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荧光碳点的金胺O响应型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可视化试纸条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7070213B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311048925.9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碳点的金胺O响应型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可视化试纸条及其用途,所述比率型荧光探针为蓝色荧光B‑CDs和橙色荧光O‑CDs分别为工作探针和参照探针组成的具有双重发射信号的比率型荧光探针。该比率探针的工作原理是基于AO对RFP两个发射峰荧光信号不同程度的猝灭效应。在向RFP溶液中加入AO后,在紫外光照射下,肉眼可以明显捕捉到RFP发光颜色由粉红色到橙色的明显变化。基于此现象将该RFP制备成便携式荧光测试条,并结合智能手机颜色识别器,将AO引起荧光探针荧光强度和颜色的变化通过RGB值体现,从而构建裸眼可视化荧光传感平台,实现了黄芩、蒲黄、元胡中AO的现场可视化快速检测。

    一种壳聚糖修饰蛋清蛋白-乳酸链球菌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5568545B

    公开(公告)日:2024-05-17

    申请号:CN202110688247.7

    申请日:2021-06-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壳聚糖修饰蛋清蛋白‑乳酸链球菌素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应用。具体公开了壳聚糖修饰蛋清蛋白‑乳酸链球菌素纳米颗粒的制备方法,其包括以下步骤:S1)壁材制备:取蛋清蛋白粉,以去离子水作为溶剂,并调节溶液pH,离心,制备蛋清蛋白溶液;S2)搅拌:取蛋清蛋白水溶液,调pH3.0加入乳酸链球菌素搅拌,制备蛋清蛋白‑乳酸链球菌素混合物;S3)凝胶:取搅拌后混合物加热使其凝胶化并冰浴10‑20min,于4℃过夜,制得蛋清蛋白‑乳酸链球菌素凝胶;S4)超声处理;S5)壳聚糖修饰;S6)冻干。还公开由此方法制备获得的纳米颗粒。本发明所制备的纳米颗粒具有包封率高、乳化性能好、自由基清除率高等特点。

    一株广谱沙门氏菌噬菌体SalmpYZU33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7286117A

    公开(公告)日:2023-12-26

    申请号:CN202311271066.X

    申请日:2023-09-28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广谱沙门氏菌噬菌体SalmpYZU33及其应用,该噬菌体经鉴定具有独特的基因组结构特征,属于一种新型噬菌体,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22年12月23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2019。本发明获得的沙门菌噬菌体SalmpYZU3,对其宿主沙门菌具有高效裂解活性且裂解谱广泛,可作为抑菌剂控制畜禽养殖环境、畜禽运输环境、畜禽产品及其加工环境、器具等中沙门菌的繁殖与代谢,有效降低沙门菌的污染和传播,从而降低养殖和食品安全风险。

    一种基于荧光碳点的金胺O响应型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可视化试纸条及其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7070213A

    公开(公告)日:2023-11-17

    申请号:CN202311048925.9

    申请日:2023-08-21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荧光碳点的金胺O响应型比率型荧光探针及可视化试纸条及其用途,所述比率型荧光探针为蓝色荧光B‑CDs和橙色荧光O‑CDs分别为工作探针和参照探针组成的具有双重发射信号的比率型荧光探针。该比率探针的工作原理是基于AO对RFP两个发射峰荧光信号不同程度的猝灭效应。在向RFP溶液中加入AO后,在紫外光照射下,肉眼可以明显捕捉到RFP发光颜色由粉红色到橙色的明显变化。基于此现象将该RFP制备成便携式荧光测试条,并结合智能手机颜色识别器,将AO引起荧光探针荧光强度和颜色的变化通过RGB值体现,从而构建裸眼可视化荧光传感平台,实现了黄芩、蒲黄、元胡中AO的现场可视化快速检测。

    一株宽裂解谱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SapYZUbeta及其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6064413A

    公开(公告)日:2023-05-05

    申请号:CN202211020884.8

    申请日:2022-08-24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株宽裂解谱金黄色葡萄球菌噬菌体SapYZUbeta及其应用,该噬菌体已保藏于中国典型培养物保藏中心,保藏时间为2022年5月16日,保藏编号为CCTCC NO:M 2022629,经鉴定该噬菌体基因全长为17,790bp,不含有与溶原性、毒力和抗生素抗性的tRNA或基因,从遗传背景上证实了该噬菌体应用于食品中病原菌及噬菌体治疗的安全性。另外,噬菌体的效价高达1.9×109PFU/mL,在pH 3‑12和温度‑80‑60℃范围内活性稳定,可应用于各种基质中。本发明提供的噬菌体可以裂解在不同地区分离的多耐药野生株,包括MRSA、MSSA,具有裂解谱广、裂解效率高的特点。

    一种卵清蛋白-香芹酚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用途

    公开(公告)号:CN111227161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2010021200.0

    申请日:2020-01-09

    Applicant: 扬州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卵清蛋白‑香芹酚纳米颗粒及其制备方法和抗菌用途,该卵清蛋白‑香芹酚纳米颗粒是将卵清蛋白和香芹酚在溶液中混合,然后加热凝胶化制得卵清蛋白‑香芹酚凝胶,将所得卵清蛋白‑香芹酚凝胶依次进行破碎、超声、冻干和复溶处理,即得卵清蛋白‑香芹酚纳米颗粒。本发明以卵清蛋白和香芹酚为主要原料,先应用卵清蛋白的乳化和两亲性功能使其与香芹酚进行乳化交联,再通过卵清蛋白变性凝胶以及后续处理使卵清蛋白和香芹酚自组装形成纳米粒子,减少了其因环境因素造成的氧化分解,不仅解决香芹酚溶解性的问题,而且提高了抑菌活性。所制备的纳米粒子具有不添加化学乳化剂、分散性好、水溶性强、稳定性好、制备周期短、产率高等特点。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