汽车排气消声器装配定位工装

    公开(公告)号:CN205799295U

    公开(公告)日:2016-12-14

    申请号:CN201620505570.0

    申请日:2016-05-30

    Inventor: 宋涛 叶敬安 刘旻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排气消声器装配定位工装,整体呈L形,垂直面为工装定位面板,水平面为消声器定位板,所述的工装定位面板上有定位销A和定位销B,在工装定位面板的下部侧面有形状与尾管侧面轮廓相同的排气尾管定位板,所述排气尾管定位板垂直于工装定位面板向里延伸。本设计由工装定位面板和定位销A以及定位销B三个部件进行定位,此三个结构按照“一面两销”的设计原理,将工装的六个自由度完全约束,保证装配定位工装在车身位置上的准确性。

    曲轴箱通风管防结冰装置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211900736U

    公开(公告)日:2020-11-10

    申请号:CN202020144214.7

    申请日:2020-01-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曲轴箱通风管防结冰装置及包括该装置的汽车。曲轴箱通风管防结冰装置包括曲轴箱通风管和空滤出气管,所述曲轴箱通风管的一端与所述空滤出气管连接并连通,还包括旋转部件,旋转部件设置于曲轴箱通风管中与空滤出气管连接的位置;和驱动部件,驱动部件驱动旋转部件旋转,将曲轴箱通风管的气体向空滤出气管中推送,并使曲轴箱通风管和空滤出气管中的气体混合。本实用新型提供的曲轴箱通风管防结冰装置利用旋转结构的旋转将曲轴箱通风管的气体向空滤出气管中推送,加快曲轴箱通风管中的气体的运动,促进曲轴箱通风管和空滤出气管中的气体混合和运动,防止水汽在此处停留结冰,从而改善曲轴箱通风管与空滤出气管连接处冰堵问题。

    新型汽车排气系统吊耳
    23.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9129726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633499.X

    申请日:2018-10-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汽车排气系统吊耳,包括两端开设通孔的支架、一一对应的两个橡胶部、两个内支撑和两个外支撑及两个衬套,橡胶部的一端内圆周上粘贴有对应的内支撑、另一端外周圆上粘贴有对应的外支撑,橡胶部与对应的内支撑和外支撑粘贴成一体且内部形成一用于与排气系统吊钩相连的橡胶部安装孔,外支撑与通孔一一对应,外支撑与对应的通孔采用过盈配合连接在一起,支架上且位于两个通孔之间开设有两个与衬套一一对应的安装孔,安装孔内壁嵌设有对应的衬套以形成用于通过螺栓与副车架或下车体相连的衬套安装孔,内支撑、外支撑和支架均采用塑料。具有刚度可调范围大、承重能力强、耐久可靠性高、隔振和降噪能力强、重量轻、成本低的优点。

    新型赫尔姆兹高频消声器
    24.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715211U

    公开(公告)日:2018-08-10

    申请号:CN201721693401.5

    申请日:2017-12-0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新型赫尔姆兹高频消声器,壳体的两端分别有进气和出气端盖,壳体中固定第一和第二隔板将壳体分为空腔I、空腔II和空腔III,第一隔板为多孔,第二隔板为无孔,进气管通过进气端盖穿设第一隔板并延伸至第一和第二隔板之间,且进气管的出气端部开设有多个小孔,中间细管的一端插设于进气管内、另一端穿设第二隔板并延伸至第二隔板和出气端盖之间,使空腔III形成一个赫尔姆兹腔;出气管穿设第一和第二隔板并贯通出气端盖,出气管位于第二隔板和出气端盖之间段的壁上开设有密孔且该壁上套设有高频管。能够在有限的空间布置内,更好地兼顾低频与高频噪音,实用新型赫尔姆兹高频消声器,能够有效地控制排气高低频噪音。

    一种高温塑料排气系统旁支消声装置

    公开(公告)号:CN206092142U

    公开(公告)日:2017-04-12

    申请号:CN201621088282.6

    申请日:2016-09-2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高温塑料排气系统旁支消声装置,包括排气管和消声谐振器,所述排气管预设排气支管,消声谐振器的对接口套接固定在排气支管外,在消声谐振器的对接口与排气支管之间套有隔热垫;所述隔热垫分为内层和外层;所述内层和外层之间设有隔热垫支架支撑。本实用新型通过将耐高温塑料做成的排气管的旁支消声装置结构,使高温气流不流经耐高温塑料,并通过特定的结构的隔热垫将排气管上的温度与耐高温塑料隔离,从而降低消声器的工作温度,使耐高温塑料在排气系统消声器上的应用成为可能。

