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实现车辆交互通行的地下综合管廊交叉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842037A

    公开(公告)日:2018-03-27

    申请号:CN201711041566.9

    申请日:2017-10-31

    Inventor: 徐国建 杨峰 强健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10 E02D29/045

    Abstract: 本发明为一种实现车辆交互通行的地下综合管廊交叉口,其特征在于所述交叉口包括三层交叉互通主体段以及与所述三层交叉互通主体段连接的2个二层连接渐变段和2个三层连接渐变段,解决了两个方向均有车辆通行需求的管廊在交叉节点处车辆互通的问题,本发明的优点为:在保证管廊内各市政管线交叉连接的前提下,同时满足了车辆交互通行的需求,进一步提高并扩展了交叉口作为不同管廊间的连接节点的功能,并尽可能地减小了结构体积,节约了工程造价。

    一种能够提高难降解有机污水可生化性的反应器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58860A

    公开(公告)日:2018-03-06

    申请号:CN201710941350.1

    申请日:2017-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2F3/2813 C02F2101/30 C02F2209/08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种能够提高难降解有机污水可生化性的反应器及方法,涉及污水处理技术领域。针对现有厌氧水解酸化反应器效果不稳定,易造成厌氧污泥流失等问题。反应器的壳体内并列且间隔设置至少三个挡板组件,挡板组件包括竖向且间隔设置的导流挡板和折流挡板,两者均为波形板;导流挡板的顶端连接于反应器顶部,其底端与反应器的底部间隔设置,折流挡板的底端连接于反应器底部,其顶端与反应器的顶部间隔设置。方法:在反应器的底部铺设火山岩并填充弹性立体填料;污水通过进水孔至反应器内,依次经过至少三个挡板组件形成的导流室和厌氧水解反应室,使得污水与弹性立体填料充分搅拌并接触反应,净化后的水体由出水口排出反应器。

    一种地下隧道通风系统及其实施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5090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36647.9

    申请日:2017-10-10

    Inventor: 李双凤 陆继诚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21F1/00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下隧道通风系统,包括隧道风管,所述隧道风管在每个防火分区设电动百叶式送风口;温湿度检测仪表,用于检测所述若干个防火分区内的相对湿度;送风风管,所述送风风管连接隧道风管和建筑物的出风口;通风专用风机房,所述通风专用风机房通过专用风机房送风管道与隧道风管连接;通过控制对应于某一防火分区的电动百叶式送风口打开,将建筑物出风口或通风专用风机房排风送到该防火分区。本发明通过将通风专用风机房和建筑物排风联合运行的形式,以较低的功耗,实现高温高湿气候下隧道通风防潮除湿的目的。此外,本发明还可以实现非高温高湿气候下隧道在专用通风形式因故退出运行时的备用应急通风,以降低隧道专用风机房的规模。

    一种纯氧预曝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20951A

    公开(公告)日:2018-02-23

    申请号:CN201710939393.6

    申请日:2017-10-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W10/15 C02F3/201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氧预曝气装置及其使用方法,属于污水处理技术领域,用于解决传统曝气装置存在的氧利用效率低以及曝气孔堵塞的问题。该纯氧预曝气装置,可设置于好氧生物反应池进水管上,装置内布置有由微孔微滤膜组成的曝气纤维束组件,使用时,纯氧通过进气管充满环形布气管和与之连通的曝气纤维束,之后纯氧在高压作用下通过微滤膜表面的微孔溢出进入周围的水体,从微孔表面出来的氧气在高压作用下很容易穿透水膜进入到液体中去,从而避免大量气泡的产生,提高了氧的传递效率。而且,由于该装置位于反应池进水管上,不与反应池内的微生物直接接触,从而避免了微生物在表面生长而导致的曝气器堵塞问题,增加了曝气器的使用寿命。

    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及其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700299A

    公开(公告)日:2018-02-16

    申请号:CN201710947654.9

    申请日:2017-10-1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1C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结构,包括桥梁承台,其特征在于在桥梁承台上方外侧设置混凝土隔墙,在桥梁承台上方填土,桥梁承台的外侧设置台阶状开挖区,所述台阶状开挖区内利用路基填料回填至承台顶面以上,形成道路路基,梯形混凝土隔墙将承台区域和道路路基之间隔离开,使得承台区域与道路路基之间形成两个相对独立的沉降区。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充分分析高架承台周边地面道路不均匀沉降的起因,采用较为简便、造价经济的施工方法对高架桥梁下层地面道路软土路基进行处理,有效减小承台周边道路不均匀沉降的程度。

    一种利用道路路灯监测周边空间温度变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687902A

    公开(公告)日:2018-02-13

    申请号:CN201710686600.1

    申请日:2017-08-1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K1/026 G01J5/10 G01K1/024 G01K13/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智慧城市建设领域,具体为一种利用道路路灯监测周边空间温度变化的方法,所述道路路灯还设置有地上测温系统,所述地上测温系统用于对地面以上空间进行实时温度检测,得到地上温度变化数据;地下测温系统,所述地下测温系统用于对地面以下空间的温度变化进行实时检测,得到地下温度变化数据;处理器收集道路路灯沿线的地上测温系统测得的地下温度变化数据,形成道路路灯沿线地下温度变化分布图;收集道路路灯沿线地上温度变化数据,形成道路路灯沿线地上温度变化分布图。本发明通过对周边环境温度数据的监测和温度变化的警示,提升城市管理的效率,并形成立体化的空间温度数据集,亦是智慧城市基础数据库的一部分。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