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827190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438335.2
申请日:2022-11-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9/48
Abstract: 一种星载安全关键软件分布式多任务自组织调度方法,在经典分布式调度算法基础上,针对星载系统这类安全关键度相对较高的系统需求,以及任务动态变化的特点,通过建立扩展型加权有向无环图模型,实现安全关键任务的多点映射,同时采用空闲槽段插入以及关联任务调度时间重分配等方式,在维持当前任务多节点分配状态不变的情况下,将动态变换的任务合理分配到对应运算节点上,既保证安全关键任务的可靠性运行,同时在确保原有任务的运行状态不受影响的基础上,确保新增任务的实时运行。
-
公开(公告)号:CN115712432A
公开(公告)日:2023-02-24
申请号:CN202211352286.0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面向COTS平台的星载软件EDAC容错方法,基于星载EDAC硬件实现方式,设计EDAC校验模块和校验码,校验码采用海明码,程序可执行代码单个码字长度32位,校验码7位,实现纠一检二功能。通过可执行代码程序段插桩,在原始可执行代码中各模块被调用语句之前插入EDAC校验模块的调用语句,实现被调用模块执行前完成EDAC校验。对插桩后的每条可执行代码计算其校验码,作为程序区的一部分存放,采用“运行代码优先校验”的改进思路,设计软件模块调度前校验和空闲时段校验相结合的方式,对可执行代码进行EDAC校验。同时在程序存储区存放EDAC算法的副本,实现两份EDAC算法模块的相互校验,确保EDAC模块自身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413409B
公开(公告)日:2021-08-10
申请号:CN201910636830.6
申请日:2019-07-1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多探头星敏感器多核系统任务分配的方法,包括如下步骤:S1、在任一周期内,主核能够获取所有从核在下一周期内的负载数量,并对所有从核排序,然后进入下一周期;S2、当任一从核K1完成负载识别任务后,主核根据所述从核K1中断的时间获取本周期内的剩余时间;S3、主核根据S1中的从核排序、S2中的本周期内的剩余时间,获得本周期的剩余时间内从核K1能够完成的负载识别数量M,然后主核将负载数量最高的从核K2的最后M个负载识别任务分配给从核K1;最后主核根据重新分配后的负载数量更新S1中的所有从核排序;S4、重复S2~S3,直到所有从核的负载识别任务完成。本方法能够实现从核任务负载最大化实时均衡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7315587B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1710476446.5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8/30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次链接的航天器在轨维护注入码生成方法,包括:(1)还原航天器在轨运行软件的状态,生成在轨状态目标文件;(2)编写在轨维护源代码;(3)使用编译器对编写的在轨维护源代码进行单独编译,生成待上传目标文件;(4)新建二次链接的脚本文件;(5)基于建立的二次链接脚本文件,对在轨状态目标文件和待上传目标文件进行链接,生成新的可执行文件;(6)将新的可执行文件转换成链接指令文件或BIN文件,从链接指令文件或BIN文件中直接提取指定起始地址的注入码指令。本发明在保证原在轨软件二进制码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自动实现在轨维护软件中各个地址相关项的重定位过程,从而大大提升了航天器在轨维护注入码的生成效率和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67485A
公开(公告)日:2019-12-13
申请号:CN201910749737.6
申请日:2019-08-1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探头星敏感器在轨自主故障诊断与修复方法,属于卫星姿态控制技术领域。该多探头星敏感器基于多个探头视场内星点信息进行信息融合处理,以进一步提升产品精度,其多个探头融合后实现指标优于0.6″(3σ),单个探头实现指标优于1″(3σ),其技术特点为甚高精度、高动态和高动态性能,主要应用于遥感卫星及高分辨对地观测卫星;该方法针对产品在轨单个探头、多个探头不同故障模式设计了基于软件的自主故障诊断与修复方法;同时对于产品硬件设计中供配电单点问题,提高了单机及系统容错能力;同时可对产品在轨多个不同故障进行实时诊断与处理,有效提升了星敏感器产品的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1558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76446.5
