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735830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1810789506.3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L31/0224 , H01L31/032 , H01L31/08 , H01L31/18
Abstract: 更好,且暗电流低,寄生电容小,响应较快。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肖特基电极和碘化铅的自驱动辐射探测器及制备方法,包括衬底层、碘化铅材料层、绝缘保护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碘化铅材料层设置在衬底层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碘化铅材料层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不同功函数材料,绝缘保护层将碘化铅材料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包覆在衬底层上。本发明的自驱动辐射探测器,与当前的需要加电压驱动的辐射探测器相比,可以不需要额外电压,而与自驱动
-
公开(公告)号:CN111239579A
公开(公告)日:2020-06-05
申请号:CN202010118575.9
申请日:2020-02-26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nventor: 孙辉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X射线探测器电学参数测试系统,包括:一个屏蔽箱,所述屏蔽箱用于放置X射线光源、升降架、支撑臂以及样品盒;一个仪表柜,所述仪表柜用于安装X射线管电源、X射线管控制器、半导体参数分析仪、静电计以及控制计算机;一个真空机组,所述真空机组通过气管与阀门连接,对样品盒抽真空;本发明还提出X射线探测器电学参数测试方法,包括以下步骤:将X射线探测器放置并固定在样品盒底部,将两根电极引线焊分别接到两个同轴电接头的芯线柱上,盖上并用螺钉固定样品盒密封盖,进行电学参数测试。本系统具有多功能、多参数的测试优势,能够对X射线探测器的电学参数进行比较完整的测试和评估,是研发新型或高性能探测器的重要工具。
-
公开(公告)号:CN108774726A
公开(公告)日:2018-11-09
申请号:CN201810722068.9
申请日:2018-07-04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柔性碘化物薄膜的制备方法,所述制备方法包括:1)将碘化物粉料在真空干燥箱中烘干除去吸附水分;2)将烘干的碘化物粉料放在钢制模具中用液压机压制成致密圆形块状蒸发源;3)将清洗后的柔性塑料薄膜安装在刚性支撑基板上;4)将蒸发源放置在真空腔体内的圆形石墨坩埚内,将安装有柔性塑料薄膜的刚性支撑基板安装在载片板上,在高真空环境中用电子束轰击蒸发源,控制蒸发功率、蒸发时间即可获得柔性碘化物薄膜。本发明提供的制备方法可控性强、工艺简单、环保、成本低、可大规模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8735830A
公开(公告)日:2018-11-02
申请号:CN201810789506.3
申请日:2018-07-18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H01L31/0224 , H01L31/032 , H01L31/08 , H01L31/1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肖特基电极和碘化铅的自驱动辐射探测器及制备方法,包括衬底层、碘化铅材料层、绝缘保护层、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所述碘化铅材料层设置在衬底层上,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分别设置在碘化铅材料层的上下两侧或左右两侧,第一电极和第二电极为不同功函数材料,绝缘保护层将碘化铅材料层、第一电极、第二电极包覆在衬底层上。本发明的自驱动辐射探测器,与当前的需要加电压驱动的辐射探测器相比,可以不需要额外电压,而与自驱动有机无机钙钛矿或引入有机材料作为电子传输层或空穴传输层的辐射探测器相比,本发明的肖特基电极和碘化铅的自驱动辐射探测器稳定性更好,且暗电流低,寄生电容小,响应较快。
-
公开(公告)号:CN119896137A
公开(公告)日:2025-04-29
申请号:CN202510322508.1
申请日:2025-03-18
Applicant: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IPC: A01G1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降雨领域,一种采用碘化银纳米颗粒进行人工降雨的方法及播撒装置。主旨在于克服传统人工降雨技术对火工品的依赖、碘化银利用率低及颗粒尺寸不可控导致的成核效率低下问题。主要方案包括通过激光发生器产生的脉冲激光束;调节所述激光束的能量密度至1‑100J/cm2,脉冲宽度为纳秒至飞秒级,脉冲重复频率为10‑100kHz,使激光束聚焦作用于碘化银靶材表面;利用所述激光束的瞬态光热效应,使碘化银靶材发生非分解性气化,生成碘化银蒸气;通过高空低温高速气流,使所述碘化银蒸气在空气中冷凝为10‑1000nm的碘化银纳米颗粒,形成人工凝结核;将所述碘化银纳米颗粒释放至目标云层的顶部或内部,促进云中水汽凝结与降水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19717084A
