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89300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7177.9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玄武岩基晶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玄武岩基晶须复合材料包括玄武岩玻璃基体和分布在所述玄武岩玻璃基体中的晶须,所述晶须选自碳化硅晶须、氧化锌晶须和硫酸钙晶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玄武岩基晶须复合材料中晶须的质量分数为1%~25%。本发明在玄武岩玻璃基体中引入碳化硅晶须、氧化锌晶须和硫酸钙晶须中的至少一种,晶须自身可以耐高温、耐磨、热膨胀系数低,并且晶须在参杂后,复合材料在受到外部应力时,由于裂纹桥连原理、裂纹偏转原理和拔出效应等,均匀分布在玄武岩中的晶须就会吸收和消耗应力,可有效的提高基体材料的韧性,以在保证玄武岩材料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的同时,提高材料韧性。
-
公开(公告)号:CN1181980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410354931.5
申请日:2024-03-2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L27/14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X射线图像传感器的传感层,属于X射线成像技术领域,包括第一、第二电极板,第一绝缘层和多个第三电极块,其中,第二电极板用于将入射的X射线转换成电子;所有的第三电极块阵列布置在相互平行的第一、第二电极板之间,第三电极块与第二电极板之间的间隙中充满能够电离的气体;第一绝缘层的两侧面分别抵接第三电极块和第一电极板,第一电极板为阴极,第三电极块为阳极,第一电极板上阵列布置有沿其法向延伸的第一贯穿孔,每个第三电极块均配套一条电线,每条电线均穿过第一绝缘层和对应的第一贯穿孔,且电线与第一贯穿孔之间绝缘。本发明的X射线图像传感器的传感层能够在低辐射剂量的条件下形成高分辨率的图像。
-
公开(公告)号:CN11647013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03580.0
申请日:2023-03-27
Applicant: 深圳市依卓尔能源有限公司 , 东莞市依卓尔能源有限公司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M10/0567 , H01M10/42 , H01M10/05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金属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及其电解液。本发明的锂电池电解液添加剂具有特定化学结构,不饱和C=C双键引发聚合反应,在金属锂表面形成致密的聚合物固体电解质界面膜(SEI膜),隔绝金属锂与电解液的副反应,并且F元素使金属锂表面生成的SEI膜中富含LiF,抑制锂枝晶的生长。
-
公开(公告)号:CN113594269B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110894526.9
申请日:2021-08-0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成都东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IPC: H01L31/0216 , H01L31/115 , H01L31/18 , B82Y15/00 , B82Y40/0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表面承载有组合多层膜的基板、X射线探测器及其制备方法,涉及氧化物光电功能膜材料领域。组合多层膜是指由PbO层和Ga2O3层组成的重复单元在一个重复频次内叠层构成的多层膜。发明人将PbO层和Ga2O3层进行组合,借助PbO层实现对X射线光子的强吸收,降低X射线探测器的材料厚度,Ga2O3层实现超低漏电流,通过组合多层膜同时实现对X射线光子的强吸收,降低X射线探测器的材料厚度,并达到超低漏电流指标。该组合多层膜同时满足了温度敏感的基板材料沉积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15036142A
公开(公告)日:2022-09-09
申请号:CN202210678291.4
申请日:2022-06-16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储能元件技术领域,公开了二氧化锰电极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本发明以三维泡沫镍作为基底在NiSO4,Na2SO4混合溶液进行电还原,构筑了具有纳米核状结构的泡沫镍上还原镍基底(rNi Base)。随后再将rNi Base作为基底,在Na+,K+,NH4+三种不同一价阳离子预插层处理条件下分别电沉积二氧化锰,最终得到了具有特殊纳米菜花状结构的rNi/MnO2&Na+电极,该电极特殊的纳米结构提升了其电化学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6774353A
