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端头井

    公开(公告)号:CN108468350B

    公开(公告)日:2024-09-06

    申请号:CN201810489208.2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合排水舱的综合管廊端头井,该综合管廊包括并排设置的排水舱和综合舱,端头井设置于综合管廊的端部,其特征在于在端头井排水舱端部壁板预留洞口,同时在洞口周围设置外凸管道固定圈,通过管道将排水舱内的雨污水接入到下游市政排水系统;端头井综合舱端部壁板预埋套管,用于接出综合舱内管线。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纳入综合管廊,在管廊末端接出与市政排水系统相衔接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同时方便检修。

    一种用于含排水舱的双舱综合管廊交叉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8824479B

    公开(公告)日:2024-07-12

    申请号:CN201810437923.1

    申请日:2018-05-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排水舱的双舱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第一综合管廊包括第一综合管廊排水舱和第一综合管廊综合舱,第二综合管廊包括第二综合管廊排水舱和第二综合管廊综合舱,其特征在于接近两个综合管廊交叉点处,第二综合管廊排水舱与第二综合管廊综合舱偏移,形成两个单舱管廊,第二综合管廊排水舱通过排水舱连接段与第一综合管廊排水舱连接,第一综合管廊综合舱设置下穿段避让排水舱连接段;在两个综合管廊交叉点处,第二综合管廊综合舱设置下穿段避让第一综合管廊综合舱,从而形成双交叉双层综合管廊的交叉结点形式。本发明可避免三层管廊交叉节点形式,从而减少基坑深度,从而降低施工风险和建设费用。

    一种综合管廊排水舱的分流转接口

    公开(公告)号:CN108468349A

    公开(公告)日:2018-08-31

    申请号:CN201810488418.X

    申请日:2018-05-21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10 E03F1/003 E03F5/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排水舱的分流转接口,包括设置在综合管廊标准断面下部的雨污水过水箱涵,所述雨污水过水箱涵包括与雨水箱涵舱连通的雨水过水箱涵,以及与污水箱涵舱连通的污水过水箱涵,在雨水过水箱涵和污水过水箱涵的端部壁板分别预埋排水穿墙套管,使得所述雨水过水箱涵和污水过水箱涵得以通过管道接到与综合管廊沿线垂直方向上的市政排水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进入综合管廊,排水低点在靠综合舱一侧,中途雨、污水无法翻越管廊综合舱排出,造成的末端排水压力过大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同时方便检修。

    一种用于综合管廊排水管道支墩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6088143B

    公开(公告)日:2024-01-12

    申请号:CN201610664524.X

    申请日:2016-08-15

    Abstract: 本发明目的是提供一种用于综合管廊排水管道支墩的施工方法,其特征在于所述施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A、制作混凝土支墩,在混凝土支墩上预留连接结构;B、利用所述连接结构设置高度调节装置,并将用于固定排水管道的钢结构支架固定在该高度调节装置上;C、利用高度调节装置将钢结构支架调节到预设的安装高度,钢结构支架和混凝土支墩之间采用无收缩混凝土填充密实。本发明通过调节工字钢和钢结构滑槽之间的安装高度,可解决多种支墩施工标准、施工误差带来施工困难,提高管道的安全性。

    一种承插式钢顶管接头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519622A

    公开(公告)日:2019-03-26

    申请号:CN201811604871.9

    申请日:2018-12-2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L25/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承插式钢顶管接头,包括分别焊接在钢管管节两端的承口连接件和插口连接件,插口连接件内表面光滑且内径与钢管管节相同,插口连接件的外表面分布多个锥形脊,所述多个锥形脊在插口连接件内表面形成第一锯齿形连接面;承口连接件外表面光滑且外径与钢管管节相同,承口连接件的内表面间隔分布与插口连接件相配合的多个锥形脊,所述多个锥形脊在承口连接件外表面形成第二锯齿形连接面。本发明的技术特点在于:1、该接口的焊接工作在工厂完成,焊接完成后运送到顶管施工现场直接进行组装,可更好的保证焊接的质量,又可减少现场的施工工期。2、该接口完成后,接口处内径与外径及光滑程度基本与标准管节一致,便于顶管施工。

