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具有抓取功能的腿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32355A

    公开(公告)日:2020-08-14

    申请号:CN202010431059.1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抓取功能的腿机构,包括机架、大腿、小腿和足端部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固定有第一动力机和第二动力机,第一动力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第一正齿轮,大腿上端设有第二正齿轮,大腿上端套设于第二动力机的输出轴上,第二正齿轮与第一正齿轮相啮合,第二动力机的输出轴上还固定安装第三正齿轮,小腿上端与大腿末端铰接连接,小腿上端外侧设有第四正齿轮,第三正齿轮与第四正齿轮通过同步带实现传动连接,小腿末端设有足端部件,小腿内为空腔,小腿内设有控制足端部件进行抓取动作的抓取传动机构。本发明通过在小腿内设置抓取传动机构,可以实现通过两个动力机的协调控制,实现腿式运动及抓取操作。

    一种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轮廓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6710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489198.X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轮廓特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能去除图像的细节特征而保留虚拟物体主要结构特征的深度学习模型;(2)开发应用软件,将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移植到触摸屏设备上运行;(3)对触摸屏中显示的新图像,先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其进行平滑,再利用Sobel算子从平滑图像中提取出物体的轮廓特征;(4)使用指套式或手持式力触觉装置通过具有方向引导功能的振动触觉反馈来再现图像的轮廓特征。本发明可对图像进行快速平滑和轮廓提取,能保证交互的实时性和真实感,并为用户感知图像轮廓提供便捷的实现途径。

    一种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三维形状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6708A

    公开(公告)日:2020-10-20

    申请号:CN202010488750.3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三维形状特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能去除图像的细节特征而保留图像中物体的主要结构特征的深度学习模型;(2)开发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应用软件,将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移植到触摸屏设备上;(3)设计用于触摸屏交互和力触觉再现的指套式或手持式力触觉装置;(4)对触摸屏中显示的新图像,先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其进行平滑,再利用从明暗恢复形状技术从平滑图像中恢复出物体的三维形状特征;使用力触觉装置在触摸屏上滑动时,分别采用基于侧向力场和基于位移场的力触觉表达方法来再现图像的形状特征。本发明可在触摸屏设备上实现对图像的快速平滑和形状恢复,保证了交互的实时性和真实感。

    一种关节角测量装置及测量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340259B

    公开(公告)日:2022-12-20

    申请号:CN202110638263.5

    申请日:2021-06-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关节角测量装置,包括上套管、下套管、薄膜压力传感器、推动板、线性压缩弹簧、施压板、滑动杆;上套管的内部一端固定所述薄膜压力传感器,另一端与下套管的一端固定相连;线性压缩弹簧设于上套管和下套管内,且一端固定安装施压板,并与薄膜压力传感器相接触;滑动杆一端可自由滑动地伸入下套管内,且通过推动板与线性压缩弹簧的另一端固定相连。本发明通过薄膜压力传感器测量压缩弹簧施加的弹性力,得到压缩弹簧的长度,从而得到关节角测量装置的长度,进一步地通过余弦定理实现关节角测量,结构简单,无需提前规划。

    一种可爬杆的模块化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146601A

    公开(公告)日:2021-07-23

    申请号:CN202110245306.3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爬杆的模块化机器人,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第三机架,两个麦克纳姆轮和连接装置,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铰接,由动力机驱动可以发生相对旋转,第二机架,第三机架通过滑轨方式连接,由动力机驱动可以发生相对滑动,第一麦克纳姆轮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由动力机驱动,其旋转轴指向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排列方向,第二麦克纳姆轮安装在转动架上,由动力机驱动,其旋转轴垂直于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排列方向,第一麦克纳姆轮和第二麦克纳姆轮的小滚子的转动方向均和旋转轴垂直,连接装置用于实现相邻模块化机器人的连接。本发明通过三部分机架的自由度配置和麦克纳姆轮的应用,实现机器人灵活的单体运动和多体运动。

