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人体姿态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0988861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1911056144.8

    申请日:2019-10-3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模式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毫米波雷达的人体姿态识别系统。本发明系统包括毫米波雷达子系统、数据处理与跟踪定位子系统、人工智能分类子系统;毫米波雷达子系统向检测范围内发射线性调频连续波信号,并采集人体反射的雷达回波数据,经混频、滤波和模数转换采样后输出中频原始数据;数据处理与跟踪定位子系统从原始数据中提取能够表征人体姿态的多种特征,包括距离、速度、加速度、方位特征等,实时跟踪定位人体所在位置;人工智能分类子系统对特征信息进行过滤、分类和判决,综合分类和判决结果确定人体姿态。本发明着眼于现实生活中的人体姿态识别和状态监测,可以适用于家庭、办公室、工厂车间、医院病房、养老院等场景。

    卫星视频中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8734103B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1810358177.7

    申请日:2018-04-20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图像和视频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卫星视频中运动目标的检测与跟踪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采用基于运动和局部杂波建模的检测技术,对在卫星视频中城市里的运动目标‑‑车辆进行检测;采用基于区域增长与多线索的鉴别技术,对检测到的运动目标进行鉴别;采用基于卡尔曼滤波器的目标跟踪技术,以及将检测到的多个车辆目标与正在跟踪的多条轨迹进行关联,进一步对地面运动目标进行跟踪。本发明实用性强,并可用于交通监测、城市监控、军事监测等领域,应用前景广阔。

    复杂背景SAR图像中的舰船目标检测与鉴别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145874B

    公开(公告)日:2021-06-04

    申请号:CN201710336349.6

    申请日:2017-05-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徐丰 敖巍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复杂背景SAR图像中的舰船目标检测与鉴别方法。本发明的主要步骤为:(1)精细海陆分割;(2)舰船目标高效检测,包括大尺度CFAR和小尺度迭代CFAR,其中利用到了基于广义Gamma分布的合成孔径雷达图像杂波统计分布模型;(3)近岸目标虚警鉴别,包括基于最大似然的虚警鉴别算法和基于极化信息的虚警鉴别算法。本发明能够高效、准确地检测出近岸、港口等复杂背景中的舰船目标;能够利用基于最大似然和基于极化信息的虚警鉴别算法鉴别虚警目标,提高舰船目标检测准确率。本发明提出的舰船检测算法适用于任意的SAR图像背景,鲁棒性高,实时性好,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超材料宽带高隔离MIMO天线

    公开(公告)号:CN109861003B

    公开(公告)日:2020-12-22

    申请号:CN201910032635.2

    申请日:2019-01-14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通信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超材料宽带高隔离MIMO天线。本发明天线包括两个PIFA天线单元、两个超材料表面、接地金属板;超材料表面由两侧的周期性单元槽和介质组成,置于两个PIFA天线单元之间,用于减小天线之间的耦合度;精确选取超材料表面周期性单元的尺寸,使得两个超材料表面在两个天线单元的工作频段实现高的隔离度。本发明克服了原来去耦技术中存在的缺点,同时该天线结构简单,加工方便。

    基于导航地基系统的电离层四维电子密度动态预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609810B

    公开(公告)日:2024-06-07

    申请号:CN202310570873.5

    申请日:2023-05-19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导航地基系统的电离层四维电子密度动态预测方法。其首先构建电离层层析的观测矩阵,采用非差非组合精密单点定位算法计算基站和对应卫星之间的电离层延迟观测值,再选取参考星构造差分观测矩阵和差分电离层延迟量;基于电子密度历史数据集,采用动态模式分解方法从中获取表征电离层时空变化规律的模态矩阵;基于差分电离层延迟观测量、差分观测矩阵和模态矩阵,利用压缩感知算法构造不同目标函数;求解目标函数获得稀疏系数,结合当前时刻的模态信息,采用动态模式分解方法实现电离层四维电子密度层析重构以及预测。本发明能够基于导航地基增强系统数据实现高精度超分辨率的电离层四维电子密度重构以及动态预测。