申请日:2017-06-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9/44
Abstract: 一种基于二次链接的航天器在轨维护注入码生成方法,包括:(1)还原航天器在轨运行软件的状态,生成在轨状态目标文件;(2)编写在轨维护源代码;(3)使用编译器对编写的在轨维护源代码进行单独编译,生成待上传目标文件;(4)新建二次链接的脚本文件;(5)基于建立的二次链接脚本文件,对在轨状态目标文件和待上传目标文件进行链接,生成新的可执行文件;(6)将新的可执行文件转换成链接指令文件或BIN文件,从链接指令文件或BIN文件中直接提取指定起始地址的注入码指令。本发明在保证原在轨软件二进制码不发生变化的前提下,自动实现在轨维护软件中各个地址相关项的重定位过程,从而大大提升了航天器在轨维护注入码的生成效率和正确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020812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320418.X
申请日:2016-05-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针对DSP平台航天器软件的动态在轨维护方法,主要是依据航天器上软件设计时预先设定的钩子函数,编写相应的在轨维护源代码,通过编译链接文件(CMD文件)指定在轨维护注入区,修改编译生成的二进制码的返回地址,使在轨维护注入码执行完毕后能够正确返回原在轨软件继续执行。本发明方法可以避免静态在轨维护方案中系统需要重新加电的问题以及动态在轨维护方案中受限于存储空间和带宽无法进行大规模软件整体更替的问题,实现了航天器在轨DSP软件补丁型的模块级在轨维护功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443433B
公开(公告)日:2016-06-01
申请号:CN201410637930.8
申请日:2014-11-0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卫星应急系统变周期控制方法,在合理设计卫星应急状态姿态确定算法的基础上,根据当前中断计数的控制周期实现方式和选用敏感器(陀螺)的状态,设计一种控制周期随应急软件运行时环境变化而改变的系统控制方法。在敏感器(陀螺)选择未发生变化时,每个控制周期不再进行陀螺安装矩阵选择及求伪逆(矩阵)等复杂计算过程,采用保存值进行定姿;否则重新进行陀螺安装矩阵选择及求伪逆计算。在陀螺安装矩阵重新选择及求伪逆的定姿过程中不再更新中断计数,从而客观上延长了控制周期,避免控制周期计算超时的问题。另一方面避免由于复杂重复计算导致不必要的较长控制周期的需求,提升了航天器应急系统的控制效果,缩短了姿态偏置下的控制时长。
-
公开(公告)号:CN103218250B
公开(公告)日:2016-01-13
申请号:CN201310108537.5
申请日:2013-03-2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9/45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处理器模拟方法,首先建立体系结构模拟层、指令集模拟层、和处理器模拟层;所述体系结构模拟层由处理器配置文件模块实现,所述指令集模拟层由处理器指令译码模块和处理器指令执行模块组成,所述处理器模拟层由处理器存储模块和处理器片内设备模块组成。本发明仅通过三个层次的模拟接口实现,便快速完成处理器的模拟,缩短了处理器模拟研发时间和周期,提升处理器模拟器研发效率,同时建立了处理器模拟平台统一性,可以使多个航天中常用的不同种类处理器模拟集成于相同模拟平台上,便于处理器模拟的集成、扩展及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3488595B
公开(公告)日:2015-10-21
申请号:CN201310371637.7
申请日:2013-08-23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3/3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保证小容量缓存串口通讯安全性的数据传输方法,首先给出了缓存FIFO的容量N,单字节的数据传输时间T以及最大中断时间T中断之间的关系,在不同的数据传输时刻判断缓存FIFO的工作状态,根据缓存FIFO不同状态采取不同的传输策略,从而保证了串口通讯的可靠性和连续性,防止中断打断对数据传输的影响,本发明数据传输方法根据缓存FIFO容量、单字节的数据传输时间、最大中断处理时间等固有特性设计,同时适用与大容量FIFO与小容量FIFO,尤其适用于容量≤10字节的小容量FIFO;且本发明方法实现过程简单、易于实现,具有较强的实用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