    一种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轮廓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671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010489198.X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轮廓特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能去除图像的细节特征而保留虚拟物体主要结构特征的深度学习模型;(2)开发应用软件,将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移植到触摸屏设备上运行;(3)对触摸屏中显示的新图像,先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其进行平滑,再利用Sobel算子从平滑图像中提取出物体的轮廓特征;(4)使用指套式或手持式力触觉装置通过具有方向引导功能的振动触觉反馈来再现图像的轮廓特征。本发明可对图像进行快速平滑和轮廓提取,能保证交互的实时性和真实感,并为用户感知图像轮廓提供便捷的实现途径。

    一种具有抓取功能的腿机构

    公开(公告)号:CN111532355B

    公开(公告)日:2022-03-11

    申请号:CN202010431059.1

    申请日:2020-05-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抓取功能的腿机构,包括机架、大腿、小腿和足端部件,其特征在于,机架上固定有第一动力机和第二动力机,第一动力机的输出轴上固定安装第一正齿轮,大腿上端设有第二正齿轮,大腿上端套设于第二动力机的输出轴上,第二正齿轮与第一正齿轮相啮合,第二动力机的输出轴上还固定安装第三正齿轮,小腿上端与大腿末端铰接连接,小腿上端外侧设有第四正齿轮,第三正齿轮与第四正齿轮通过同步带实现传动连接,小腿末端设有足端部件,小腿内为空腔,小腿内设有控制足端部件进行抓取动作的抓取传动机构。本发明通过在小腿内设置抓取传动机构,可以实现通过两个动力机的协调控制,实现腿式运动及抓取操作。

    一种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纹理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670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488763.0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纹理特征的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利用公开纹理图像数据库,在外部服务器上分别构建精简的基于深度学习的纹理分类模型和振动加速度表示模型;(2)开发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应用软件,将在外部服务器上将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移植到触摸屏设备上;(3)设计用于与触摸屏交互和力触觉再现的指套式或手持式力触觉装置;(4)用户使用力触觉装置在触摸屏上滑动时,由纹理触觉再现算法实时预测出在该交互条件下对新纹理图像的振动加速度信号,并通过振动触觉反馈向用户表达图像的纹理特征。本发明不但能实现人对图像纹理的便捷感知,还可模拟人使用工具探索真实纹理表面的过程和感受。

    一种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三维形状特征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1796708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010488750.3

    申请日:2020-06-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在触摸屏上再现图像三维形状特征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以下步骤:(1)构建能去除图像的细节特征而保留图像中物体的主要结构特征的深度学习模型;(2)开发适用于Android系统的应用软件,将训练好的深度学习模型移植到触摸屏设备上;(3)设计用于触摸屏交互和力触觉再现的指套式或手持式力触觉装置;(4)对触摸屏中显示的新图像,先使用深度学习模型对其进行平滑,再利用从明暗恢复形状技术从平滑图像中恢复出物体的三维形状特征;使用力触觉装置在触摸屏上滑动时,分别采用基于侧向力场和基于位移场的力触觉表达方法来再现图像的形状特征。本发明可在触摸屏设备上实现对图像的快速平滑和形状恢复,保证了交互的实时性和真实感。

    一种可爬杆的模块化机器人

    公开(公告)号:CN113146601B

    公开(公告)日:2023-05-12

    申请号:CN202110245306.3

    申请日:2021-03-05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可爬杆的模块化机器人,包括第一机架,第二机架,第三机架,两个麦克纳姆轮和连接装置,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铰接,由动力机驱动可以发生相对旋转,第二机架,第三机架通过滑轨方式连接,由动力机驱动可以发生相对滑动,第一麦克纳姆轮安装在第一机架上,由动力机驱动,其旋转轴指向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排列方向,第二麦克纳姆轮安装在转动架上,由动力机驱动,其旋转轴垂直于第一机架和第二机架的排列方向,第一麦克纳姆轮和第二麦克纳姆轮的小滚子的转动方向均和旋转轴垂直,连接装置用于实现相邻模块化机器人的连接。本发明通过三部分机架的自由度配置和麦克纳姆轮的应用,实现机器人灵活的单体运动和多体运动。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