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二级隔振装置
    31.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589720U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122914726.4

    申请日:2021-11-2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二级隔振装置,包括内隔振结构及外隔振结构,内隔振结构及外隔振结构过盈配合连接,内隔振结构包括内管、内隔振块及内骨架,外隔振结构包括第一外管、第二外管及外隔振块,第一外管设于第二外管的外部,外隔振块设于第一外管及第二外管之间,内管设于第二外管内且与第二外管过盈连接,内隔振块设于内管内部,内隔振块的中部设有内骨架。通过双重隔振结构,内外隔振可以设计为橡胶硬度或者材料不同,从而通过不同的硬度组合方便调试后得到更好的底盘操控性能和NVH性能,且内外隔振结构是单独硫化成型,组装和维修更加方便。

    整体式汽车吸音降噪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276076Y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20096003.X

    申请日:2008-07-30

    Abstract: 一种整体式汽车吸音降噪的装置包括屏蔽件(10),该屏蔽件(10)包括有屏蔽基板(11)、表面防护层(13)以及屏蔽基板(11)与表面防护层(13)之间所夹的吸声层(12)和热反射层(14),所述屏蔽件(10)固定在汽车主梁上,并包裹于噪声和发热源部件的外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有效降低了发动机噪声以及散热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在五菱之光上作试验,整车噪声下降了1dB以上,完全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且,采用整体式屏蔽件,使得屏蔽件能最大化的隔绝噪音和散热,提高吸音降噪的效果。

    汽车减振装置
    3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1277293Y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20212072.2

    申请日:2008-09-23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振动噪声领域,其公开了一种汽车减振装置,包括底座,质量块,外壳以及阻尼体;所述外壳固定在底座上并与所述底座形成密封的空腔,所述质量块以及阻尼体置于所述空腔内;所述阻尼体与所述质量块接触。本实用新型的有益效果是:该装置采用了封包式结构,解决了水、空气、油对结构腐蚀,而且防止了内部零件的飞出引起安全问题;该装置采用了双向压缩弹性体结构,解决了弹性体拉伸强度低很容易破坏的问题;该装置采用硫化橡胶作为弹性、阻尼体,解决了刚度、阻尼调整与控制困难的问题。采用该减振装置使车辆低速起步时的车内噪音降低了5dBA以上,主观感受明显好转,主观感受评分提高两个级别;耐久性测试满足整车耐久耐候性试验要求。

    整体式汽车吸音降噪装置的清洁排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276075Y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20096002.5

    申请日:2008-07-30

    Abstract: 一种整体式汽车吸音降噪装置的清洁排水装置包括至少两件构成的屏蔽组件,该屏蔽组件中各屏蔽件(10)均包括有屏蔽基板(11),所述屏蔽基板(11)上设有排水通道(112),该排水通道(112)由屏蔽基板的内部连接到屏蔽基板的外面;所述屏蔽组件中各屏蔽件(10)分别固定在汽车主梁上,并包裹于噪声和发热源部件的外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除有效降低了发动机噪声以及散热对环境的影响外,还解决了整体式汽车吸音降噪装置的清洁排水问题,通过在五菱之光上作试验,整车噪声下降了1dB以上,完全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

    整体式汽车发动机吸音降噪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276074Y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20096001.0

    申请日:2008-07-30

    Abstract: 一种整体式汽车发动机吸音降噪的装置包括屏蔽件(10),该屏蔽件(10)包括有屏蔽基板(11)、表面防护层(13)以及屏蔽基板(11)与表面防护层(13)之间所夹的吸声层(12)和铝箔热反射层(14),所述屏蔽件(10)固定在汽车主梁上,并包裹于发动机的外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有效降低了发动机噪声以及散热对环境的影响,通过在五菱之光上作试验,整车噪声下降了1dB以上,完全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且,采用整体式屏蔽件,使得屏蔽件能最大化的隔绝噪音和散热,提高吸音降噪的效果。

