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470845B
公开(公告)日:2019-04-09
申请号:CN201710580358.X
申请日:2017-07-1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B23K37/053 , B23K9/32 , B23K9/167 , B23K101/0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装卡工装及利用该工装进行钨极氩弧焊的方法,该方法能够使管路焊接的变形小,属于焊接工艺技术领域。本发明的方法根据不同外径产品,设计点焊、圆周焊和后续热处理三处通用一体化工装,能便捷的装卡定位,同时能够避免加工过程中焊缝表面氧化、工装反复装卡和产品变形;本发明的方法中点焊参数通过焊接程序编制进行均分2~4点,对称编程;圆周焊接过程包括多次分段,从第一段到最后一段电流大小呈波形电流的方式,平均电流采用下斜的方式;通过该种编制程序的方法能够很好的进行控制熔深,在保证焊接深度的要求上,最小程度减少热输入,达到控制熔深均匀性,尽最大程度减少表面氧化以及热影响区的范围。
-
公开(公告)号:CN108252824A
公开(公告)日:2018-07-06
申请号:CN201711386690.9
申请日:2017-12-2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2K9/5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K9/5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应用于高性能双组元发动机的七喷头离心喷注器,包括接板、边缘旋塞、边缘喷嘴、中心旋塞、中心喷嘴、塞柱和堵头;接板采用回转体结构,接板端面轴向依次穿设中心喷嘴和中心旋塞,形成一个独立的双流道同轴离心雾化喷嘴;接板端面围绕轴线沿周向均匀穿设六个边缘喷嘴和六个边缘旋塞,形成六个独立的双流道同轴离心雾化喷嘴;接板侧面分别设有用于安装塞柱和堵头的台阶孔。本发明通过集成多个离心喷嘴,降低了单个离心喷嘴的负荷,大幅度提高了推进剂的雾化质量,同时显著增强了不同喷嘴之间的相互混合作用,能够显著提高双组元液体火箭发动机的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7891999A
公开(公告)日:2018-04-10
申请号:CN201710944292.8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沈岩 , 陈君 , 高晨光 , 付拓取 , 周怡秋 , 席红敏 , 龙军 , 官长斌 , 张伟 , 刘瀛龙 , 王梦 , 臧孝华 , 宋新河 , 张志伟 , 耿金越 , 杨蕊 , 白松 , 张良 , 赵立伟 , 王焕春 , 王文平 , 王新慧 , 于金盈 , 武胜勇 , 杨春雷 , 刘国梁 , 王建 , 李长维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单组元微推进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推力器组件、气加排阀、液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爆破片安全装置、贮箱组件和控制驱动电路;气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贮箱组件、液加排阀、爆破片安全装置和微推力器组件依次串联后安装在模块的气室内。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推进系统安全隔离的装置和方法,有利于高度集成,降低了系统复杂性,保障整个系统可靠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4972213B
公开(公告)日:2017-04-05
申请号:CN201510271969.7
申请日:2015-05-2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装卡工装及采用该装卡工装进行毛细管路焊接的方法。一种装卡工装以及采用该装卡工装焊接毛细管路的工艺方法,装卡工装用于毛细管路的精确装卡,焊接毛细管路的方法包括钨极氩弧焊焊接设备的选择、工件焊前清洗、焊接保护装置的装卡、工装胎具装卡、工件装卡、气体流量控制装置调节、焊接程序编制、工件焊接和焊缝质量检测等步骤。此外,为了实现本发明的焊接,在焊接过程中通过气体流量控制装置及焊接保护装置实现毛细管路的高质量焊接,在毛细管路焊接领域有较为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6271322A
公开(公告)日:2017-01-04
申请号:CN201610796742.9
申请日:2016-08-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高质量点焊装卡防护工装,包括底座、前端盖、后端盖、后滑动垫片、第一螺杆、前滑动垫片、第二螺杆、滑块、第三螺杆,底座为方形槽状结构,一端内部固定V形块,另一端底面或者侧面设有螺孔,一侧设有伸出端,另一侧设有两个通孔,伸出端下端面为锥形面,前端盖、后端盖下端设有凹槽,前滑动垫片的形状与前端盖的凹槽适应,后滑动垫片的形状与后端盖的凹槽适应,滑块为V形块状结构。本发明装卡防护工装克服了现有技术由于工件外径尺寸种类较多带来的工装重复设计开发、效率利用低的问题,通过使用V型槽、滑块和滑动垫片解决了不同外径尺寸工件装卡的要求,具有通用性强、利用率高的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4963238A
公开(公告)日:2022-08-30
申请号:CN202210406678.4
