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814056A
公开(公告)日:2022-07-29
申请号:CN202210435462.0
申请日:2022-04-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碳酸二甲酯在提取植物表皮蜡质中的应用;本发明利用分析纯碳酸二甲酯提取植物表皮蜡质。碳酸二甲酯与氯仿提取相比,蜡质组分未发生明显改变,两种处理效果相当;同时该溶剂具有低毒、环保、绿色等特点,可有效用于植物表皮蜡质提取。
-
公开(公告)号:CN108642166B
公开(公告)日:2022-07-19
申请号:CN201810483192.4
申请日:2018-05-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Q1/6881 , C12Q1/6869 , G16B20/30 , G16B30/10 , G16B3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利用梨花粉单细胞进行基因组单倍型组装的方法,利用体外花粉生长的特性结合酶法去除细胞壁制备单个无细胞壁的花粉原生质体,利用动物单细胞扩增技术对单倍型的单个花粉细胞进行全基因组扩增并测序。利用测序所获得的单倍型花粉基因组信息,采用‘12位二进制码’对38,304条人工染色体进行编号的方式建立每条人工染色体与‘砀山酥梨’两个亲本之间的联系。最后结合大部分BAC在锚定参考基因组中的定位情况,分别对砀山酥梨34条单倍型的染色体进行了独立的单倍型组装。这种方法有助于后续果树植物基因组的研究,为后续的分子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为实施绿色农业提供新的遗传资源。
-
公开(公告)号:CN112067724B
公开(公告)日:2021-06-18
申请号:CN202010985806.6
申请日:2020-09-18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梨果实中可溶性糖酸的定性检测方法,属于有机检测技术领域。本发明中可溶性糖酸的测定采用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UPLC),本发明通过精确限定了超高效液相色谱检测的条件,实现了可溶性糖和有机酸的定性检测,且该方法中可溶性糖的测定可控制在14min内出峰完全,有机酸的测定可控制在5min内出峰完全,比目前常规的高效液相色谱法(HPLC)(可溶性糖在20min出峰,有机酸在15min出峰)更节约时间,自动化程度高、重复性好,可推广到今后果实糖酸含量及组分的研究中,能够实现梨果实中糖酸含量大批量检测。
-
公开(公告)号:CN107267504B
公开(公告)日:2020-07-24
申请号:CN201710485545.X
申请日:2017-06-23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11 , C12Q1/6895 , C12Q1/68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高分辨率溶解曲线鉴定梨果肉高石细胞含量的SNP标记及其应用。一种与梨梨果肉石细胞含量的紧密相关的SNP标记Psc397‑15,引物:SEQ ID NO.1;SEQ ID NO.2。利用该特异引物基于高分辨率溶解曲线可对果肉高石细胞含量进行良好分型。本发明提供的梨果肉石细胞含量分子标记引物可用于梨果肉高石细胞含量的分子标记辅助选择育种,对于加快梨品种的遗传改良进程,提高育种选择效率具有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指导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1411113A
公开(公告)日:2020-07-14
申请号:CN201811559176.5
申请日:2018-12-1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12N15/84 , C07K14/415 , A01H5/00 , A01H6/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梨保卫细胞钾离子吸收通道基因PbrKAT1及其应用,该基因为具有如SEQ ID No.1所示核苷酸序列的DNA分子,或与SEQ ID No.1具有85%以上同源性,且编码调节植物保卫细胞中钾离子吸收转运及抗盐相关蛋白的DNA分子。本发明提供的梨保卫细胞钾离子吸收通道基因PbrKAT1,经电生理学功能验证具有吸收转运钾离子及受到胞外钠离子抑制的特性。本发明提供的PbrKAT1基因为调控植物钾离子的吸收转运,调控气孔保卫细胞的运动,提高植物耐盐性,有利于植物抗盐机制的研究,从而降低农业生产成本,提高农业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10579174A
公开(公告)日:2019-12-17
申请号:CN201911018892.7
申请日:2019-10-24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梨果柄长度的测量方法,通过照相设备直接采集整体梨表面图像,经过预处理、人工选取等操作得到果柄图像,基于机器视觉处理图像,遍历果柄图像中的像素点,提取图像中的多个特征点,利用特征点自动计算梨果柄长度。本发明计算量小、计算速度快,不需要过多人工参与,测量成本更低,测量效率更高,测量精度更好,适用于大规模果柄测量,对我国梨种质研究有着深远的意义。
-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774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7498.3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梨叶片图像深度学习的梨品种识别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不同梨品种嫩叶、成熟叶片图像,通过室内拍摄图像和室外原位拍摄图像两种方式获取数据集,并将每个品种的图像进行数据划分与增强;S2、搭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ResNet34‑out模型和ResNet34‑ELU模型并训练验证获得相应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3、采集梨品种叶片的图像数据,使用S2搭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梨品种识别。本发明所提出的ResNet34‑out模型和ResNet34‑ELU模型与AlexNet、VGG、GoogleNet模型进行比较,通过上述两种优化后的模型可使梨叶片识别准确率达到96.01%。
-
-
公开(公告)号:CN113637661B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110943772.9
申请日:2021-08-1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梨几丁质酶、其编码基因及其在提高植物抗病中的应用,属于分子生物学技术领域。梨几丁质酶氨基酸序列如SEQIDNO:1所示。研究表明,梨几丁质酶表达量与梨品种抗病性呈正相关,高抗病品种中的表达量是高感病品种中表达量的4.5倍。同时梨几丁质酶基因经过原核表达系统重组表达后具有典型的几丁质酶活性,纯化的几丁质酶的比活力在最适条件下为14.85U/mg。该梨几丁质酶基因可以通过转基因技术获得过表达的转基因植株,从而提高植物的抗病能力,也可将其用于利用基因工程技术制备该几丁质酶应用到产业化中。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