兼具行洪、防洪的防汛装置及深潭浅滩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96984A

    公开(公告)日:2020-11-27

    申请号:CN202010860108.3

    申请日:2020-08-24

    Abstract: 本发明的兼具行洪、防洪的防汛装置及深潭浅滩构建方法,涉及生态型河道构建技术领域。针对现有深潭浅滩构建方法无法保障河道的行洪能力的问题。防汛装置包括至少三块挡板及至少三根绳索,至少三块挡板沿河道横断面宽度方向连续排列,每块挡板的底端与锚固于河床的预埋件铰接,每块挡板的顶端贯穿一根绳索,且绳索的两端分别与河道侧壁活动连接。构建方法:沿河道横断面宽度方向在河床内锚固多个预埋件,至少三块挡板依次连续排列,每块挡板的底端与锚固于河床的预埋件铰接,每块挡板的顶端分别贯穿一根绳索,且绳索的两端分别与河道两岸侧壁活动连接。

    一种内部可通行非机动车的桥梁风嘴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11979898A

    公开(公告)日:2020-11-24

    申请号:CN202010889850.7

    申请日:2020-08-28

    Abstract: 一种内部可通行非机动车的桥梁风嘴结构,包括外侧钢板、横隔板、包括行车面板,横隔板上设有全桥贯通的孔洞,行车面板设置于孔洞内的下部,实现通行非机动车的功能;风嘴的外侧钢板形状与常规钢箱梁风嘴一致,可使主梁断面保持流线外型,保证大跨度桥梁抗风稳定性能要求;外侧钢板的上钢板设置封闭透明窗格,保证采光,下钢板设置半开启透明窗格和封闭透明窗格,保证采光和通风。本发明将非机动车道布置在风嘴内部,相比位于桥面的情况,可有效减小桥梁断面总宽度和非机动车道路面标高,优化了非机动车道纵断面,对于桥下净空要求较高的跨路、跨江大跨度桥梁,可在实现非机动车骑行交通功能的同时减小桥梁总长度,具有较好的经济性能。

    一种隧道预制结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927486A

    公开(公告)日:2020-11-13

    申请号:CN202010620503.4

    申请日:2020-07-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隧道预制结构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拼装预埋有螺母的盾构隧道管片;施工盾构隧道管片下部设现浇基座;在现浇基座两侧施工预制墙或预制柱,在预制墙或预制柱上安装预制托板,在基座上安装模板台车及现浇节点底模;将现浇层钢筋绑扎于预制托板三角形剪力筋上,钢筋两端在靠近管片内弧面处向下弯折;在管片上植筋与现浇层钢筋、预制托板伸出筋绑扎;浇筑预制托板上方的现浇层及两端节点,并预留防撞侧石安装槽;待现浇层强度满足80%后,在防撞侧石安装槽安装防撞侧石。本发明的隧道预制结构施工方法,适应盾构隧道内部狭小的施工空间,不影响隧道内车辆通行,结构安装方便、连接牢固、施工快速、经济合理。

    一种土工试验土样储放箱
    22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846627A

    公开(公告)日:2020-10-30

    申请号:CN202010531515.X

    申请日:2020-06-11

    Inventor: 王庆磊 丁国洪

    Abstract: 本发明专利涉及一种土工试验土样储放箱及使用方法,可以存放多个土样。主要包括防水箱盖、电控箱、电热板、箱体、水箱、温度湿度计、内部防震海绵体、通风扇、滑轮等装置组成。该箱置装置内部结构具有一定的保温、保湿等防护功能。对试验室的土样起到一定的储存保护作用;同时与样皮筒直接接触的材料为海绵材质,具有一定的减震作用,可使土样保持稳定,减少扰动。使用方便、操作灵活、经济性和实用性更强的一种土工试验土样储放箱。

    一种用于自来水厂生物预处理的增氧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330011B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510721154.4

    申请日:2015-10-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自来水厂生物预处理的增氧方法,该方法是通过增氧曝气装置对微污染的原水进行处理;该装置包含水池、进气管、可调式曝气系统以及可调式进气阀组;水池沿水流方向等分为若干格,单格的长深比为1:0.75~1:1.3。进气管包含进气总管以及若干进气支管;每个进气支管进入一格水池并分出若干配气支管;每个进气支管上分别设有可调式进气阀组;每格水池中设置一套可调式曝气系统,每套分别包含若干段曝气管;每段曝气管分别连接一个配气支管。本发明提供的用于自来水厂生物预处理的增氧方法,可广泛应用于悬浮填料生物接触氧化池内,根据生物预处理工艺需要,各段曝气强度通过调节组合可形成定向水力环流,优化水力条件。

