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154401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8
申请号:CN202010415166.5
申请日:2020-05-15
Applicant: 北京师范大学 ,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A61B5/16 , A61B5/00 , A61B5/0402 , A61B5/0476 , A61B5/0488 , A61B5/11 , G06K9/00 , G06N3/04 , G06N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认知力的操控工效分析方法、设备及系统,该方法包括:获取操控选手操控目标对象执行目标任务产生的心理状态数据;根据所述生理状态数据,获取所述操控选手对于所述目标任务的认知神经工效评分;根据所述认知神经工效评分,获得所述操控选手的操控评分;以及,根据所述操控评分,执行设定的操作。
-
公开(公告)号:CN110941200A
公开(公告)日:2020-03-31
申请号:CN201911058265.6
申请日:2019-11-01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5B17/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地空协同无人装备仿真系统,包括2N块屏幕、N台微型计算机和一台外置显卡仿真加速平台,N台微型计算机均与外置显卡仿真加速平台连接,外置显卡仿真加速平台上搭载有VR-Forces仿真工具,一台微型计算机搭载有三维场景仿真管理子系统,一台微型计算机搭载有指挥控制仿真子系统,其余N-2台微型计算机分别搭载有一无人装备仿真子系统,各个子系统的底层通信传输均通过VR-Forces仿真工具中的VR-Link实现。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地空协同无人装备仿真方法。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实现地面控制站控制空中装备和陆地装备协同作战的仿真,根据仿真结果不断修正控制指令,提高实际作战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550212A
公开(公告)日:2019-12-10
申请号:CN201910991792.6
申请日:2019-10-18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空地协同无人系统,包括:空中无人系统,其包括多个无人飞行器组成无人飞行器网络,用于空中全局探测、局域浮空探测和室内探测;地面无人系统,其包括多个机器人组成机器人网络,用于巷道探测、入室探测和废墟建筑探测;空地通信数据链,其与多个无人飞行器和多个机器人相连,包括用于传输探测信息的图传数据链和用于传输控制信息的数传数据链;指挥控制中心,其通过空地通信数据链与空中无人系统和地面无人系统相连,用于人机交互,接收探测信息进行融合处理,实时显示信息,并传输控制信息至空中无人系统和地面无人系统。本发明的空地协同无人系统探测区域全面、探测作业速度快、信息通信高效和保障操控人员安全。
-
公开(公告)号:CN102928615B
公开(公告)日:2014-05-28
申请号:CN201210455235.0
申请日:2012-11-14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王晋华 , 钱毅 , 刘培志 , 查长流 , 刘珊 , 周宏志 , 徐英新 , 刘新广 , 张敏 , 瞿蓉 , 胡雄文 , 赵小川 , 赵欣欣 , 刘莹 , 施建昌 , 田铮 , 崔倩楠 , 张月 , 李陈 , 陈贤相 , 左明 , 于晶 , 郝丽丽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航行中喷水推进器的喷口流速的测量方法,将动压传感器和含气量传感器安装于喷水推进器所在的平台上,将航速测量仪固定于平台上,测量方法包括用于确定动压偏大系数的拖桩步骤、用于确定平台运动影响系数的拖拉步骤和用于确定航行中喷水推进器的喷口流速的航行测定步骤,其中,拖桩步骤确定动压偏大系数;拖拉步骤确定平台运动影响系数;航行测定步骤确定喷口流速。本发明的测量方法能够对航行过程中喷水推进器喷口流速进行精确测量,本发明的测量方法原理明确,步骤清晰,各测量值的测试方法也非常明确,易于实现。
-
公开(公告)号:CN102945046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59227.3
申请日:2012-11-15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胡雄文 , 刘莹 , 赵小川 , 钱毅 , 陈贤相 , 左明 , 周宏志 , 徐英新 , 张月 , 崔倩楠 , 李陈 , 查长流 , 张敏 , 田铮 , 瞿蓉 , 施建昌 , 赵欣欣 , 刘珊 , 刘新广 , 郝丽丽 , 于晶
IPC: G05D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机的控制方法,具体为:无人机的系统上电启动遥控模式,使无人机按照接收到的控制指令飞行;在飞行稳定后,将无人机的控制模式切换至自主控制模式,分别采用自适应鲁棒和模糊PID对无人机的内环和外环进行控制;在自主控制模式下,无人机不断检测自身的通信系统,若通信系统出现问题,则控制无人机按照原路径返回;在自主控制模式下,无人机不断检测自身的位置信息,若无人机已行驶至目的地,则控制无人机按照原路径返回。本发明的无人机的控制方法既可以应用于固定翼无人机又可以应用无人直升机,具有良好的通用性;另外,其还具有良好的抗干扰性、容错性和控制精度。
