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0742969A
公开(公告)日:2020-02-04
申请号:CN201911129065.5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6/8984 , A61P25/20 , A23L33/105 , A23L33/175 , A61K31/1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改善肾阴虚导致的睡眠障碍的组合物制备方法,以具有滋阴养润功效的铁皮石斛花1-2份和温润补肾作用的九制黄精2-3份组合配比,经过提取干燥得到提取物,在提取物中加入具有镇静安神功效的茶氨酸制备得到具有改善睡眠障碍的组合物;该组合物按照中西医结合原理配伍,通过黄精和石斛花配伍滋阴补肾,以茶氨酸镇静安神促进睡眠,标本兼治,改善肾阴虚导致的睡眠障碍,该组合物在保健食品或功能产品中具有重要的应用,实验表明,服用该组合物能够改善睡眠障碍,并且无依赖性,可长期服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287801A
公开(公告)日:2019-02-01
申请号:CN201811375765.8
申请日:2018-11-19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高喷雾干燥效率的铁皮石斛花速溶粉及其制备方法,属于食品加工技术领域。该方法以铁皮石斛花为原料与茶叶进行拼配,得到石斛花茶;用体积浓度为20%-80%的食用乙醇浸提拼配好的石斛花茶,得到提取液,过滤,滤液减压浓缩,喷雾干燥,包装,即得到高喷雾干燥效率的铁皮石斛花速溶粉。本发明利用茶叶辅助石斛花喷雾干燥,具有效率高、容易成粉的优点,且有效地改善了石斛花速溶粉的口感和溶解性,解决了富含多糖的铁皮石斛花提取物无法喷雾干燥的问题。另外,本发明将易于喷雾干燥成粉的茶叶作为一种天然的喷雾干燥助剂,也可用于改进其它较难喷雾的材料提取物,适合应用于产业化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8813010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680057.9
申请日:2018-06-2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F3/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富含花青素的植物彩色茶,涉及茶类饮品加工领域。本发明所述植物彩色茶通过富含花青素的植物原料(黑枸杞子、桑葚、紫甘蓝、蓝莓、青刺果、白刺果、草莓、黑土豆、血橙、紫米、黑米、红心石榴、紫薯、樱桃、蝶豆花、紫胡萝卜、红心火龙果、豆腐菜果等)经包括原料清洗、去皮、切块/切丝、固色、杀青、干燥、提香等步骤处理后,分别与不同种茶(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黄茶、黑茶)按一定比例拼配,制作出多款不同颜色(红色、粉色、紫色、蓝色等)、清透鲜艳、不同口感、且饮用方便的彩色茶,同时其中含有的天然色素花青素也具有一定抗氧化、美容保健的功效,极具特色,具有很好的市场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6473138A
公开(公告)日:2023-07-25
申请号:CN202310472490.4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熟茶加工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富含凝结芽孢杆菌的普洱熟茶发酵方法及其用途。本发明在渥堆发酵过程中,接入凝结芽孢杆菌发酵,进而控制微生物加工普洱熟茶。实验结果表明,在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普洱熟茶中接入菌成为优势菌,参与了普洱熟茶发酵。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普洱熟茶未检测到真菌毒素,凝结芽孢杆菌菌落数较对照样品增加10倍以上。通过本发明方法制备的普洱熟茶感官品质呈现香气表现为特殊的菌香,滋味表现出厚重感、爽滑度、甜度及回甘较对照茶增加,而苦味、涩味和酸味较对照茶显著降低。
-
公开(公告)号:CN111513329A
公开(公告)日:2020-08-11
申请号:CN202010421622.7
申请日:2020-05-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L33/105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三七花茎叶提取物的制备工艺及应用,以三七花茎叶为原料,采用闪式提取器提取的方法以食用乙醇为溶剂提取,经过滤、浓缩、喷雾干燥得到淡黄色或类黄色的粉末状三七花茎叶皂苷。所述的提取工艺采用闪式提取器提取的方法,浸提时间短、效率高,方便快捷。另外,采用喷雾干燥的方法得到粉末状三七花茎叶提取物,其提取物颗粒分散度高、质地性好、溶解性优良,可直接用开水冲泡后饮用,即三七花茎叶皂苷速溶粉;所述的制剂经压片、制粒、制丸工艺加工后,即分别得到三七花茎叶皂苷片、三七花茎叶皂苷颗粒、三七花茎叶皂苷丸,制剂后的三七花茎叶提取物可直接服用或开水冲泡饮用。该工艺得到的三七花茎叶提取物及制剂口感极佳,以香甜味为主,略带苦味,极具特色。
-
公开(公告)号:CN110812303A
公开(公告)日:2020-02-21
申请号:CN201911130061.9