    电离层三维电子密度稀疏层析方法及其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4690208B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011633419.2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卫星导航技术领域,公开了一种电离层三维电子密度稀疏层析方法及其装置,包括:接收原始观测数据和导航电文,计算卫星位置及其高度角,根据卫星与基站的几何关系构建电离层析模型观测矩阵;计算电离层延迟观测值,选取参考星并计算差分电离层延迟量,根据差分电离层延迟量计算差分电子总含量;根据反演区与支持区内GNSS射线对应的电子总含量之间的比例关系计算反演区内差分的部分斜向电子总含量,采集反演区内电子密度的历史数据并计算表征电离层特征的投影矩阵;根据观测矩阵、差分的部分斜向电子总含量和投影矩阵建立电离层析模型的目标函数,求目标函数的稀疏解并计算电子密度分布。

    基于可微分SAR图像渲染器的样本生成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7218259A

    公开(公告)日:2023-12-12

    申请号:CN202210619816.7

    申请日:2022-06-02

    Applicant: 复旦大学

    Inventor: 徐丰 符士磊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雷达图像处理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可微分SAR图像渲染的样本生成方法。本发明的主要步骤为:(1)定义三维渲染场景;(2)可微性建模,包括面元与平面单元相交概率计算、面元在深度方向上可见概率计算;(3)可微分映射投影,包括投影过程、映射过程;(4)对面元和平面单元的运算进行并行加速。本发明通过对离散化操作的概率近似,建立了二维图像和三维场景要素之间的连续函数。本发明提出的SAR图像生成方法适用于任意模型,能够生成叠掩、阴影等不同的散射成分,鲁棒性高,实时性好,具有推广应用前景。

    一种基于完全整数最小二乘估计的整周模糊度固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6953754A

    公开(公告)日:2023-10-27

    申请号:CN202310863521.9

    申请日:2023-07-13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基于全球导航卫星系统的载波相位测量技术领域,具体为一种基于完全整数最小二乘估计的整周模糊度固定方法。本发明方法包括:根据实数参数性质构造变换矩阵,将实数参数变换为整数部分加小数部分的参数;对变换得到的所有整数部分参数进行完全整数最小二乘估计;根据估计结果将实数估计参数与整数估计参数还原;本发明通过一个变换矩阵将实数变量和整数变量两种类型进行统一,同时估计混合整数最小二乘模型中的实数参数与整数参数;相对于LAMBDA算法,本发明具有更小的反演误差;进一步提高卫星导航定位的收敛时间和定位精度。将实数参数变换为整数参数并在整数域上进行求解的思想,也可用于其他数值计算算法及相关应用。

    差分电离层建模方法及系统
    1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4690207A

    公开(公告)日:2022-07-01

    申请号:CN202011631595.2

    申请日:2020-12-31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定位领域,公开了一种差分电离层建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接收区域基站接收机的原始观测数据和导航电文,计算各卫星与基站间的高度角、穿刺点经纬度和电离层延迟观测量;选取参考星,计算其他卫星与参考星对应的电离层延迟观测量的差值得到当前历元的差分电离层延迟观测量;基于穿刺点经纬度以及对应的差分电离层延迟观测量,利用拟合函数拟合区域差分电离层模型;将模型参数和卫星硬件延迟偏差作为待估参数,当前历元的差分电离层延迟观测量组成观测向量,构建观测方程;基于观测方程,对待估参数进行滤波处理以解算模型参数。本申请实施方式得到的电离层产品对用户定位精度及收敛时间有显著提升。

    基于雷达的分布式多目标检测、定位跟踪与身份识别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2444805A

    公开(公告)日:2021-03-05

    申请号:CN202011198445.7

    申请日:2020-11-01

    Applicant: 复旦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定位跟踪与身份识别技术领域,具体为基于雷达的分布式多目标检测、定位跟踪与身份识别系统。本发明系统包括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数据处理子系统、多目标跟踪子系统、身份识别子系统和智能交互子系统;雷达数据采集子系统获取包含场景和多目标信息的原始雷达数据;数据处理子系统对原始雷达数据进行数字信号处理,得到包含场景和多目标信息的雷达特征数据;多目标跟踪子系统采用多目标跟踪与身份识别子系统的双向反馈机制对多目标进行检测跟踪;身份识别子系统对多目标的身份和轨迹识别;本发明适用于智能家居、智能楼宇、智慧医疗、智慧城市等多种领域。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