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车辆扭力轴表面再制造技术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945860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310198397.9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扭力轴表面再制造技术工艺,扭力轴是车辆重要的弹性元件,其工作环境恶劣,需要承载大量的扰动载荷,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表面损伤,易发生故障,需定期进行维护或替换。本着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考虑,设计一种车辆扭力轴表面再制造技术工艺。该工艺包含:表面清洁、损伤检测、剩余价值评估、损伤切除、激光熔覆再制造、再制造后处理、表面强力滚压、强扭预应力处理、修复质量检测八个步骤。以达到将回收的车辆扭力轴修复到接近原有成品的性能,从而能够再次使用。在修复质量检测中,通过检测扭力轴尺寸精度及力学性能,再结合强扭预应力处理后,损伤检测的结果,以评定扭力轴是否完成再制造修复。

    一种自动调节打磨深度的金属试样抛光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1180A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310306907.X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打磨深度的金属试样抛光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转盘,该转盘下端经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并支撑,所述转盘上端面沿其周向间隔均布有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顶端设置有用以夹钳金属试样的气动卡盘,所述转盘外沿其周部设置有与装夹机构一一配合的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均固连在机座表面,该自动调节打磨深度的金属试样抛光装置适用于多种尺寸和形状试样的金属试样的打磨抛光,并保证了每个试样一致的表面粗糙度。

    一种车辆扭力轴表面再制造技术工艺

    公开(公告)号:CN115945860A

    公开(公告)日:2023-04-11

    申请号:CN202310198397.9

    申请日:2023-03-0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车辆扭力轴表面再制造技术工艺,扭力轴是车辆重要的弹性元件,其工作环境恶劣,需要承载大量的扰动载荷,使用一段时间后容易发生表面损伤,易发生故障,需定期进行维护或替换。本着以资源环境可持续发展考虑,设计一种车辆扭力轴表面再制造技术工艺。该工艺包含:表面清洁、损伤检测、剩余价值评估、损伤切除、激光熔覆再制造、再制造后处理、表面强力滚压、强扭预应力处理、修复质量检测八个步骤。以达到将回收的车辆扭力轴修复到接近原有成品的性能,从而能够再次使用。在修复质量检测中,通过检测扭力轴尺寸精度及力学性能,再结合强扭预应力处理后,损伤检测的结果,以评定扭力轴是否完成再制造修复。

    一种零负泊松比金属骨架复合挠性接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7484B

    公开(公告)日:2022-07-05

    申请号:CN202111114515.0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负泊松比金属骨架复合挠性接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挠性管体以及设置在挠性管体上、下方的端口接口法兰,所述挠性管体由多个空间棱锥形结构单元组成,每个空间棱锥形结构单元由金属丝基本单元和橡胶单元聚合物层组成,用以呈现零负泊松比力学性能。本发明采用双相复合的材料形式,既保留金属骨架优越的力学性能,又保证挠性接管拥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挠性接管不耐高温、高压、高速等工况。此外,本装置采用特殊的空间棱锥形结构,使得带金属丝基本单元的金属丝网骨架层呈现零/负泊松比的力学性能,提升管件抗冲击、减振降噪、位移补偿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基于音圈电机驱动式周期性点阵分布的层级主动隔振组件

    公开(公告)号:CN116104906A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310230568.1

    申请日:2023-03-11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基于音圈电机驱动式周期性点阵分布的层级主动隔振组件,包括承载机构、主动控制机构、驱动机构以及点阵分布的定阻尼与动阻尼;所述承载机构包括上端盖、定阻尼限位盖、下端盖以及基座;所述上端盖、定阻尼限位盖、下端盖以及基座同轴设置;所述主动控制机构包括控制面板、音圈电机、压力传感器以及传感线路;所述音圈电机以及压力传感器连接所述控制面板;所述驱动机构包括齿轮轴、一级驱动板以及二级驱动板;所述齿轮轴、一级驱动板以及二级驱动板同轴设置;所述一级驱动板与第二驱动板沿周向开槽;应用本技术方案可实时控制隔振器产生不同的阻尼变化,从而对外部变化的振源起到实时控制的作用,起到主动隔振的效果。