    中冷器后节气门前的连接管

    公开(公告)号:CN203856569U

    公开(公告)日:2014-10-01

    申请号:CN201420242142.4

    申请日:2014-05-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T10/146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中冷器后节气门前的连接管,包括:硬质塑料进气管,在硬质塑料进气管的一端通过第一卡箍与橡胶软管连接;软质塑料进气管,软质塑料进气管的插入口端通过插入口插入扩口与硬质塑料进气管的另外一端连接;橡胶套,橡胶套的截面为U形,橡胶套分为外层和内层,在橡胶套的外层橡胶套上开有卡孔,软质塑料进气管通过凸筋嵌入卡孔与橡胶套连接;以及第二卡箍,第二卡箍套在橡胶套的外层橡胶套上,第二卡箍上开有卡箍卡槽,卡箍卡槽和软质塑料进气管的凸筋配合。本实用新型消除潜在的密封失效、脱落、焊接部可靠和零件变形等风险,塑料弹性体进气管截面为非圆形时遇到高压气体不产生变形,降低零部件的成本及重量。

    增压发动机用水冷式中冷管组件及增压发动机总成

    公开(公告)号:CN213450593U

    公开(公告)日:2021-06-15

    申请号:CN202022017110.2

    申请日:2020-09-15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增压发动机用水冷式中冷管组件及增压发动机总成,包括中冷管组件;其中,中冷管组件的一端部与增压发动机的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另一端部与增压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中冷管组件包括管本体和连接构件;其中,管本体的一端部与增压器的出气口连通,连接构件设置于管本体的另一端部,且管本体通过连接构件与增压发动机的进气口连通。在安装过程中,能够使得管本体相对于发动机的进气口实现一定的位移量,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的增压发动机用水冷式中冷管组件存在拆装困难的问题。因此,本实用新型中的增压发动机用水冷式中冷管组件相比于现有技术具有拆装方便的优点。

    一种精确控制发动机每缸进气量的进气系统

    公开(公告)号:CN209129753U

    公开(公告)日:2019-07-19

    申请号:CN201821709189.1

    申请日:2018-10-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一种精确控制发动机每缸进气量的进气系统,包括进气管、增压器、增压热管、中冷器、增压冷管、电子泵气机、高压气体存储容腔、进气喷射器、发动机和ECU;发动机的每一缸体上均安装有进气喷射器,进气喷射器的喷头位于缸体的燃烧室内,进气喷射器的非喷射端与高压气体存储容腔连接,高压气体存储容腔通过压力控制阀与增压冷管的一端连接,高压气体存储容腔上设有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和湿度传感器,增压冷管上设有电子泵气机,增压冷管的另一端与中冷器的一端连接,中冷器的另一端通过增压热管和增压器与进气管连接;ECU分别与压力传感器、温度传感器、湿度传感器、压力控制阀、进气喷射器、电子泵气机和增压器电连接。

    圆形结构的空滤滤芯
    29.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07377681U

    公开(公告)日:2018-05-18

    申请号:CN201720991647.4

    申请日:2017-08-0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圆形结构的空滤滤芯,其包括滤纸或无纺布,该滤纸或该无纺布折出同心圆状褶皱的滤芯,该滤芯的正反面均采用多条沿表面径向涂抹的热熔胶进行该滤芯同心圆状褶皱间的加固,该滤芯的圆心和圆周外缘处均采用PU胶发泡进行密封。本实用新型圆形滤芯具有很好的强度,通过正反两面的热熔胶固定,使其折叠结构牢固;圆心和圆周正反两面的PU胶发泡设计,使得滤芯的结构强度加强,滤芯密封能力加强。对于同等截面的情况下,圆形滤芯获得了最大的过滤面积,容尘量和过滤效率达到最优。

    新型内支撑结构的无纺布空滤滤芯

    公开(公告)号:CN207278393U

    公开(公告)日:2018-04-27

    申请号:CN201720984575.0

    申请日:2017-08-08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新型内支撑结构的无纺布空滤滤芯,滤芯包括两层方形的无纺布组成的无纺布过滤层和同向平行布设于该两层无纺布的相对内侧的两根金属条,该两根金属条被分别夹设固定在该两层无纺布的相对内侧两侧,该无纺布过滤层和该两根金属条一同折叠成波浪纹型,该金属条的厚度为0.3~0.8mm、宽度为1.5~2.5mm,该金属条距对应的相对内侧侧边边缘的距离为4~6mm。本实用新型通过在两层无纺布的内侧增加金属条,使得无纺布滤芯折叠后的结构保持不变,从而避免无纺布折叠后出现松散的情况,省去塑料边框,增强了无纺布的牢固性。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