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压气瓶快速连接辅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6224773B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10884993.2

    申请日:2016-10-1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气瓶接头技术领域,特别涉及一种高压气瓶快速连接辅助装置。本发明包括阴接头组件、阳接头组件、气瓶底座、卡位装置、固定板、压缩弹簧、推进板、牵引块、平板。本发明可以方便、快捷的连接高压气瓶与接头装置;并在高压气瓶使用完后,又可以迅速的使接头脱离。这能简化高压气瓶与接头装置之间的连接、脱离操作,实现气瓶快速插拔,老人、妇女操作更加便捷,值得推广应用。

    一种预弯型耳蜗电极植入机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79731A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810297402.0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预弯型耳蜗电极植入机器装置,包括预设置在预弯电极一导孔中并使预弯电极伸直的直线导丝,直线导丝在所述预弯电极的尾部外端设有一卡接头;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包括与卡接头连接的导丝定位组件、与预弯电极尾端连接并与导丝定位组件相斥移动的电极推送组件;三转一移并联机构包括X轴、Y轴和Z轴的转动自由度和Z轴的移动自由度;电极推送组件的推送方向与所述X轴或Y轴一致。通过一个三转一移并联机构实现电极植入的初始位置调整,在植入中预弯电极的插入或收回,并沿耳蜗轴线方向进行旋转调整的自动化,并利用机器人机构更加敏感的力觉感知,实现位置的精确控制。

    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五自由度4-SPU/RRPU自动植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1062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97471.1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五自由度4-SPU/RRPU自动植入装置,包括呈蜗转状预弯的预弯电极;包括预设置在预弯电极一导孔中并使预弯电极伸直的直线导丝,直线导丝在所述预弯电极的尾部外端设有一卡接头;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包括与卡接头连接的导丝定位组件、与预弯电极尾部连接并与导丝定位组件相斥移动的电极推送组件;二转三移并联机构,所述二转三移并联机构包括Y轴、Z轴的转动自由度和X轴、Y轴和Z轴的移动自由度;所述预弯电极和所述推送机构固定在一个二转三移并联机构上;所述电极推送组件的推送方向与所述X轴或Y轴一致。通过一个二转三移并联机构实现电极植入的初始位置调整,在植入中预弯电极的插入或收回,并沿耳蜗轴线方向进行旋转调整的自动化,并利用机器人机构更加敏感的力觉感知,实现位置的精确控制。

    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自动植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310626A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810297406.9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自动植入装置,包括预设置在预弯电极一导孔中并使预弯电极伸直的直线导丝,直线导丝在所述预弯电极的尾部外端设有一卡接头;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包括与卡接头连接的导丝定位组件、与预弯电极尾部连接并与导丝定位组件相斥移动的电极推送组件;所述推送机构和所述预弯电极固定在一个三转一移并联机构上;三转一移并联机构,所述三转一移并联机构包括X轴、Y轴和Z轴的转动自由度和Z轴的移动自由度;所述电极推送组件的推送方向与所述X轴或Y轴一致。通过一个三转一移并联机构实现电极植入的初始位置调整,在植入中预弯电极的插入或收回,并沿耳蜗轴线方向进行旋转调整的自动化,并利用机器人机构更加敏感的力觉感知,实现位置的精确控制。

    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四自由度自动植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95375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300627.7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四自由度自动植入装置,包括预设置在预弯电极一导孔中并使预弯电极伸直的直线导丝,直线导丝在所述预弯电极的尾部外端设有一卡接头;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包括与卡接头连接的导丝定位组件、与预弯电极尾部连接并与导丝定位组件相斥移动的电极推送组件;两转一移并联机构,所述两转一移并联机构包括X轴、Y轴转动自由度和Z轴的移动自由度;所述预弯电极和所述推送机构固定在一个两转一移并联机构上;所述电极推送组件的推送方向与所述X轴或Y轴一致。通过一个两转一移并联机构实现电极植入的初始位置调整,在植入中预弯电极的插入或收回,并沿耳蜗轴线方向进行旋转调整的自动化,并利用机器人机构更加敏感的力觉感知,实现位置的精确控制。

    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3—UPU/SPS自动植入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8210165A

