用于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和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6080769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313193.5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用于车辆的车身地板总成和车辆,所述车身地板总成包括电池壳体和门槛梁,所述电池壳体内形成有电池容纳腔,所述电池壳体的外周形成有连接凸部,所述连接凸部的顶面形成有支撑面,所述电池壳体的顶面配置为地板支撑面;所述门槛梁设置于所述电池壳体的两侧并与所述连接凸部相连,所述门槛梁的至少部分底面与所述支撑面止抵。根据本发明的车身地板总成,可以兼顾车辆的轻量化与安全性,降低成本并提高车辆的续航能力。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注水阀、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4069169B

    公开(公告)日:2023-05-26

    申请号:CN202111449648.3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注水阀,包括:阀体前段和阀体后段,阀体前段和阀体后段相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封闭腔体;阀体前段上设置有注水管,阀体前段朝向封闭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将注水管的管口封堵住的防水膜;阀体后段设有气体加压孔和注水孔,阀体后段上可滑动地安装有刺破机构,阀体后段上还安装有可相对于阀体后段移动的密封机构;在动力电池内发生热失控时,热失控气体从气体加压孔进入再推动刺破机构相对于阀体后段朝外移动,进而刺破防水膜,同时与阀体前段形成密封;防水膜被刺破后,水推动刺破机构朝内移动,进而进入并穿过封闭空腔和注水孔,再冲击密封机构相对于阀体后段朝内移动而形成间隙,进而通过间隙进入电池包箱体内部。

    一种集成式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994068B

    公开(公告)日:2022-11-04

    申请号:CN201911194694.6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和箱体框架,所述箱体框架内设置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动力电池直接采用单体电芯,多个单体电芯为一组,分别装由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分隔出的网格内,所述单体电芯和外部的箱体框架直接集成为电池整包;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内部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流道,且所述冷却流道在两者交接的位置相互连通,所述流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设在加强横梁和/或加强纵梁上,使冷却介质能流经所有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单体电芯与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之间填充导热结构胶,固定单体电芯,使单体电芯两个以上的侧面通过导热结构胶与横梁、纵梁接触,将单体电芯的热量导到冷却介质。本发明能对电芯进行高效散热。

    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35190B

    公开(公告)日:2023-05-23

    申请号:CN202111622047.8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包括:步骤1,设置车辆的使用场景,包括出发时间、返程时间、出发地、目的地、途经地和负载;步骤2,场景分析和场景工况分析:基于车主驾驶习惯数据,并结合使用场景、路线交通情况和天气环境因素,对车辆运行工况和环境条件给出预判;步骤3,策略制定和执行:根据预判出的车辆运行工况和环境条件计算出车辆的充电时间、用车SOC范围和功率需求;根据车辆的充电时间、用车SOC范围和功率需求制定出适合车辆的热管理策略,并根据该热管理策略对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提前主动控制热管理系统的加热冷却工作模式,使用户在使用时电池处于一个最佳的工作状态,提高了工作效率。

    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车辆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4435190A

    公开(公告)日:2022-05-06

    申请号:CN202111622047.8

    申请日:2021-12-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一种电池热管理控制方法、系统及车辆,包括:步骤1,设置车辆的使用场景,包括出发时间、返程时间、出发地、目的地、途经地和负载;步骤2,场景分析和场景工况分析:基于车主驾驶习惯数据,并结合使用场景、路线交通情况和天气环境因素,对车辆运行工况和环境条件给出预判;步骤3,策略制定和执行:根据预判出的车辆运行工况和环境条件计算出车辆的充电时间、用车SOC范围和功率需求;根据车辆的充电时间、用车SOC范围和功率需求制定出适合车辆的热管理策略,并根据该热管理策略对热管理系统进行控制。本发明通过提前主动控制热管理系统的加热冷却工作模式,使用户在使用时电池处于一个最佳的工作状态,提高了工作效率。

    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注水阀、动力电池及电动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4069169A

    公开(公告)日:2022-02-18

    申请号:CN202111449648.3

    申请日:2021-11-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用于动力电池的注水阀,包括:阀体前段和阀体后段,阀体前段和阀体后段相连接且二者之间形成封闭腔体;阀体前段上设置有注水管,阀体前段朝向封闭腔体的一侧设置有将注水管的管口封堵住的防水膜;阀体后段设有气体加压孔和注水孔,阀体后段上可滑动地安装有刺破机构,阀体后段上还安装有可相对于阀体后段移动的密封机构;在动力电池内发生热失控时,热失控气体从气体加压孔进入再推动刺破机构相对于阀体后段朝外移动,进而刺破防水膜,同时与阀体前段形成密封;防水膜被刺破后,水推动刺破机构朝内移动,进而进入并穿过封闭空腔和注水孔,再冲击密封机构相对于阀体后段朝内移动而形成间隙,进而通过间隙进入电池包箱体内部。

    一种集成式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

    公开(公告)号:CN110994068A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911194694.6

    申请日:2019-11-28

    Abstract: 一种集成式动力电池冷却结构及动力电池,包括动力电池和箱体框架,所述箱体框架内设置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动力电池直接采用单体电芯,多个单体电芯为一组,分别装由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分隔出的网格内,所述单体电芯和外部的箱体框架直接集成为电池整包;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内部有供冷却介质流动的冷却流道,且所述冷却流道在两者交接的位置相互连通,所述流道的进液口和出液口设在加强横梁和/或加强纵梁上,使冷却介质能流经所有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单体电芯与加强横梁和加强纵梁之间填充导热结构胶,固定单体电芯,使单体电芯两个以上的侧面通过导热结构胶与横梁、纵梁接触,将单体电芯的热量导到冷却介质。本发明能对电芯进行高效散热。

    用于电池包的水冷板组件、电池包及车辆

    公开(公告)号:CN218939796U

    公开(公告)日:2023-04-28

    申请号:CN202222915352.2

    申请日:2022-11-0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一种用于电池包的水冷板组件、电池包及车辆,所述水冷板组件包括:外框部、水冷板本体、底护板本体和密封件,所述底护板本体上形成有环绕于所述水冷板本体至少部分外周的密封区,所述密封区与所述外框部正对,所述密封件设置于所述密封区与所述外框部之间。根据本实用新型设计的水冷板组件,底护板本体上设置有密封区,同时密封区位于水冷板本体外周,密封件设置于密封区与外框部之间;密封件实现了底护板本体与外框部之间的密封,同时将水冷板本体密封于底护板本体与外框部之间所形成的空间内,通过将密封件设置于底护板本体与外框部之间,实现了以一道密封条满足密封可靠性要求,降低了密封成本,密封性好。

    一种铜排连接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6850353U

    公开(公告)日:2022-06-28

    申请号:CN202123408123.3

    申请日:2021-12-30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一种铜排连接结构,包括铜排安装座、铜排和锁止构件,在所述铜排安装座上设有第一安装孔和第一销孔;在铜排的连接端设有第二安装孔和第二销孔,所述第二安装孔与铜排安装座上的第一安装孔对应且直径相等,第二销孔与铜排安装座上的第一销孔对应。所述锁止构件一端设有过孔,另一端穿过铜排上的第二销孔和铜排安装座上的第一销孔定位配合。安装螺栓从上至下依次穿过锁止构件上的过孔、铜排上的第二安装孔和铜排安装座上的第一安装孔连接紧固,将铜排与安装座连接。本结构通过增加的一个锁止构件,在铜排安装平面上形成双点固定,可以有效避免螺栓拧紧时造成的铜排旋转,同时不增加铜排的工艺和材料成本。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