成工艺,通过超临界氮气微孔发泡、模内覆膜、注射成型,实现高档塑料件微孔发泡成型和装饰一体化。本发明的技术是一套低成本、环保、短周期的集成技术,可解决超临界多相流发泡控制、变形翘曲、表面流痕缩凹等工艺难题,使注塑件表面更美观、无缩痕、更平直,产品装饰图案丰富多彩,耐磨,防尘防潮效果好,真正达到A级表面要求。该技术可为新产品开发提供强有力的配套支持,具有广阔的应用前景,可应用于汽车内饰件、消费电子产品如笔记本电脑、手机和家电等领域。
-
公开(公告)号:CN103600473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609976.4
申请日:2013-11-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29C45/174 , B29C45/76 , B29C2945/7685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孔泡沫塑料成型装置及其方法,该装置包括注塑机,所述注塑机上加装有使得气体达到超临界状态以作为发泡剂的超临界流体控制器,所述超临界流体控制器由超临界流体恒压供应装置和超临界流体输送装置组成,所述超临界流体控制器将超临界流体定量输送至注塑机的塑化段,所述注塑机的截流式喷嘴将熔体注射进入模具型腔内,所述模具型腔的温度由模温控制器控制。本发明在传统注塑机上加装超临界流体控制器,低成本、环保、通用性好且工艺稳定,以超临界氮气为发泡剂,注射法成型微孔泡沫塑料,所制取的微孔泡沫塑料的泡孔直径小、密度大且分布均匀,从而获得具有密度小、力学性能好的新型高分子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295369C
公开(公告)日:2007-01-17
申请号:CN200410061413.7
申请日:2004-12-20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C22C37/04
Abstract: 一种能提高D型石墨铸铁性能的含铅、砷、锡D型石墨铸铁。它解决了现有技术中铅、砷、锡元素对铸铁性能起有害作用的缺陷。它包含的化学成分为:2.9~3.5%C;2.4~3.6%Si;0.7~0.9%Mn;≤0.095%P;≤0.04%S;0.003~0.008%Pb;0.02~0.07%As;0.08~0.4%Sn;0.1~0.3%Al;0.07~0.10%Ti;其余为Fe。本发明不仅具有很高的强度性能,而且具有优良的抗氧化性能,既可应用于冷冻机、压缩机曲轴、凸轮轴这样的强度件,又可应用于玻璃模具这样的耐热件,以及轧辊等既耐热又耐磨的铸件,是一种成本低、制取工艺简单的新型工程材料。
-
公开(公告)号:CN111950167B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010881982.5
申请日:2020-08-28
Applicant: 福州大学
IPC: G06F30/2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聚乳酸复合材料模型构建及性能预测方法,包括:S1)构建聚乳酸分子链,进行几何优化;S2)构建不同长度的碳纳米管模型,在其外表面接枝官能团,构建碳纳米管模型和官能化碳纳米管模型;S3)搭建纯聚乳酸材料、碳纳米管/聚乳酸复合材料、官能化碳纳米管/聚乳酸复合材料无定型晶胞;S4)对建立好的模型进行能量最小化和分子动力学驰豫计算;S5)计算晶胞模型力学性能参数;通过改变晶胞的边长达到拉伸目的展示应力应变关系,分析材料拉伸性能;对比分析相同温度、压强条件下三种材料模拟的力学性能参数和应力应变关系,得到预测结果。该方法有利于便捷、准确地预测聚乳酸复合材料的性能,降低实验成本,缩短研发周期。
-
公开(公告)号:CN106622177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022141.7
申请日:2017-01-12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碳纳米管的球形多孔吸附剂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其采用反相悬浮聚合法,经交联剂和引发剂处理,使多壁碳纳米管与β‑环糊精复合后,再经高温煅烧制备成基于碳纳米管的球形多孔吸附剂。所得球形多孔吸附剂的粒径为0.5~1.4 mm,比表面积为85.8~332.1 m2/g,孔的平均直径为6.4~29.0 nm,总孔容为0.183~0.533 cm3/g,其对有机污染物4‑氯苯酚具有较好的吸附性能,吸附量为56.7~105.2 mg/g,可用于作为废水中4‑氯苯酚的吸附材料。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