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1852590A
公开(公告)日:2010-10-06
申请号:CN201010170261.X
申请日:2010-05-1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G01B11/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管柱式仪表板骨架视觉检测定位装置。其包括基板、U型支承座、驱动部分与从动部分。其中驱动部分包括1号步进驱动器、2号步进驱动器、可编程运动控制器、齿条导轨槽、齿条、齿轮、拨叉、1号基座、2号基座、1号锥形轮、A花键轴、A花键轴套、V型皮带、1号步进电机、皮带轮与2号步进电机。从动部分包括2号锥形轮、B花键轴、B花键轴套、3号基座、4号基座、弹簧座与弹簧座套。U型支承座由左、右支腿和底横梁焊接而成。左、右支腿上端加工成相同的半圆缺口。U型支承座固定在基板的中间处,驱动部分与从动部分固定在U型支承座两侧的基板上。U形支承座中两个半圆缺口中心连线和A花键轴与B花键轴的轴对称线共线。
-
公开(公告)号:CN115339577B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211134393.6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nventor: 朱先勇 , 王晨 , 张津源 , 吕长春 , 孙照学 , 徐衍衡 , 樊跃香 , 彭惠明 , 宋鹏 , 张国庆 , 张成 , 杨嵩 , 欧希斌 , 谢良稳 , 赵家立 , 肖雄 , 姜城 , 刘家安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基于增材制造的水面垃圾收集船,包括主船体和两组收集臂,收集臂为长条形;两组收集臂分别与主船体前端的左右两侧相连;本发明收集臂采用螺旋输送结构,既能将小型漂浮物送到收集盒入口,产生的涡流还能带动较大漂浮物漂向收集盒入口。收集臂张角范围0°~180°,以适应不同宽度水域,工作时张开双臂提高单位时间的收集面积,非工作时两臂合拢减小阻力提高移动速度。本发明借助水流将漂浮物送入收集盒,半潜的簸箕式收集盒使漂浮物在盒中仍保持漂浮状态,螺旋输送结构能使收集船的迎水面形成涡流流向主船体,提高收集效率。本发明大大提高了垃圾清理的效率,节省人力,降低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2865397B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110366699.3
申请日:2021-04-06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机冷却油路结构,包括设置在电机机壳的壳壁中的机壳油道、分别设置在电机的转轴的两端的两个第一冷却油路和设置在电机的转子中的第二冷却油路,转子与转轴固连,电机机壳的壳壁的外表面设置有第一进油口和第一出油口,电机机壳的壳壁的内表面设置有若干个第一喷油孔和若干个第一回油孔,第一进油口、第一出油口、第一喷油孔和第一回油孔分别与机壳油道连通;两个第一冷却油路分别一端与第二冷却油路连通,一个第一冷却油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进油口,另一个第一冷却油路的另一端设置有第二出油口。本发明的电机冷却油路结构的冷却效果好,不存在局部热点,且冷却介质采用齿轮箱中的油,成本低。
-
公开(公告)号:CN113266665B
公开(公告)日:2022-06-07
申请号:CN202110697772.5
申请日:2021-06-23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F16F15/023 , F16F15/027 , F16F15/03 , F16F15/04 , F16F15/08
Abstract: 一种无人船浮筏隔振装置及隔振方法属于无人船隔振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现有无人船浮筏隔振装置只能针对上下方向的振动进行被动隔离,无法实时智能化动态调整隔振频段等问题。本发明包括:固定平台;设置在固定平台上的基座;平行设置在基座上方的机组安装平台;设置在机组安装平台下方的浮筏;隔振调节单元,隔振调节单元至少包括作动器以及电磁铁,多个作动器均匀连接在浮筏和基座之间,多对电磁铁均匀分布在浮筏侧面和固定平台之间;以及电源模块和树莓派控制器,电源模块和树莓派控制器、作动器以及电磁铁连接供电,树莓派控制器和作动器连接提供电压,和电磁铁连接提供电流。
-
公开(公告)号:CN112109851A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2011055624.5
申请日:2020-09-30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一种便携式混合动力矢量推进无人船属于水面无人航行器技术领域,目的在于解决现有技术存在的运动灵活性差以及续航能力差的问题。本发明包括:无人船主体;设置在无人船主体内部的电控及能源系统;声学设备布放装置,声学设备布放装置至少包括一个声学传感器,声学传感器相对无人船主体上下运动,声学传感器和电控及能源系统电连接;设置在无人船主体上连接无人船主体内部和外部的穿舱水密接插件;设置在无人船主体上的信号采集单元,信号采集单元至少包括一个太阳能板以及安装在太阳能板上的摄像头和GPS,信号采集单元通过的穿舱水密接插件和电控及能源系统进行能量及信号的传输;以及设置在无人船主体行进方向后端的矢量推进装置。