公开(公告)日:2025-03-28
申请号:CN202510224215.X
申请日:2025-02-27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光学薄膜设计与制备技术领域,特别是涉及一种中红外宽带增透膜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宽带增透膜的结构为AIR|(aLbH)c|SUB|(bHaL)c|AIR,其中,SUB代表衬底,AIR代表入射介质和出射介质,H代表高折射膜层,高折射率值2~3.5,L代表低折射率膜层,低折射率值1~1.8,b和a分别代表高低折射率膜层λ/4光学厚度,c为周期数,1≤c≤3。本发明采用上述结构的一种中红外宽带增透膜,通过高折射率膜层材料和低折射率膜层材料相互搭配,可设计得到膜系结构简单、高透过率的中红外宽带增透膜,对于提升红外光学器件的性能、拓宽其应用范围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882602A
公开(公告)日:2024-04-16
申请号:CN202410055427.5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中国气象局人工影响天气中心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人工降雨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热升华式冷云催化剂播撒装置,该装置包括耐高温绝缘管、电热丝与电源。耐高温绝缘管外周面上开设有孔。电热丝位于所述耐高温绝缘管内,并沿所述耐高温绝缘管轴线延伸,所述电热丝的两端分别延伸至所述耐高温绝缘管外,所述电热丝外表面上涂覆冷云催化剂。电源与所述电热丝的两端电连接,利用电加热的方式,在云层中,充分加热包覆于电热丝表面的冷云催化剂,使得冷云催化剂快速升华形成气溶胶分散于云层中,形成人工冰核。本发明采用电加热方式,可在低氧低温环境中充分加热升华冷云催化剂,热稳定性好,且在播撒作业中无明火,安全性高。
-
公开(公告)号:CN116904936A
公开(公告)日:2023-10-20
申请号:CN202310853012.8
申请日:2023-07-1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PbSe红外探测薄膜及其制备方法以及红外探测器,该PbSe红外探测薄膜的制备方法包括:采用预敏化的靶材通过物理气相沉积法在基板上沉积PbSe薄膜。预敏化的靶材通过预敏化而在靶材中掺入氧化性元素,则进一步通过物理气相沉积即可在各类基底上直接制备出元素分布均匀的敏化PbSe薄膜,进而无需再进行高温敏化步骤,即避免了高温过程下造成的元素偏析,同时也克服了因为高温限制而导致无法在柔性有机材料等衬底上的缺陷,便于与现代电子制造技术兼容。因此,该PbSe红外探测薄膜的制备方法简化了PbSe红外探测器的制备工艺,极大的降低了成本,为PbSe应用于大面积高精度柔性可穿戴红外探测器提供了可能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926785A
公开(公告)日:2023-04-07
申请号:CN202210967777.X
申请日:2022-08-12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 成都东骏激光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闪烁体层材料、柔性闪烁体面板及其制备方法、应用,涉及辐射探测器技术领域。闪烁体层材料包括荧光体和粘结剂,荧光体包括稀有金属掺杂的无机化合物,且荧光体的二维结构包括多边形或圆的任一种,粘结剂包括树脂前驱体,树脂前驱体的折射率≥1.52。通过控制荧光体的形状结构,使得荧光体在形成闪烁体层时,颗粒之间能够更为紧密的排列,从而减少界面间距,提高填充密度,避免出现闪烁体颗粒分层现象。此外,选择折射率较高的树脂前驱体作为粘结剂,能够降低因此粘结剂和荧光体的光学性质差异导致的“颗粒—粘结剂—颗粒”界面光散射问题,改善闪烁体层的整体发光强度。
-
公开(公告)号:CN118930060A
公开(公告)日:2024-11-12
申请号:CN202411177177.9
申请日:2024-08-26
Applicant: 成都信息工程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玄武岩基晶须复合材料及其制备方法,玄武岩基晶须复合材料包括玄武岩玻璃基体和分布在所述玄武岩玻璃基体中的晶须,所述晶须选自碳化硅晶须、氧化锌晶须和硫酸钙晶须中的至少一种,所述玄武岩基晶须复合材料中晶须的质量分数为1%~25%。本发明在玄武岩玻璃基体中引入碳化硅晶须、氧化锌晶须和硫酸钙晶须中的至少一种,晶须自身可以耐高温、耐磨、热膨胀系数低,并且晶须在参杂后,复合材料在受到外部应力时,由于裂纹桥连原理、裂纹偏转原理和拔出效应等,均匀分布在玄武岩中的晶须就会吸收和消耗应力,可有效的提高基体材料的韧性,以在保证玄武岩材料耐磨、耐腐蚀、耐高温等性能的同时,提高材料韧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