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基于中低温太阳能集热器的冷电联供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5539151A

    公开(公告)日:2022-12-30

    申请号:CN202211350254.7

    申请日:2022-10-31

    Abstract: 一种基于中低温太阳能集热器的冷电联供系统,属于能源与环境技术领域。本发明包括中低温太阳能集热器、热流体罐、循环泵、加热器、冷流体罐、闪蒸器、透平、动力循环喷射器、回热器、冷凝器、工质泵、预冷器、节流阀、蒸发器、压缩机、制冷循环喷射器,它们构成了中低温太阳能集热循环、带喷射器有机闪蒸回热动力循环、带喷射器及预冷器跨临界CO2制冷循环;本发明能够实现中低温太阳热能(≤400℃)到电能及冷能的同步转换;采用双喷射器结构布置,结合回热及预冷措施,能够降低损失,提高热能利用效率;采用透平‑压缩机共轴布置方式,能够避免电‑功二次转换损耗;通过与定输出运行模式有机结合,能够保障系统高效稳定运行。

    一种基于自由活塞膨胀/压缩机-直线电机的增压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05422182B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510921379.4

    申请日:2015-12-13

    Abstract: 一种基于自由活塞膨胀/压缩机‑直线电机的增压系统,该系统主要由余压回收系统、电路转换系统、增压系统和控制系统四部分组成。本发明可将天然气发电机组输气管道中的余压能转化为电能进行存储,并且同时驱动一台自由活塞膨胀/压缩机将空气压缩后分别提供给天然气发电机组进气系统和自由活塞膨胀/压缩机调压系统。相较于目前采用透平式机械作为做功单元的余压发电系统,这种余压发电系统具有工作可靠,系统能量利用率及机电一体化程度高,膨胀/压缩机出口天然气或者增压空气压力波动调节灵活的优点。

    抽气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727873B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510036787.1

    申请日:2015-01-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80/152

    Abstract: 抽气回热式有机朗肯循环发动机余热回收系统及控制方法,该系统主要由发动机系统、开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闭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冷却系统和控制系统组成。本系统通过调节不同阀门的开闭,实现在开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与闭式抽气回热有机朗肯循环系统之间的转换,从而更好地利用发动机的排气余热能量。相较于现有的技术方案,本发明具有结构紧凑、易于控制、余热能利用率较高等优点,具有较为广泛的应用前景。

    基于气动马达变工况的发电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5452696U

    公开(公告)日:2022-01-07

    申请号:CN202022362556.9

    申请日:2020-10-2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专利涉及一种基于气动马达变工况的发电装置,包括:压缩空气、气动马达一、气动马达二、发电机一、整流器一、稳压器一、继电器一、电池、继电器二、稳压器二、整流器二、发电机二、气动马达三、气动马达四、ECU控制单元;其中压缩空气经气动马达一和气动马达二串联连接后与发电机一耦合,发电机一通过电路与整流器一、稳压器一、继电器一和电池相连接;压缩空气经气动马达三和气动马达四并联连接后与发电机二耦合,发电机二通过电路与整流器二、稳压器二、继电器二和电池相连接。基于气动马达变工况的发电装置具有结构简单,电能转化效率高,零污染,经济性好等优势。

    一种可用于车用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的热-电转化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5422978U

    公开(公告)日:2016-08-03

    申请号:CN201521031944.1

    申请日:2015-12-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6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可用于车用发动机尾气余热回收的热?电转化装置,该装置为一种自由活塞膨胀机耦合直线电机的集成单元作为能量转化装置,并为装置中的原动机(即自由活塞膨胀机)设计了可靠的配气控制方式。该装置将两台自由活塞膨胀机对置布置并与一台直线电机直接耦合,可将流入自由活塞膨胀机的高温、高压工质气体所携带的能量直接转换为电能并输出。该装置可应用于汽车气动发动机动力系统、车用发动机尾气余热利用系统等对紧凑安装空间、高功率密度等要求严格的场合,具有结构紧凑简单、机电一体化程度高、机械损失小的优点。

    用于研究爆震实验的快速压缩机燃烧缸平台

    公开(公告)号:CN217029251U

    公开(公告)日:2022-07-22

    申请号:CN202123242509.1

    申请日:2021-12-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用于研究爆震实验的快速压缩机燃烧缸平台,包括缸体前端盖、缸体后端盖、石英玻璃、缸体、缸筒、活塞、液压端盖、温度传感器外壳。对快速压缩机的燃烧室腔体进行改造,实现对点火时刻的控制,进而探究不同数量的火花塞点火以及不同的火花塞点火时刻对爆震实验的影响。针对温度传感器的制作工艺问题而产生的检测温度区间问题以及气密性问题,配套设计了一个温度传感器外壳模型,以解决上述问题。通过对燃烧缸平台进行了多个结构设计优化,在燃烧室腔体径向圆周截面布置了实验需要用到的各式传感器,在提高了燃烧缸结构的紧凑型和气密性的同时保证了燃烧缸的结构稳定性。

    气动马达能量多级利用的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13980877U

    公开(公告)日:2021-08-17

    申请号:CN202023166057.9

    申请日:2020-12-25

    Abstract: 一种气动马达能量多级利用的装置,属于节能减排领域。本实用新型明通过电磁阀的并联提高了气动马达的供气系统的流量要求和响应时间,并通过调节不同电磁阀的开启时间和关闭时间实现了气动马达的可变膨胀比和压缩比,提高了气动马达的能量利用率。气动马达将压缩空气的能量转换成连续回转的机械能,气动马达具有价格低廉、操作使用方便、易于维护、无级变速等优点。气动马达作为膨胀机的时候,其排气的温度会低于环境温度,因此气动马达的排气具有制冷的潜力,在用户需要降温的时候可以用气动马达的排气进行制冷;气动马达作为压缩机的时候,气动马达在产生压缩空气的同时,压缩空气的温度会升高,因此,气动马达作为压缩机的时候可以为用户供暖。

    一种全内壁快速加热的双燃料喷射与燃烧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21570615U

    公开(公告)日:2024-08-20

    申请号:CN202420239232.1

    申请日:2024-01-31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全内壁快速加热的双燃料喷射与燃烧装置,包括定容燃烧弹弹体、侧面法兰、顶部法兰、石英玻璃、火花塞预留孔、温度传感器预留孔、压力传感器预留孔、进气口、排气口、双喷射器、螺旋状加热管、蜂窝状加热管。侧面法兰呈凹槽型并通过螺栓固定于定容燃烧弹弹体,石英玻璃卡在侧面法兰和定容燃烧弹弹体之间。弹体顶部四角设置有4个火花塞,实现单点不同位置点火或多点多位置同时点火。顶部法兰双阶梯形状设计,双喷射器呈30°放置,实现两种燃料在弹体内部直喷混合并进行燃烧实验,拓宽双燃料点火燃烧特性的实验数据。定容燃烧弹弹体内部四周和底部内壁设置有5个螺旋状加热管,弹体内壁最底面设置有蜂窝状加热管。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