    麦克风架及车辆
    36.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70209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0734549.3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麦克风架及车辆。该麦克风架包括头枕杆支架、麦克风安装支架、麦克风夹、夹紧旋钮和定位棘突。头枕杆支架一端的顶部和底部分别开设有燕尾槽,麦克风安装支架对应于头枕杆支架燕尾槽的一端设有凸台,麦克风夹连接于麦克风安装支架的另一端,其中,凸台分别卡接于位于顶部和底部的所述燕尾槽以固定所述麦克风安装支架且改变麦克风架的安装方向。该麦克风架通过凸台分别与燕尾槽的顶部和底部组合改变麦克风架的安装方向,从而实现了左耳和右耳测量位置的变换;该麦克风架可快速折叠从而减小空间且方便携带;该麦克风架通过安装垫防止麦克风架和麦克风滑动,且通过安装垫和可调节的定位棘突共同作用防止麦克风的转动。

    副车架及车辆
    37.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7456110U

    公开(公告)日:2022-09-20

    申请号:CN202220734652.8

    申请日:2022-03-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副车架及车辆,副车架包括:副车架主体和设置在副车架主体上的安装结构,安装结构包括:支架板,设置有支架板通孔;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分别设置于支架板板面的相对两侧,第一弹性件开设有第一弹性件通孔,第二弹性件开设有第二弹性件通孔,第一弹性件通孔和第二弹性件通孔对应,以形成隔套安装通孔;以及隔套;其中,隔套的外壁与隔套安装通孔的孔壁贴合,隔套安装通孔的直径小于支架板通孔的直径。第一弹性件和第二弹性件,通过与支架板的相对两侧、以及隔套的外壁接触连接,通过提高摩擦力,来提高对副车架的约束力,来减少刚体模态位移,以减避免使用动态吸振器消除刚体模态产生的共振,减少了成本和副车架重量。

    一种防潮复合共振的金属尖劈结构

    公开(公告)号:CN211899020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1922485675.0

    申请日:2019-12-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适用于金属尖劈领域,提供了一种防潮复合共振的金属尖劈结构,所述金属尖劈结构包括带有穿孔的尖劈,设置在所述尖劈内部的防潮层,设置在所述尖劈内部且与所述防潮层连接的透声层,及设置在所述尖劈内且与所述透声层连接的吸声层,所述尖劈的开口端设置有置于所述吸声层内部的共振钢板,及配合所述共振钢板的防滑橡胶圈。解决现有技术中在相同的吸声特性下,减少尖劈的长度,从而降低消声室的建造成本,不使用胶水,保证吸声性能稳定,不会因为年限、环境湿度、气流导致吸声性能降低,针对南方潮湿天气,吸声材料易受潮导致尖劈吸声性能降低,使用共振钢板吸收低频声音时,共振钢板位置变化而导致吸声性能降低的技术问题。

    一种声学环境试验室
    3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937168U

    公开(公告)日:2018-10-02

    申请号:CN201820244366.7

    申请日:2018-02-1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声学环境试验室,包括环境仓和半消声室,所述环境仓和所述半消声室相邻设置,所述环境仓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一门装置,所述半消声室左右两侧均开设有第二门装置,试验车通过所述第一门装置和所述第二门装置穿设于所述环境仓和所述半消声室,所述半消声室底部连接有地下室,电磁四立柱架设于所述地下室顶部,所述电磁四立柱与所述试验车可解除式相抵。本实用新型的一种声学环境试验室环境仓与带电磁四立柱的半消声室分开,避免相互影响;保证环境仓和带电磁四立柱的半消声室各自的性能,又能快速移车以及满足试验需求。(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分体式汽车吸音降噪装置的清洁排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1276072Y

    公开(公告)日:2009-07-22

    申请号:CN200820095899.X

    申请日:2008-07-30

    Abstract: 一种分体式汽车吸音降噪装置的清洁排水装置包括至少两件构成的屏蔽组件,该屏蔽组件中各屏蔽件(10)均包括有屏蔽基板(11),所述屏蔽基板(11)上设有排水通道(112),该排水通道(112)由屏蔽基板的内部连接到屏蔽基板的外面;所述屏蔽组件中各屏蔽件(10)分别固定在汽车主梁上,并包裹于噪声和发热源部件的外面。本实用新型采用上述的技术,除有效降低了发动机噪声以及散热对环境的影响外,还解决了整体式汽车吸音降噪装置的清洁排水问题,通过在五菱之光上作试验,整车噪声下降了1dB以上,完全可以达到国家要求的标准。而且,采用分体式左、右屏蔽件,中间部位不相连,安装后整车离地间隙不变。确保了整车通过性要求。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