    一种在线浓缩的连续流模块化储泥池

    公开(公告)号:CN111807662A

    公开(公告)日:2020-10-23

    申请号:CN202010550236.8

    申请日:2020-06-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在线浓缩的连续流模块化储泥池,包括若干个储泥池模块,进水管上设有对应每个储泥池模块的进泥控制阀,出水管上设有对应每个储泥池模块的出泥控制阀,储存池模块内部安装有搅拌装置;储存池模块的数量不少于三个;所述的储存池模块内均设置滗水套筒阀,所述滗水套筒阀与废水收集系统相连,控制系统分别与进泥控制阀、出泥控制阀、搅拌装置、滗水套筒阀连接,控制所述储存池按照进泥模式、浓缩模式、出泥模式三种模式进行操作。本发明实现了在浓缩污泥的同时连续进、出泥,不仅提高了后续污泥处理设施的效率,而且避免了二次释磷等和污泥处理设施停机等待的问题,降低了设备造价和成本。

    一种大跨度桥梁边墩、辅助墩的抗拉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778834A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2010556016.6

    申请日:2020-06-17

    Inventor: 岳贵平 邹小洁

    Abstract: 一种大跨度桥梁边墩、辅助墩的抗拉装置,包括主梁、桥墩、承台、支座、平衡拉索装置、预应力钢束装置;主梁和桥墩的顶部之间设置单向受压的支座,主梁和桥墩通过竖向设置的平衡拉索装置相连接来平衡桥墩处的主梁上拔力;桥墩为混凝土结构,桥墩和承台通过竖向设置的预应力钢束装置相连接,使得桥墩上的混凝土处于受压状态。本发明保证了大跨度桥梁的边墩、辅助墩不产生负反力,避免支座脱空,确保大跨度桥梁结构的安全运营;构造简单,有效减小了桥墩处主梁的配重量或取消主梁配重,具有很好的经济性能和推广价值。

    一种水泥土围护墙-预制桩悬臂式组合支护

    公开(公告)号:CN111676982A

    公开(公告)日:2020-09-18

    申请号:CN202010514736.6

    申请日:2020-06-08

    Abstract: 一种水泥土围护墙-预制桩悬臂式组合支护,在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外侧受拉区套打预制桩,利用水泥土搅拌桩与预制桩之间的粘结力形成组合支护;水泥土搅拌桩围护墙内插入钢管和钢筋,增大水泥土围护墙强度;组合支护顶设置混凝土冠梁和压顶板,预制桩钢筋锚入冠梁、水泥土搅拌桩的插筋和钢管锚入压顶板,增加围护结构整体性;基坑底进行坑底加固,增大围护结构的稳定性,控制坑底隆起变形。本发明可用于围护结构施工条件受限或坑外有需保护构(建)筑物的情况,可在不增大围护结构宽度的条件下有效增大围护结构刚度,减少围护结构的侧向位移及坑外地表沉降,降低对基坑开挖对周边环境的影响,减少工程施工周期,具有良好的适用性和社会效益。

    一种联合多元氧化剂和紫外的排放口灭毒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1606470A

    公开(公告)日:2020-09-01

    申请号:CN202010393326.0

    申请日:2020-05-11

    Abstract: 一种联合多元氧化剂和紫外的排放口灭毒装置,包括:多功能轮轴、多元氧化协同紫外灯、运行控制装置以及动力传动装置。所述多功能轮轴固定于市政管网的排放口,所述多元氧化协同紫外灯安装于多功能轮轴,所述运行控制装置和动力传动装置安置于排放口外。进一步,本发明还包括本装置的安装、运行及检修方法。本发明充分利用排放口的内部空间,通过多功能轮轴和动力传动装置的精巧设计实现多元氧化协同紫外灯在排放口内的安置与转动,并通过多元氧化剂与紫外灯的联合作用以及运行控制装置的多功能调控实现排放口出水的高效灭毒、水质净化及恶臭去除。与现有技术相比,本发明具有适用性强、易于实施、快捷高效、功能多样、操作灵活等突出特色。

    一种钢结构桥梁抗倾覆结构
    230.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1576188A

    公开(公告)日:2020-08-25

    申请号:CN202010408008.7

    申请日:2020-05-14

    Abstract: 一种钢结构桥梁抗倾覆结构,混凝土桥台台帽或桥墩墩帽顶部设置钢筋或锚栓垫环,钢筋或锚栓的下部穿过钢筋或锚栓垫环后,埋入混凝土桥台台帽或桥墩墩帽内,钢结构横梁底板上方设锚固端板,锚固垫板置于锚固端板上,钢筋或锚栓的上端设螺纹,钢筋或锚栓从钢结构横梁底板、锚固端板及锚固垫板穿过后,钢筋或锚栓的上端螺纹部分露出锚固垫板上方,在钢筋或锚栓的上端螺纹上拧紧锚固螺母,以限制桥梁整体的扭转。本抗拔锚栓构造结构简洁,造价经济,不影响支座更换,可适应桥梁纵向温度变形,通过合理设计,在梁体墩柱不出现结构性破坏的前提下,可有效避免钢结构桥梁横向倾覆失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