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967175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710193803.7
申请日:2013-05-15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C12N15/63 , C12N1/21 , A61K38/21 , A61K47/62 , A61P31/12 , A61P31/14 , A61P31/20 , A61P31/22 , A61P31/00 , A61P35/00 , A61P37/02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制药领域,涉及一种长效干扰素及制备方法和用途;所述长效干扰素包括多聚唾液酸修饰的干扰素和长效干扰素重组融合蛋白;其中所述多聚唾液酸采用高碘酸钠进行激活,活化的多聚唾液酸在氰基硼氢化钠存在的情况下与干扰素进行反应形成偶联物;所述重组融合蛋白由N‑端的干扰素和C‑端的天然存在的亲水性无重复序列的多肽组成,该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且制备工艺简单,可用于大规模的药物级融合蛋白的生产制备。本发明的长效干扰素可用于肝炎病毒、SARS、单纯疱疹病毒等病毒感染性疾病的治疗,和用于恶性神经胶质瘤、肺癌等恶性肿瘤及其他细胞增殖性疾病的治疗。
-
公开(公告)号:CN105641698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410521576.2
申请日:2014-09-3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5/06 , A61K31/58 , A61P35/00 , A61P35/02 , A61K31/4706
Abstract: 本发明属医药、生物技术领域。涉及由一种或几种安全剂量的自噬抑制剂与薯蓣皂素组成组合药物及其用途。经体外干预实验显示:薯蓣皂素能够显著抑制肿瘤细胞的增殖并诱导肿瘤细胞凋亡,能诱导肿瘤细胞发生细胞自噬,实验结果表明,细胞自噬在薯蓣皂素杀伤肿瘤细胞中起到保护肿瘤细胞的作用,通过抑制细胞自噬能产生明显增强薯蓣皂素对肿瘤细胞的杀伤效果。本发明的组合药物通过联合或序贯使用方式用于治疗包括慢性髓系白血病、急性白血病、淋巴瘤、肝癌等肿瘤,能明显增强薯蓣皂素杀伤肿瘤细胞的能力,进一部可用于辅助治疗对伊马替尼耐药的肿瘤。采用本发明组合药物可以减少药物的用量,逆转肿瘤细胞的耐药性,降低对人体的毒副作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461810A
公开(公告)日:2016-04-06
申请号:CN201410439810.7
申请日:2014-08-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重组融合蛋白,具体涉及一种长效的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由一个重组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和一个或多个人绒毛膜促性腺激素(hCG)β亚基端118位到145位的氨基酸所组成的短肽(CTP)融合表达制成长效融合蛋白;在保持人粒细胞集落刺激因子的原有活性的前提下,延长该蛋白质在体内的半衰期,进一步用于制备抗放化疗或其他原因造成的中性粒细胞减少症以及骨髓抑制的药物。本发明的融合蛋白可在毕赤酵母中高效表达,制备工艺简单,可用于大规模的药物级融合蛋白的生产制备。
-
公开(公告)号:CN105367663A
公开(公告)日:2016-03-02
申请号:CN201410438971.4
申请日:2014-08-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A61K38/20 , A61K47/48 , A61P29/00 , A61P19/02 , A61P3/10 , A61P9/10 , A61P25/28 , A61P19/06 , A61P1/00 , A61P37/02 , A61P35/00 , A61P25/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生物制药领域。提供了一种长效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重组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解决的关键技术问题是在延长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体内半衰期的同时保持其活性,降低免疫原性。本发明的重组融合蛋白是由N-端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与C-端天然存在的亲水性无重复序列多肽融合的重组蛋白;其能减少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的免疫原性,延长白细胞介素-1受体拮抗剂在体内的半衰期;该融合蛋白可在大肠杆菌中高效表达,且制备工艺简单,可用于大规模的药物级融合蛋白的生产和制备。进一步用于制备治疗类风湿性关节炎、糖尿病、动脉粥样硬化及炎症和神经退行性疾病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5273087A
公开(公告)日:2016-01-27
申请号:CN201410334618.1
申请日:2014-07-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K19/00 , C12N15/62 , C12N15/85 , A61K38/18 , A61K47/48 , A61P25/28 , A61P25/16 , A61P25/02 , A61P25/00 , A61P9/10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工程技术领域,涉及一种NGF-Fc融合蛋白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通过基因工程手段构建人免疫球蛋白IgG Fc与神经生长因子(NGF)融合基因的表达载体,转染哺乳动物细胞高表达生产NGF-Fc融合蛋白,然后纯化、鉴定和生物学活性检测。本发明通过构建的表达载体转染哺乳动物细胞可以表达出有生物活性的NGF-Fc融合蛋白,能获得150mg/L乃至更高的表达量,且获得的蛋白稳定性好、半衰期长,可用于制备治疗阿尔兹海默症、糖尿病性周围神经病变、帕金森氏病、面部神经炎、颅脑,脊髓外伤、急性脑血管病,脑萎缩等神经损伤等神经系统疾病,以及化学品毒品所致的周围神经损伤急性脑血管性中枢神经损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04971348A
