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可刷新盲文显示装置
    21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612680A

    公开(公告)日:2023-08-18

    申请号:CN202310724788.X

    申请日:2023-06-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可刷新盲文显示装置,属于盲人教育技术领域,包括底座、模块本体、基座和安装槽;所述模块本体中具有六个独立的腔体,六个所述腔体在模块本体中呈横向两个,纵向三个的排布形式均匀分布;所述模块本体远离底座的一侧设有顶盖,所述顶盖设有对应腔体的通孔;所述腔体中设有执行机构;所述基座上设有与腔体对应的支撑座;所述支撑座中设有永磁体。本发明通过在模块本体中设置六个独立的腔体,腔体中设有执行机构,通过改变执行机构的磁性进而使执行机构在磁力的作用下在呈台阶状支撑座上跳动,最终使执行机构伸出或缩入顶盖的通孔,实现了盲文的显示,并具有全锁止功能,即使断电,依然能维持断电前显示的内容。

    一种数据驱动的虚拟纹理触觉建模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560492A

    公开(公告)日:2023-08-08

    申请号:CN202211541764.2

    申请日:2022-12-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数据驱动的虚拟纹理触觉建模方法,包括在公开的触觉纹理数据库基础上将每一种纹理对应的一维速度、法向力及振动加速度信号进行预处理;构建跨模态触觉信号生成模型,跨模态触觉信号生成模型包括多源信息融合模块和跨模态生成模块;将步骤S1预处理得到的训练数据输入到步骤S2中的跨模态触觉信号生成模型中进行训练,生成类似于与真实纹理交互的振动触觉信号;在用户与虚拟纹理交互时,将纹理图像以及用户的实时交互信息输入到步骤S3中训练好的模型中,生成振动触觉信号。本发明建模方法通过跨模态触觉信号生成模型,解决了目前的虚拟纹理建模方法无法融合虚拟纹理的特征和用户的实时动作信息来生成对应的振动加速度的问题。

    一种电活性聚合物驱动的盲文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53399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422148.3

    申请日:2023-04-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活性聚合物驱动的盲文显示装置和显示方法,属于盲文显示装置领域,包含阵列排布显示单元;显示单元包括柔性绝缘膜、电极板、电活性聚合物和支撑格;电极板分为负电极板和正电极板;负电极板放置在支撑格上方;柔性绝缘膜粘贴在负电极板的上表面;负电极上设置有盲文点圆孔;电活性聚合物放置在负电极板和正电极板之间。将高压直流电的正负极分别接入两个电极板,正电极板在静电吸引力的作用下向负电极板靠近,从而压缩电活性聚合物;电活性聚合物受到支撑格的阻碍,将被压缩而水平膨胀的体积转换为穿过盲文点圆孔的垂直变形,从而形成盲文凸点。装置具有体积小、刷新率高、成本低、控制简单等特点,且盲文显示效果稳定。

    一种指关节角度检测机构及物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442283A

    公开(公告)日:2023-07-18

    申请号:CN202310607886.5

    申请日:2023-05-2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指关节角度检测机构及物体三维模型构建方法;属于人手指关节的外骨骼领域,由织物衬底、数据存储模块、位移传感器和传动机构构成,包括五组三节骨架。其中大拇指骨架包括指尖节杆、指根节杆、手背杆和腕部杆;其余手指骨架包括指尖节杆、指中节杆、指根节杆和手背杆。每两节骨架之间由传动机构与圆柱销连接。所述手套不影响人手的自然活动,通过抓握等方式采集手指关节数据时可以保证人手灵活运动,且关节弯曲角度范围不受限制。人手穿戴手套抓握物体时,采集各手指关节的弯曲角度,并将其转化为弯曲角度图像。使用卷积神经网络将弯曲角度图像与多角度拍摄的物体图像相融合,实现对物体的精准三维重建。

    一种可滑行的四足机器人
    215.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214817B

    公开(公告)日:2023-04-25

    申请号:CN202210908165.3

    申请日:2022-07-29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机器人技术领域,公开一种可滑行的四足机器人,包括前机体、后机体以及分布在前机体和后机体两侧的四条腿,其特征在于,所述前机体和所述后机体通过腰关节转动连接,所述盆骨的上端与所述前机体和所述后机体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处为横滚髋关节,所述大腿的上端与所述盆骨的下端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处为俯仰髋关节,所述小腿的上端与所述大腿的下端之间转动连接,连接处为膝关节,所述小腿的上端的侧面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一随动轮,所述小腿的下端的侧面转动设置有所述第二随动轮,所述小腿下端的末端固定设置有所述足端。本发明在不影响机器人腿式运动情况下,实现机器人滑行步态,提高机器人在平整地面,尤其是斜坡向下运动中运动效率。