公开(公告)日:2017-05-31
申请号:CN201710205352.4
申请日:2017-03-31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G05D1/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5D1/0242 , G05D1/0214 , G05D1/0223 , G05D1/0255 , G05D220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自平衡车,特别是一种可避障自平衡车控制装置,包括微控制器以及与所述微控制器连接的加速度传感器、测距模块和电机驱动模块;所述加速度传感器用于测量车体加速度,并将车体加速度数据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根据所述车体加速度数据计算平衡参数,根据所述平衡参数向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发送驱动信号;所述测距模块用于测量所述车体与障碍物间的间隔距离,并将所述间隔距离传输至所述微控制器,所述微控制器根据所述间隔距离触发中断,并向所述电机驱动模块发送避障信号。本发明提供的可避障自平衡车控制装置实现对前方障碍物的预判,有效提高了自平衡车避障反应时间,提升了自平衡车的使用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67470B
公开(公告)日:2025-04-25
申请号:CN202210719309.0
申请日:2022-06-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单层石墨烯太赫兹热电探测器的构造及验证方法,属于太赫兹探测器设计技术领域,包括如下步骤:构造全介质基底;获取单层石墨烯,并基于全介质基底构造单层石墨烯太赫兹热电探测器;利用X偏振太赫兹波验证单层石墨烯太赫兹热电探测器,得到温差电势和光电压信号;所述全介质基底由一个无任何图形的完整区域和一个特定图形化的超表面区域构成,超表面局域增强了石墨烯对太赫兹波的吸收,形成温差电势;本发明提供的探测器结构简单,不需要传统对称电极热电探测器对入射光斑位置进行精确操控,也不涉及到不对称电极热电探测器复杂的电极制备工艺。本发明受到“中央引导地方科技发展项目(编号:2021ZYD0039)”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8731016B
公开(公告)日:2025-01-24
申请号:CN202410718351.X
申请日:2024-06-0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基于VO2薄膜的热光调控光自旋霍尔效应的验证方法,属于光自旋霍尔效应调控领域,包括以下步骤:S1、仿真实验验证:S11、制备VO2薄膜样品;S12、求解样品的反射系数;S13、求解相变前后VO2薄膜样品表面光自旋霍尔效应的横移值;S2、实验验证:S21、搭建实验平台;S22、预热后,设定此时的光斑质心位置为初始位置;S23、绘制了光斑质心位置随温度变化的曲线;S3、交叉验证:判断利用温度调控VO2薄膜的光自旋霍尔效应的可行性。本发明采用上述基于VO2薄膜的热光调控光自旋霍尔效应的验证方法,通过仿真、实验交叉验证了热光调控光自旋霍尔效应,为利用热致相变材料调控光学性质提供了新的途径。
-
公开(公告)号:CN11803393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169163.6
申请日:2024-02-06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Kretschmann结构及其角谱分量计算方法,属于磁光光自旋霍尔效应领域,包括Kretschmann结构本体、入射光源和反射光收集器,Kretschmann结构本体包括由上到下依次设置的棱镜、多层石墨烯薄膜和二氧化硅衬底,Kretschmann结构的上方和下方均设置有电磁线圈;入射光源和反射光收集器分置于棱镜的两侧,用于向棱镜发射涡旋光束。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Kretschmann结构及其角谱分量计算方法,使用涡旋光束代替传统高斯光束为入射光,利用涡旋光束的光子具有螺旋轨道角动量的特性,实现对Kretschmann结构的磁光光自旋霍尔效应的调控。
-
公开(公告)号:CN117615589A
公开(公告)日:2024-02-27
申请号:CN202311709305.5
申请日:2023-12-13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窄带近红外响应的光电探测器件,属于光电子技术领域,包括自下而上的透明衬底,导电阴极,阴极修饰层,光敏感层,阳极修饰层和金属阳极。本发明的光敏感层由厚膜受体层和混合给体层构成,厚膜受体层能有效吸收可见光波段,使得强吸收波段光产生的电荷不能被电极收集,而混合给体层中长波段的光子由于吸收边缘效应,可以转化为电子且输出电路,形成近红外窄带高响应光谱。该结构的光电探测器件不仅实现了窄带近红外光波段的响应,而且制备工艺简单、成本低,在图像传感和成像等领域有着很大的应用前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