申请日:2022-04-1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涛 , 姚兆普 , 陈君 , 王辛慧 , 庚喜慧 , 顾永金 , 谢继香 , 苏高世 , 臧娟伟 , 张汝俊 , 杨蕊 , 陈阳 , 高晨光 , 赵立伟 , 刘旭辉 , 蔡坤 , 张志伟 , 杨春雷 , 李梁 , 周旭冉
IPC: F23R3/40
Abstract: 一种无毒单组元发动机反应室及装配方法,其中,无毒单组元发动机反应室包括前反应室,内腔为直角转弯的后反应室,位于前反应室与后反应室之间的阻隔挡板,位于前反应室且贴在阻隔挡板上的阻隔隔网,位于后反应室的导流板、半圆导流网及导流挡板。本发明有效解决了无毒单组元发动机反应室中推进剂催化分解和燃烧反应效率较低的问题,同时也解决了装填催化剂空间不足和使用率低的难题,并给出了无毒单组元发动机反应室的装配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550328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0387860.0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涛 , 陈君 , 刘瀛龙 , 杨春雷 , 张志伟 , 汪旭东 , 高晨光 , 于金盈 , 刘旭辉 , 白松 , 杨小菊 , 陈阳 , 杨蕊 , 周旭冉 , 庚喜慧 , 赵立伟 , 李星光
IPC: F02K9/95
Abstract: 一种实现硝酸羟胺发动机快速常温启动的点火方法,采用脉冲点火的方式使少量推进剂进入催化床,通过少量推进剂在催化床内的缓慢分解放热,使催化床温度从初始温度逐步升高,当催化床温度和燃烧室压力达到一定量值后,再进行发动机稳态工作,即可实现硝酸羟胺发动机快速常温启动的点火。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运载火箭上面级发动机点火前需要催化床提前预热的点火模式,可有效缩短发动机点火响应时间,提高系统可承接载荷、同时降低了发动机研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1164917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1
申请号:CN202010301347.5
申请日:2020-04-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官长斌 , 沈岩 , 刘旭辉 , 姚兆普 , 张美杰 , 南柯 , 曾昭奇 , 范旭丰 , 于金盈 , 惠欢欢 , 扈延林 , 毛威 , 王兆立 , 李恒建 , 张良 , 李伟 , 赵立伟 , 庚喜慧 , 谢继香 , 任凯 , 张志伟 , 王建 , 王国华 , 刘鹏飞
IPC: F16K99/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LTCC的微型化微流量控制器,包括:第一陶瓷薄片、第二陶瓷薄片、第三陶瓷薄片、第四陶瓷薄片、第五陶瓷薄片、第六陶瓷薄片、第七陶瓷薄片、第八陶瓷薄片和第九陶瓷薄片;其中,第一陶瓷薄片、第二陶瓷薄片、第三陶瓷薄片、第四陶瓷薄片、第五陶瓷薄片、第六陶瓷薄片、第七陶瓷薄片、第八陶瓷薄片和第九陶瓷薄片依次叠在一起,通过高温烧结而成;其中,高温为450摄氏度~850摄氏度;第一陶瓷薄片、第二陶瓷薄片、第三陶瓷薄片、第四陶瓷薄片、第五陶瓷薄片、第六陶瓷薄片、第七陶瓷薄片、第八陶瓷薄片和第九陶瓷薄片的直径均相等。本发明实现了产品的微型化和轻质化。
-
公开(公告)号:CN111550328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387860.0
申请日:2020-05-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涛 , 陈君 , 刘瀛龙 , 杨春雷 , 张志伟 , 汪旭东 , 高晨光 , 于金盈 , 刘旭辉 , 白松 , 杨小菊 , 陈阳 , 杨蕊 , 周旭冉 , 庚喜慧 , 赵立伟 , 李星光
IPC: F02K9/95
Abstract: 一种实现硝酸羟胺发动机快速常温启动的点火方法,采用脉冲点火的方式使少量推进剂进入催化床,通过少量推进剂在催化床内的缓慢分解放热,使催化床温度从初始温度逐步升高,当催化床温度和燃烧室压力达到一定量值后,再进行发动机稳态工作,即可实现硝酸羟胺发动机快速常温启动的点火。本发明有效解决了运载火箭上面级发动机点火前需要催化床提前预热的点火模式,可有效缩短发动机点火响应时间,提高系统可承接载荷、同时降低了发动机研制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107891999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710944292.8
申请日:2017-09-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沈岩 , 陈君 , 高晨光 , 付拓取 , 周怡秋 , 席红敏 , 龙军 , 官长斌 , 张伟 , 刘瀛龙 , 王梦 , 臧孝华 , 宋新河 , 张志伟 , 耿金越 , 杨蕊 , 白松 , 张良 , 赵立伟 , 王焕春 , 王文平 , 王新慧 , 于金盈 , 武胜勇 , 杨春雷 , 刘国梁 , 王建 , 李长维
Abstract: 本发明基于增材制造技术的单组元微推进模块装置,其特征在于:包括微推力器组件、气加排阀、液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爆破片安全装置、贮箱组件和控制驱动电路;气加排阀、固体氮气生成器、温度传感器、压力传感器、贮箱组件、液加排阀、爆破片安全装置和微推力器组件依次串联后安装在模块的气室内。本发明提出一种新的推进系统安全隔离的装置和方法,有利于高度集成,降低了系统复杂性,保障整个系统可靠工作,提高整个系统的工作性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