-
公开(公告)号:CN102902278A
公开(公告)日:2013-01-30
申请号:CN201210441097.0
申请日:2012-11-07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nventor: 刘莹 , 赵小川 , 胡雄文 , 钱毅 , 陈贤相 , 左明 , 周宏志 , 徐英新 , 张月 , 崔倩楠 , 李陈 , 查长流 , 张敏 , 田铮 , 瞿蓉 , 施建昌 , 赵欣欣 , 刘珊 , 刘新广 , 郝丽丽 , 于晶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CAN总线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包括主控芯片、转换控制芯片和传感器单元;传感器单元包括分别用于采集姿态、磁航向、高度、缸温和排气温度、转速、位置和速度信息的姿态传感器、磁传感器、气压高度计、温度传感器、转速传感器和GPS接收模块;转换控制芯片对输入的无人机发动机的转速信息,以及无人机发动机的缸温和排气温度进行转换后,将已转换信息通过CAN总线传输给主控芯片;主控芯片根据传感器单元采集的信息对无人机飞行控制进行运算,转换控制芯片根据主控芯片输出的控制策略信息输出舵机控制信号。本发明提供的无人机飞行控制系统具有抗干扰能力强、可扩展能力好的特点,还具有良好的通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2380933B
公开(公告)日:2023-11-07
申请号:CN202011203968.6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无人机识别目标的方法、装置及无人机,该方法包括:对无人机的用于采集图像的传感器采集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直至识别到符合预设特征信息的第一图像;控制无人机飞行至对应第一图像的第一对象的标识区域处;在控制所述无人机飞行至所述标识区域处的情况下,对传感器采集的图像进行图像识别,得到标识区域携带的第一标识信息;对比第一标识信息和预设标识信息;在第一标识信息和预设标识信息相同的情况下,确定第一对象为目标对象。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提高目标识别准确率。
-
公开(公告)号:CN112378397B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011205401.2
申请日:2020-11-02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1C21/00 , G01C21/16 , G06F18/214 , G06F17/14 , G06N3/0464 , G06N3/08
Abstract: 本公开提供了无人机跟踪目标的方法、装置及无人机,该方法包括:获取无人机的用于采集图像的传感器采集的图像;根据图像中对应已识别到的目标对象的图像区域,确定目标对象的第一空间位置信息;根据第一空间位置信息,预测目标对象的下一个空间位置信息;根据下一个空间位置信息,控制无人机朝向目标对象飞行。根据本实施例的方法,能够提高目标跟踪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3761647B
公开(公告)日:2023-06-30
申请号:CN202110883152.0
申请日:2021-08-02
Applicant: 中国人民解放军军事科学院国防科技创新研究院 ,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6F30/15 , G06F30/20 , G06T7/20 , G06T17/05 , G06Q10/0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无人集群系统的仿真方法,所述无人集群系统包无人车系统和无人机系统,所述方法包括:构建所述无人机系统和所述无人车系统的物理仿真模型;基于所述无人车系统的传感数据,构建三维仿真场景动态地图;基于所述三维仿真场景动态地图,对所述无人机系统和所述无人车系统的物理仿真模型进行目标跟踪。本发明还公开了一种无人集群系统的仿真系统。本发明的有益效果为:可以实现无人集群系统的目标识别、自定位和建图、跟踪避障等功能仿真,以实现无人集群系统的协同仿真。
-
公开(公告)号:CN116301051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8031.0
申请日:2023-03-28
Applicant: 中国兵器工业计算机应用技术研究所
IPC: G05D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无人机集群控制与避障方法和装置,属于无人机技术领域,解决现有无人机对外界环境的感知能力、动态变换能力、避障能力不足以满足其自身的避障需求的问题。方法包括:在无人机集群中的部分无人机感知到障碍物时,部分无人机中的每架无人机根据自身定位和障碍物感知结果定位障碍物位置并在无人机集群中广播障碍物位置;无人机集群根据障碍物位置进行自适应变化并自主调整无人机自身航向,使障碍物始终保持在无人机集群的视线范围内;在无人机集群通过障碍物之后,无人机集群的队尾保持面向障碍物以确保无人机集群整体脱离障碍物范围。无人机集群根据障碍物进行自适应变化并自主调整无人机自身航向以实现集群大范围障碍物感知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