    一种用于含排水舱的双舱综合管廊交叉节点

    公开(公告)号:CN108824479A

    公开(公告)日:2018-11-16

    申请号:CN201810437923.1

    申请日:2018-05-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E02D29/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含排水舱的双舱综合管廊交叉节点,第一综合管廊包括第一综合管廊排水舱和第一综合管廊综合舱,第二综合管廊包括第二综合管廊排水舱和第二综合管廊综合舱,其特征在于接近两个综合管廊交叉点处,第二综合管廊排水舱与第二综合管廊综合舱偏移,形成两个单舱管廊,第二综合管廊排水舱通过排水舱连接段与第一综合管廊排水舱连接,第一综合管廊综合舱设置下穿段避让排水舱连接段;在两个综合管廊交叉点处,第二综合管廊综合舱设置下穿段避让第一综合管廊综合舱,从而形成双交叉双层综合管廊的交叉结点形式。本发明可避免三层管廊交叉节点形式,从而减少基坑深度,从而降低施工风险和建设费用。

    一种用于大口径管道反顶结合回拔的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807503B

    公开(公告)日:2017-05-17

    申请号:CN201210459237.7

    申请日:2012-11-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大口径管道反顶结合回拔的施工方法,其特征为:通过在已顶进管道的适当位置用中继间替换局部管道,将全段已顶进管道的较大摩擦力转换为若干段管道的较小摩擦力,进而实现降低回拔力,确保管道能够实现回拔;同时,不单纯的追求管道回拔,而是以实现该段已顶进管道的重新启动为目的,形成其能够轴向运动的状态;待反顶管道经相应措施,成功穿越障碍物之后,与采用上述措施之后的原管道精确对接之后,通过反顶工作井内的顶力以及回拔管道工作井内的回拔力,实现边回拔、边顶进的状态。本发明的实用性较高,对该类型的指导性较高,工程造价及环境影响均较小,优点较为显著。

    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预留孔洞成孔施工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216131A

    公开(公告)日:2013-07-24

    申请号:CN201310137732.0

    申请日:2013-04-2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钢筋混凝土工程,具体的讲是一种用于混凝土结构的预留孔洞成孔施工方法,该施工方法具体为:根据预留孔洞的大小、位置在所述混凝土结构模板上设置角钢固定夹具,该角钢固定夹具由上角钢和下角钢构成;在上角钢水平板和下角钢水平板之间放入预留孔洞的管道模具,并在上、下滑槽孔之间竖向设置螺栓紧固件;利用该滑槽孔,调节螺栓紧固件的位置,并将管道模具精确定位至预留孔洞位置处,紧固螺栓紧固件;最后在模板中浇筑混凝土结构,待混凝土结构初凝后,将角钢固定夹具拆除并拔出管道模具,以重复利用。本发明的优点是,施工方便、快速,成孔质量好;预埋管道模具定位准确且固定效果好;施工完成后拆卸方便,可重复利用,价格低廉。

    一种综合管廊排水舱的分流转接口

    公开(公告)号:CN108468349B

    公开(公告)日:2024-11-29

    申请号:CN201810488418.X

    申请日:2018-05-2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综合管廊排水舱的分流转接口,包括设置在综合管廊标准断面下部的雨污水过水箱涵,所述雨污水过水箱涵包括与雨水箱涵舱连通的雨水过水箱涵,以及与污水箱涵舱连通的污水过水箱涵,在雨水过水箱涵和污水过水箱涵的端部壁板分别预埋排水穿墙套管,使得所述雨水过水箱涵和污水过水箱涵得以通过管道接到与综合管廊沿线垂直方向上的市政排水系统。本发明解决了传统排水管线进入综合管廊,排水低点在靠综合舱一侧,中途雨、污水无法翻越管廊综合舱排出,造成的末端排水压力过大的问题;结合相应的雨、污水检查井的设置,满足了道路两侧地块的排水需求,同时方便检修。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