    三向同量级刚度及位移补偿的阻尼减振器及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922996A

    公开(公告)日:2021-06-08

    申请号:CN202110330470.4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向同量级刚度及位移补偿的阻尼减振器,包括底座、壳体、支撑体,所述壳体罩设固定在底座上,支撑体设置在壳体内,支撑体上侧面中部向上延伸形成连接臂,壳体上表面中部设置有供连接臂外端伸出的通孔,壳体内设置有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减振单元,减振单元包括碗形金属橡胶、斜置的圆周均布在碗形金属橡胶外周的螺旋弹簧,支撑体夹固在上下两个碗形金属橡胶之间,螺旋弹簧内端经球形万向节A与碗形金属橡胶内端铰接,螺旋弹簧外端经球形万向节B连接万向连接轴套,本减振器采用的金属橡胶和螺旋弹簧作为核心减振元件,可实现减振器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同量级刚度减振和较大的位移补偿。

    一种带耐高温金属阻尼夹芯结构的消声器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081211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911379221.3

    申请日:2019-12-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带耐高温金属阻尼夹芯结构的消声器及其工作方法,包括轴线重合的且从内往外依次设置的金属内管、吸声层以及金属外管,所述吸声层为空间网状结构的金属阻尼夹芯层,所述金属阻尼夹芯层的内壁与金属内管的外壁之间、金属阻尼夹芯层的外壁与金属外管的内壁之间均通过真空钎焊连接。本发明结构设计合理,采用弹性多孔金属阻尼夹芯层作为吸声材料,兼具消音和热传导的目的;金属阻尼夹芯层与金属内、外管均采用真空钎焊连接,解决了粘连等传统连接方式不耐高温的缺点。

    一种自动调节打磨深度的金属试样抛光装置及其工作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141180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310306907.X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动调节打磨深度的金属试样抛光装置及其工作方法,包括机座,所述机座上转动连接有转盘,该转盘下端经驱动机构驱动旋转并支撑,所述转盘上端面沿其周向间隔均布有装夹机构,所述装夹机构顶端设置有用以夹钳金属试样的气动卡盘,所述转盘外沿其周部设置有与装夹机构一一配合的打磨机构,所述打磨机构均固连在机座表面,该自动调节打磨深度的金属试样抛光装置适用于多种尺寸和形状试样的金属试样的打磨抛光,并保证了每个试样一致的表面粗糙度。

    一种零负泊松比金属骨架复合挠性接管及其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847484A

    公开(公告)日:2021-12-28

    申请号:CN202111114515.0

    申请日:2021-09-23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零负泊松比金属骨架复合挠性接管及其制备方法,包括挠性管体以及设置在挠性管体上、下方的端口接口法兰,所述挠性管体由多个空间棱锥形结构单元组成,每个空间棱锥形结构单元由金属丝基本单元和橡胶单元聚合物层组成,用以呈现零负泊松比力学性能。本发明采用双相复合的材料形式,既保留金属骨架优越的力学性能,又保证挠性接管拥有足够的刚度和强度,解决了现有技术中挠性接管不耐高温、高压、高速等工况。此外,本装置采用特殊的空间棱锥形结构,使得带金属丝基本单元的金属丝网骨架层呈现零/负泊松比的力学性能,提升管件抗冲击、减振降噪、位移补偿等方面的综合性能。

    三向同量级刚度及位移补偿的阻尼减振器

    公开(公告)号:CN214945975U

    公开(公告)日:2021-11-30

    申请号:CN202120625717.0

    申请日:2021-03-29

    Applicant: 福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三向同量级刚度及位移补偿的阻尼减振器,包括底座、壳体、支撑体,所述壳体罩设固定在底座上,支撑体设置在壳体内,支撑体上侧面中部向上延伸形成连接臂,壳体上表面中部设置有供连接臂外端伸出的通孔,壳体内设置有减振组件,减振组件包括上下对称设置的两个减振单元,减振单元包括碗形金属橡胶、斜置的圆周均布在碗形金属橡胶外周的螺旋弹簧,支撑体夹固在上下两个碗形金属橡胶之间,螺旋弹簧内端经球形万向节A与碗形金属橡胶内端铰接,螺旋弹簧外端经球形万向节B连接万向连接轴套,本减振器采用的金属橡胶和螺旋弹簧作为核心减振元件,可实现减振器在长宽高三个方向上的同量级刚度减振和较大的位移补偿。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