申请日:2019-11-18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61K8/9794 , A61K8/9789 , A61K8/92 , A61K8/98 , A61Q1/08 , A61Q19/00 , A61Q19/08 , A61Q1/10 , A61Q1/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以铁皮石斛花与富含花青素植物为原料制作天然胭脂的方法,其制备步骤为:(1)拼配:铁皮石斛花与富含花青素植物拼配;(2)油脂浸提:应用天然植物油浸提得到富含花青素的浸提物;(3)在天然植物油提取液中加入蜂蜡和珍珠粉,水浴加热至蜂蜡完全融化,充分混匀,冷却凝固后得到铁皮石斛花天然胭脂;本发明均采用天然可食用原料,安全无毒,对人体无刺激,并具有保湿、抗氧化、补充营养和水分、减少皱纹和增加肌肤弹性的作用。通过各种植物花青素的组合配比,可以制备出蓝、红、紫等各种颜色系列,可作为腮红、口红和眼影等使用,具有良好的应用前景。发明了滋润度高、保湿效果好和不油腻的天然胭脂。
-
公开(公告)号:CN108157966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045932.6
申请日:2018-01-1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23L33/105 , A61K36/8969 , G06F17/50 , G06F17/18 , A61K125/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经过响应面法优化提取生产黄精速溶粉的方法,利用JMP 10.0软件,采用Box‑Behnken响应面设计法,在单因素实验的基础上,选取乙醇浓度、料液比和提取时间三个因素作为相应变量,以单因素试验最优点为中心,围绕最优点上下各取一个水平值作为响应面的水平,以黄精速溶粉的得率作为响应值,对所述的相应变量进行多项式拟合回归,得到回归方程式,对回归方程式进行计算,得到提取黄精速溶粉的提取条件。黄精速溶粉进一步加工为速溶茶、黄精糖、饮料等食品或保健品。本发明采用响应面法优化确定最优提取工艺,保证了提取工艺的科学性,且该方法加工的黄精速溶粉具有黄精独特风味、食用方便等特点。
-
公开(公告)号:CN106309525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69394.3
申请日:2016-10-0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A61K36/258 , A61K9/14 , A61K8/9789 , A61Q19/00 , A61Q19/10 , A61Q5/12 , A61Q5/02 , A61Q19/02 , A61Q11/00 , A23L33/10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61K36/258 , A23V2002/00 , A61K8/97 , A61K9/14 , A61K2236/333 , A61K2236/51 , A61Q5/02 , A61Q5/12 , A61Q11/00 , A61Q19/00 , A61Q19/004 , A61Q19/02 , A61Q19/10 , A23V2200/33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经过响应面优化的三七须根速溶粉的加工工艺与产品应用,其主要步骤为:挑选经干燥的优质、无病变、无腐烂的三七须根;将干燥的三七须根粉碎,过4号筛,得到三七须根粉;加入三七须根粉质量10倍体积的40-70%的乙醇水溶液,浸提3-10天,过滤,得到三七须根滤液;将三七须根滤液进行减压浓缩,浓缩至原体积的1/3-1/4,得到浓缩液;将浓缩液用喷雾干燥机进行喷雾干燥,得到三七须根速溶粉;本发明的加工步骤具有简单、无废液残留、易于产业化的优点,所得到的三七须根速溶粉产品具有冷热水溶解性好、饮用方便、滋味苦后回甘等特点,该产品可单独或复配在食品、日化用品以及药品等领域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4171150A
公开(公告)日:2014-12-03
申请号:CN201410347669.8
申请日:2014-07-21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保留原茶香气滋味的茶膏加工工艺,以普洱生茶、普洱熟茶、绿茶、乌龙茶、红茶、白茶等为原料,按茶叶与体积分数为20%-50%的食用乙醇以1:5-1:30的质量比混合,封闭浸泡,室温静置24~96小时过滤得茶汤;将茶汤40-50℃减压浓缩至半胶体状,再在真空恒温干燥箱40~50℃减压干燥,趁热灌注模具塑造成型即得茶膏。本发明加工的茶膏充分保留了原茶的滋味、汤色与香气,具有操作简便,易于产业化等优点。
-
公开(公告)号:CN117904107A
公开(公告)日:2024-04-19
申请号:CN202311670385.8
申请日:2023-12-07
Applicant: 云南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3 , C12N15/8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调控茶树谷氨酸合成酶基因的miRNA及其应用,涉及植物学技术领域,所述miRNA为gma‑miR1507c‑3p,所述gma‑miR1507c‑3p的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所述gma‑miR1507c‑3p的靶基因为CSA027515.1(即谷氨酸合成酶基因CsNADH‑GOGAT),所述靶基因CSA027515.1的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所述gma‑miR1507c‑3p作用于靶基因CSA027515.1。利用双荧光素酶实验、5’RLM‑RACE、瞬转烟草荧光检测等技术,证实gma‑miR1507c‑3p通过作用于靶基因CSA027515.1而抑制茶树谷氨酸合成酶基因的表达,影响谷氨酸的合成与积累。谷氨酸合成酶是氮同化和茶氨酸代谢过程中的关键酶,在调控茶氨酸合成和碳氮平衡中扮演重要角色。因此,gma‑miR1507c‑3p在茶树氮代谢和茶氨酸代谢调控中具有潜在的应用价值。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