-
公开(公告)号:CN106004463A
公开(公告)日:2016-10-12
申请号:CN201610517776.X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275 , B60L7/26 , B60L15/2009 , B60L2240/423 , B60L2240/461 , B60T8/176 , B60T8/362 , B60T13/683 , B60T2270/6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纯电动公交客车制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制动控制系统包括制动踏板行程传感器、加速踏板行程传感器、电机制动系统、气压制动系统和控制器ECU,所述气压制动系统由空气压缩机、卸载阀和四回路保护阀依次连接后分为三路,分别通过前储气筒接入前制动回路、后储气筒接入后制动回路和手制动阀接入辅助制动回路组成。所述制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根据采集到的工况信息选择相应的制动系统,本发明提高了制动能量回收效率、制动安全性和防止在驱动过程中的发生滑转。
-
公开(公告)号:CN103047943A
公开(公告)日:2013-04-17
申请号:CN201210590601.3
申请日:2012-12-31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单投射编码结构光的车门外板形状尺寸检测方法,旨在打破结构光视觉检测技术用于汽车车门外板形状尺寸在线检测是罕见的状况。步骤为:1.结构光检测系统标定阶段:对摄像机(2)和投影仪(4)进行标定,建立起空间位置和图像坐标之间对应的非线性关系;2.编码投影模板设计阶段;3.检测图像解码识别阶段:利用投影仪(4)向车门外板表面投射编码投影模板,再利用摄像机(2)对车门外板表面图像进行拍摄,将拍摄的图像传送到计算机中进行图像处理以及识别;4.空间点云坐标计算以及误差评定阶段:1)计算车门外板表面投影图像特征点的三维空间坐标;2)对计算得到的检测点云与三坐标测量机测得的点云模型进行配准。
-
公开(公告)号:CN205769259U
公开(公告)日:2016-12-07
申请号:CN201620693070.4
申请日:2016-07-04
Applicant: 吉林大学
IPC: B60T13/68 , B60T13/74 , B60T8/172 , B60T8/1755 , B60L15/2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727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智能纯电动客车制动控制系统及其控制方法,所述制动控制系统包括轮速传感器、加速踏板装置及传感器、制动踏板装置及传感器、电机制动系统、气压制动系统以及控制器VCU,所述气压制动系统包括由空气压缩机、卸载阀和四回路保护阀依次连接组成的制气组件,常规行车制动气路,驱动防滑制动气路以及驻车制动气路。所述制动控制系统的控制方法包括常规制动控制、ABS防抱死控制和驱动防滑控制,根据制动强度Z和电池SOC情况选择相应的制动策略。本实用新型在保证制动安全性的前提下,提高制动能量回收率。
-
公开(公告)号:CN205681170U
公开(公告)日:2016-11-09
申请号:CN201620581186.9
申请日:2016-06-15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动汽车复合电能控制系统,其中蓄电池模块与电机系统并联,超级电容与电机系统并联,第一变换器与蓄电池模块串联后分别与第二变换器及超级电容及外围电源系统并联,家用电源系统与第一变换器串联后与蓄电池模块并联。所述控制方法既可通过家用电源系统对蓄电池模块进行充电,也可接入外围电源系统对超级电容进行快速充电后,超级电容对蓄电池模块充电,当车辆需要大功率运行时,超级电容直接向电机系统供电,当超级电容电量不足时,蓄电池模块向超级电容反向充电。本实用新型为快速充电与常规充电相结合的复合充电系统,能够在缩短电动汽车充电时间的基础上,提高车辆电能使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6983963U
公开(公告)日:2018-02-09
申请号:CN201720663234.3
申请日:2017-06-09
Applicant: 吉林大学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适用于分时制动系统的集成式主缸,克服了目前对踏板感觉模拟器无法调节、占用空间大、需要增加单独压力源与能源利用率低的问题,集成式主缸包括主缸体、主缸第一活塞、主缸第一回位弹簧、主缸第二活塞、主缸第二回位弹簧、推杆活塞、制动踏板、弹簧组件与套筒活塞;主缸第一回位弹簧、主缸第一活塞、主缸第二回位弹簧、主缸第二活塞、套筒活塞、弹簧组件与推杆活塞依次由左至右地安装在主缸体内,套筒活塞、弹簧组件与推杆活塞安装在主缸体的右缸体内,弹簧组件安装在套筒活塞与推杆活塞之间,并套装在套筒活塞与推杆活塞之间的推杆活塞的推杆部分的周围,弹簧组件的一端与套筒活塞右侧面固定连接,制动踏板与推杆活塞右端铰接。(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