    公开(公告)日:2018-06-29

    申请号:CN201810300651.0

    申请日:2018-04-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耳蜗预弯电极的3—UPU/SPS自动植入装置,包括预设置在预弯电极一导孔中并使预弯电极伸直的直线导丝,直线导丝在所述预弯电极的尾部外端设有一卡接头;推送机构,推送机构包括与卡接头连接的导丝定位组件、与预弯电极尾端连接并与导丝定位组件相斥移动的电极推送组件和承载并控制所述电极推送组件位置的三转一移并联机构;三转一移并联机构包括X轴、Y轴和Z轴的转动自由度和Z轴的移动自由度;所述三转一移并联机构承载并控制着所述电极植入装置的位置;所述电极推送组件的推送方向与所述X轴或Y轴一致。通过一个三转一移并联机构实现电极植入的初始位置调整,在植入中预弯电极的插入或收回,并沿耳蜗轴线方向进行旋转调整的自动化,并利用机器人机构更加敏感的力觉感知,实现位置的精确控制。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扫描的电梯感应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946109A

    公开(公告)日:2017-07-14

    申请号:CN201710311162.0

    申请日:2017-04-25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6B1/46 B66B13/146

    Abstract: 一种基于激光雷达扫描的电梯感应装置及方法,包括多线激光雷达、计算机、电梯门、驱动装置、通讯及控制模块。本装置的多线激光雷达与通讯及控制模块同时与计算机通过电气相连。通讯及控制模块与驱动装置通过电气相连。驱动装置与电梯门相连并驱动电梯门。本装置的工作步骤是:多线激光雷达持续对检测区域进行扫描并分割出点簇,根据行人宽度信息的改进型聚类算法,判断是否存在行人的点簇,并把相关检测信息传递给计算机。同时计算机把信息传递给通讯及控制模块。通讯及控制模块将接收到的检测信息和设定的启动阀值做比较得到控制指令,并将控制指令传递给驱动装置,驱动装置控制电梯门连接并驱动电梯门。

    高压气瓶快速接头插拔装置、方法和高压气源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06764415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611143986.3

    申请日:2016-12-05

    Abstract: 提供一种高压气瓶快速接头插拔装置、方法和高压气源设备,其中,所述装置包括:第二手钳臂组件,其一端与第一手钳臂组件的一端可旋转连接;第二手钳臂组件向第一手钳臂组件闭合时,阳接头放置位向阴接头放置位闭合,以装配阳接头组件和阴接头组件;或者,第二手钳臂组件与第一手钳臂组件打开时,阳接头放置位远离阴接头放置位,以分开阳接头组件和阴接头组件。相对于现有技术中手握阴、阳接头装配的方式更省力,提高了装配效率。此外,由于无需直接接触阴、阳接头,从而能够有效地降低因高压气瓶气体泄漏而导致的安全隐患。

    视觉引导的危险邮寄物智能翻箱设备

    公开(公告)号:CN111977399B

    公开(公告)日:2025-03-21

    申请号:CN202010857602.4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视觉引导的危险邮寄物智能翻箱装置。本发明包括翻箱装置、末端翻箱机构、激光测距模块和单目相机。所述的末端翻箱机构固定安装在所述转动台上,由铰链机构、伸缩杆、夹块与弧形气嘴构成,所述伸缩杆的一端与转动台连接,另一端与弧形气嘴固定,在所述伸缩杆上对称设置有所述铰链机构,所述铰链机构两端设置有刀型夹块。本发明通过转动台和末端翻箱机构协作运作的方式,完成装有危险邮寄物的纸箱的翻箱运动,大大提高了翻箱检测效率。

    户外不平整路面移动机器人底盘定位和姿态调整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0412998B

    公开(公告)日:2024-07-19

    申请号:CN201910835005.9

    申请日:2019-09-0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户外不平整路面移动机器人底盘定位和姿态调整装置。本发明包括移动机器人车身、悬挂系统、定位导杆、履带和二维码扫描装置,移动机器人车身与履带之间通过悬挂系统相连,定位导杆安装在移动机器人车身下,所述的定位导杆用于与定位桩上的半圆弧导向槽相合;所述的悬挂系统用于将定位导杆自然柔顺地滑入定位桩,所述二维码扫描装置安装在定位导杆之间,用于扫描定位桩上的二维码来获得坐标信息。本发明通过车身与履带之间安装悬挂系统,可以使得车身底部定位杆在非平整路面定位时自然柔顺滑入定位柱上的半圆弧导向槽。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