    一种可变构越障的轮履复合管道巡检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5930026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1088237.0

    申请日:2022-09-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可变构越障的轮履复合管道巡检机器人及其控制方法,涉及机器人技术领域,包括机器人主体、越障机构和支撑架机构,越障机构对称安装在机器人主体两侧,分别通过轴承与机器人主体相连;越障机构包含轮履复合导臂机构、可弯曲导臂机构和行进履带;轮履复合导臂机构通过行进履带与可弯曲导臂机构相连;支撑架机构安装在机器人主体尾端中间。本发明在使用时通过越障机构,灵活快速地越过障碍物;采用可弯曲式导臂及支撑架机构,在翻越障碍物时,导臂弯曲和放下支撑架,加大越障时巡检机器人的履带与管道之间的接触面,增大摩擦力,防止巡检机器人发生滑动而产生跌落的危险。

    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与暗通道理论的水下图像恢复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640082B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010517431.0

    申请日:2020-06-0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斯混合模型与暗通道理论的水下图像恢复方法,包括以下步骤:步骤(1):首先利用高斯混合模型对水下图像中的水体后景进行目标提取;步骤(2):然后利用工程化快速估计模块解决运动相机拍摄动态背景的问题,以及减少计算量的工程化问题;步骤(3):最后利用暗通道还原模块对水下图像进行恢复。本发明基于高斯混合模型区分水体背景,准确计算出每个通道的大气光值,然后用暗通道理论还原图片并进行输出,从而达到最优的效果,提高了水下图像还原的质量。

    一种仿生关节腿测试平台
    218.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3049233B

    公开(公告)日:2023-01-03

    申请号:CN202110249650.X

    申请日:2021-03-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仿生关节腿测试平台,包括底座、设于底座上的支撑轴和地形盒、设于支撑轴上的前后滑移装置和前后推动装置、设于前后滑移装置上的上下滑移装置和上下推动装置,以及超声波传感器,被测试的仿生关节腿安装在上下滑移装置的第二滑板上。本发明利用超声波传感器,实现了前后和上下移动的准确可控;本发明通过前后滑移装置、上下滑移装置和前后推动装置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仿生关节腿支撑相运动和连续运动的测试,且所需空间小;本发明通过前后推动装置和上下推动装置的共同作用,可以实现仿生关节腿摆动相的测试,检验仿生关节腿的越障能力。

    一种关节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025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638263.5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角测量装置,包括上套管、下套管、薄膜压力传感器、推动板、线性压缩弹簧、施压板、滑动杆;上套管的内部一端固定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另一端与下套管的一端固定相连;线性压缩弹簧设于上套管和下套管内,且一端固定安装施压板,并与薄膜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滑动杆一端可自由滑动地伸入下套管内,且通过推动板与线性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相连。本发明通过薄膜压力传感器测量压缩弹簧施加的弹性力,得到压缩弹簧的长度,从而得到关节角测量装置的长度,进一步地通过余弦定理实现关节角测量,结构简单,无需提前规划。

    一种用于三维测量的快速投影策略方法、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5468513A

    公开(公告)日:2022-12-13

    申请号:CN202211067144.X

    申请日:2022-09-0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三维测量的快速投影策略方法,涉及光学测量技术领域,根据N步正弦相移条纹生成规则,生成三幅不同频率正弦条纹图案、三幅不同频率余弦条纹图案,另外生成一幅纯白背景图案,共七幅灰度条纹图案;将生成的七幅灰度条纹图案进行抖动运算处理,将七幅灰度条纹图案转换为七幅二值条纹图案;将七幅二值条纹图案进行烧录,并通过微调对焦使得投影到待测物体上的条纹图案为正弦条纹图案;采集待测物体经过光源调制后的变形条纹图案;将采集到的变形条纹图案进行处理,通过计算得出待测物体的包裹相位,再通过多屏外差相位展开原理将包裹相位展开为绝对相位,最后通过相位高度映射关系,得到待测物体真实世界三维坐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