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5425353A
公开(公告)日:2022-12-02
申请号:CN202211218106.X
申请日:2022-09-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4 ,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54 , H01M10/6568 , H01M50/103 , H01M50/172 , H01M50/188 , H01M50/249 , H01M50/271 , H01M50/29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和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括:壳体,所述壳体内形成有适于容纳极片的容纳腔,所述壳体的至少一端敞开;端盖,所述端盖设置于所述壳体上并封闭所述壳体的敞开端,所述端盖朝向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朝向所述容纳腔延伸的第一接触部,所述端盖朝向背离所述容纳腔的一侧形成有朝向背离所述容纳腔延伸的第二接触部。根据本发明的电池、电池模组通过在盖板厚度方向的两侧分别设置第一接触部和第二接触部,且将第一接触部、第二接触部及盖板构造为一体件,实现了简化电池的盖板与极柱之间的结构,加工工艺更加简单,电流、温度在盖板上分布更加均匀,电池寿命更长。
-
公开(公告)号:CN115534756B
公开(公告)日:2024-08-23
申请号:CN202211059034.9
申请日:2022-08-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电动汽车续航里程异常识别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包括:获取车辆各行程内的信号数据,其中,所述信号数据包括:荷电状态以及累计里程;所述行程根据相邻两个充电时间节点划分得到;若所述行程内的荷电状态范围包含预设荷电状态范围,则根据所述累计里程确定所述预设荷电状态范围内的行驶里程;根据所述行驶里程确定对应行程内的实际续航里程系数;将所述实际续航里程系数与理论续航里程系数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确定对应行程内车辆续航里程异常时输出异常信息。本申请可即使识别车辆续航里程异常的车辆,为售后服务提供可靠的数据支撑,保证良好的用户体验。
-
公开(公告)号:CN114675189A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210333273.2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G01R31/367 , G01R31/382 , G01R31/389 , G01R31/39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电池故障检测方法,包括:对各电池单体在一个充放电循环内的单体电压和单体电流进行采集;基于各电池单体在所述充放电循环内的单体电压和单体电流,计算各电池单体的第一相关系数和电池包的第二相关系数,并计算各电池单体的第一斜率和电池包的第二斜率;在第一相关系数和/或第二相关系数满足预设条件时,基于第一斜率确定各电池单体在所述充放电循环内是否故障,并基于第二斜率确定电池包在所述充放电循环内是否故障;其中,各电池单体的第一相关系数和第一斜率均与其单体电压和电流相关;电池包的第二相关系数和第二斜率均与电池包的总电压和电流相关。
-
公开(公告)号:CN218867262U
公开(公告)日:2023-04-14
申请号:CN202222638943.X
申请日:2022-10-08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50/242 , H01M50/588 , H01M50/209 , H01M50/593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括电池本体,所述电池本体构造为六边形柱状电池;缓冲件,所述缓冲件设置于所述电池本体周向上的至少一侧表面,所述缓冲件内部形成有缓冲空间。根据本实用新型的电池通过在电池本体外周设置缓冲件,在电池外部形成缓冲结构,提升了电池的抗振动性,且保证了电池在充放电过程中有充分的膨胀空间,从而提升了电池的安全性能,增加了电池的循环寿命。
-
公开(公告)号:CN217259548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1023759.8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与车身一体化结构及汽车,电池包与车身一体化结构包括框架结构、电池包上盖和电池包下盖,框架结构包括前横梁、后横梁、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后横梁的两端和前横梁的两端均分别与左门槛梁和右门槛梁连接,电池包上盖和电池包下盖分别连接在框架结构的上侧和下侧,左门槛梁、右门槛梁、前横梁、后横梁、电池包上盖和电池包下盖围成电池容置腔,电池容置腔内设置有中间横梁、中间纵梁和电池模组。汽车包括电池包与车身一体化结构。