公开(公告)日:2015-10-14
申请号:CN201410133525.2
申请日:2014-04-0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50/473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制药领域,涉及治疗肿瘤的药物组合物,具体涉及自噬抑制剂与天冬酰胺酶组合物及其在制备肿瘤增效药物中的用途。本发明的组合药物包含一种或多种细胞自噬抑制剂与天冬酰胺酶活性组份,其特点在于,细胞自噬抑制剂自身无明显细胞毒性但能通过抑制细胞自噬增强天冬酰胺酶的疗效,从而降低天冬酰胺酶在治疗肿瘤时的用量,减少其潜在的副作用和降低治疗成本。本发明的药物组合物通过联合给药或是序贯给药,能增强天冬酰胺酶的抗肿瘤疗效。本发明优选增加白血病细胞对天冬酰胺酶的敏感性。
-
公开(公告)号:CN110721320B
公开(公告)日:2022-11-08
申请号:CN201810702649.6
申请日:2018-06-28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8/00 , A61K31/713 , A61K47/42 , A61K47/34 , A61K47/24 , A61P1/16 , A61P35/00 , A61P31/12 , A61P3/1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制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肝脏相关疾病的纳米基因药物及其制备方法和用途,本发明由聚酰胺‑胺型树状大分子(PAMAM 3.0)、DSPE‑PEG2000、穿膜素为载体,同阴离子治疗基因通过自组装形成纳米基因药物。该纳米基因药物可以靶向肝脏实质细胞,并通过过表达或者干扰某些蛋白质的合成产生治疗作用。本发明还提供了该纳米基因药物的制备方法。该纳米基因药物具有稳定性高、质量可控和相对安全的特点。该纳米基因药物可以显著的保护肝细胞损伤,有望成为保护肝细胞损伤的药物。
-
公开(公告)号:CN111826414A
公开(公告)日:2020-10-27
申请号:CN201910325156.X
申请日:2019-04-2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12Q1/06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生物技术领域,涉及检测分析血液中特定细胞外囊泡的方法及其用途。尤其是检测分析血液中特定细胞外囊泡的数量和比例,有助于预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程及其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发生几率。本发明还提供了根据检测动脉粥样硬化患者外周血中细胞外囊泡数量,CD47+细胞外囊泡以及Annexin V+细胞外囊泡的比例结果,用于制备预测患者动脉粥样硬化病程的水平及其发生急性心血管事件的几率的制剂或工具模型;其中尤其是细胞外囊泡、CD47+细胞外囊泡以及Annexin V+细胞外囊泡用于制备检测及治疗动脉粥样硬化制剂中的应用。该发明有望成为临床心血管疾病的预测提供新技术支持和检测分析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11689952A
公开(公告)日:2020-09-22
申请号:CN201910192933.8
申请日:2019-03-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C07D413/12 , A61P35/00 , A61P31/12 , A61P25/28 , A61P25/24 , A61P27/12 , A61P37/06 , A61K31/4245
Abstract: 本发明属药物合成领域,涉及通式(Ⅰ)所示含有硫代四元环的1,2,5-噁二唑类化合物及其药学上可接受的盐,及其制备方法和在医学上的应用。本发明所述化合物、其立体异构体或其药学上可接受盐或其药物组合与抗CTLA-4抗体、抗PD-1抗体、抗PD-L1抗体,抗病毒剂、化疗剂、免疫抑制剂、辐射、抗肿瘤疫苗、抗病毒疫苗、细胞因子疗法或酪氨酸激酶抑制剂进行联合用药,调节吲哚胺2,3-双加氧酶活性,可用于治疗或预防癌症或肿瘤、病毒感染、抑郁症、神经变性病症、创伤、年龄相关白内障、器官移植排斥或自身免疫疾病。其中,
-
公开(公告)号:CN111068070A
公开(公告)日:2020-04-28
申请号:CN201811221117.7
申请日:2018-10-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PC: A61K48/00 , A61K47/69 , A61K47/64 , A61K47/61 , A61K31/155 , A61P1/16 , A61P35/00 , A61P31/14 , A61P31/20 , A61P3/04 , A61P3/10 , A61P9/00
Abstract: 本发明属生物制药技术领域,涉及一种用于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新型纳米基因药物及其制备方法。本发明的纳米基因药物由二甲双胍接枝壳聚糖、穿膜素以及DSPE-PEG2000为载体,同阴离子治疗基因通过自组装形成。该纳米基因药物中二甲双胍接枝壳聚糖可同时具有高转染效率和保护非酒精性脂肪肝病的内在药理活性。该纳米基因药物可有效的靶向肝脏部位,并通过过表达或者干扰某些关键蛋白质的合成,产生治疗作用。本发明的制备的纳米基因药物具有安全性高、稳定性好和质量可控的特点。该纳米基因药物可以有效的治疗非酒精性脂肪肝病以及肥胖相关代谢综合征,有望成为保护肝损伤以及调节代谢相关疾病的药物。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