本实用新型改进了汽车的电池集成方式,减小了电池布置空间需求,提高了整车布置空间利用率,减少了车身与电池包相同功能结构的重复开发,优化了挤压碰撞传力路径,提升了电池包处的结构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384537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611674.8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B7/02 , H01B7/29 , H01B3/44 , H01B7/08 , H01M50/526 , H01M50/505 , B60L3/00 , B60L50/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耐高温绝缘铜排结构、动力电池及车辆,包括铜排本体和设置在铜排本体两端的连接部,所述铜排本体外沿其长度方向交错设有第一耐高温绝缘体和第二耐高温绝缘体;所述第一耐高温绝缘体从内到外依次为铁氟龙层、锡箔层和PVC层;所述第二耐高温绝缘体从内到外依次为铁氟龙层和PVC层。本实用新型具有较好的耐高温绝缘性能,即使在高温下也能够保持铜排的绝缘能力,从而有效防止了动力电池在发生热失控时出现短路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217259549U
公开(公告)日:2022-08-23
申请号:CN202221023770.4
申请日:2022-04-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电池包和车身连接结构及车辆,电池包和车身连接结构包括车身和固定连接在车身上的电池包,电池包包括上侧开口的电池包箱体、固定连接在电池包箱体上侧的电池包上盖、设置在电池包上盖上的座椅安装横梁以及设置在电池包上盖上的中通道,车身的左部和右部均设置有门槛梁,电池包上盖连接在两根门槛梁之间以形成车辆的前地板。车辆包括电池包和车身连接结构。本实用新型减少了车身地板与电池包相同功能结构的重复开发,降低了开发成本,降低了车辆重量,增加了电池布置空间,能够保证乘员舱的密封性,具有便于装配的优点,能够保证侧面碰撞传力路径连续,能够保证正面碰撞传力路径连续。
-
公开(公告)号:CN216850353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3408123.3
申请日:2021-12-3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R4/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铜排连接结构,包括铜排安装座、铜排和锁止构件,在所述铜排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销孔;在铜排的连接端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铜排安装座上的第一安装孔对应且直径相等,第二销孔与铜排安装座上的第一销孔对应。所述锁止构件一端设有过孔,另一端穿过铜排上的第二销孔和铜排安装座上的第一销孔定位配合。安装螺栓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锁止构件上的过孔、铜排上的第二安装孔和铜排安装座上的第一安装孔连接紧固,将铜排与安装座连接。本结构通过增加的一个锁止构件,在铜排安装平面上形成双点固定,可以有效避免螺栓拧紧时造成的铜排旋转,同时不增加铜排的工艺和材料成本。
-
公开(公告)号:CN218939761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2764545.2
申请日:2022-10-20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0525 , H01M10/0583 , H01M50/204 , H01M50/244 , H01M50/289 , H01M50/249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电池、电池模组及具有其的车辆,电池包括壳体和端盖,壳体内形成有朝向外部敞开的容纳腔,容纳腔收容极片;端盖封闭容纳腔;壳体构造为四棱柱,端盖设置于壳体的一端且与壳体一端的端面构造为形状相同或相似的梯形。本申请通过将电池壳体构造为四棱柱结构,极片收容于容纳腔内,壳体构造为四棱柱,使得电池在电池包中集成布置时,对电池包内的空间利用率更高,提高了电池包的能量密度。
-
公开(公告)号:CN218385411U
公开(公告)日:2023-01-24
申请号:CN202222600899.3
申请日:2022-09-29
Applicant: 重庆长安新能源汽车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10/613 , H01M10/625 , H01M10/653 , H01M10/6554 , H01M10/6556 , H01M10/6567 , H01M50/258 , H01M50/244 , H01M50/249 , H01M50/204 , B60L50/64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供了一种电池模组及汽车,用于解决水冷板与电芯大面积粘接导致拆卸困难的问题。该电池模组,包括:水冷板及布置在所述水冷板之上的多个电芯;所述水冷板朝向各所述电芯的表面上放置有薄膜,所述薄膜上分布有多个小孔,各所述小孔处均涂布有导热胶,部分导热胶从所述薄膜的小孔边缘渗入到所述薄膜与所述水冷板之间,以将所述薄膜与所述水冷板连接;突出在所述水冷板之外的剩余部分导热胶将所述水冷板和各所述电芯进行粘接。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