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552880A
公开(公告)日:2025-03-04
申请号:CN202411743234.5
申请日:2024-11-2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2 , A01H6/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CCHC型锌指蛋白PbrZFP719基因在促进梨花粉管生长中的应用,属于植物基因工程技术领域。本发明利用植物基因克隆技术从‘黄花梨’花粉中克隆得到基因PbrZFP719,其核苷酸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的氨基酸序列为序列表SEQ IDNo.2。研究表明,PbrZFP719基因能促进梨花粉管生长,PbrZFP719基因表达的变化与花粉管顶端ROS水平和纤维素含量的变化有关,同时PbrZFP719基因也参与自交不亲和反应的调控机制。采用花粉磁转染技术研究花粉管中基因的功能,为提高授粉效率方面提供了广阔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19592619A
公开(公告)日:2025-03-11
申请号:CN202510143296.0
申请日:2025-02-1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个调控梨果实木质素合成的基因PbrbHLH195,该基因CDS序列为SEQ ID NO.1所示。将该基因构建过表达载体注入‘砀山酥梨’果实中,较未注射部分和注射空载对照GFP,石细胞和木质素含量显著升高;将该基因构建过表达载体导入拟南芥中,所获得的PbrbHLH195转基因拟南芥的导管细胞和维管束间纤维细胞的次生细胞壁显著变厚,茎中木质素的积累增加,木质素生物合成相关基因的表达量显著升高。该基因的发现为果实品质育种提供新的基因资源,是未来基因工程改良果实品质育种的重要侯选基因。
-
公开(公告)号:CN1190610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03
申请号:CN202411345391.0
申请日:2024-09-2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梨细胞色素P450酶PbrCYP94B的应用,所述PbrCYP94B具有如下(A1)‑(A3)任一中的应用:(A1)在提高或降低梨果实蜡质中的应用;(A2)在制备提高或降低调节梨果实蜡质的产品中的应用;(A3)在提高或降低果实蜡质的梨育种中的应用。本发明提供的梨细胞色素P450酶PbrCYP94B,经生物学功能验证具有促进蜡质合成的作用,将PbrCYP94B基因在梨果实中瞬时过表达或者瞬时降低,均能够显著提高或者降低果实中蜡质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540775A
公开(公告)日:2025-02-28
申请号:CN202411717499.8
申请日:2024-11-27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G06V20/10 , G06V10/4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74 , G06V10/82 , G06N3/0464 , G06N3/0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梨果实图像深度学习的梨品种识别方法,它包括以下步骤:S1、收集不同梨品种成熟期梨果实图像,通过室内拍摄图像和室外原位拍摄图像两种方式获取数据集,并将每个品种的图像进行数据划分与增强;S2、搭建卷积神经网络模型,包括:ResNet34‑out模型和ResNet34‑ELU模型并训练验证获得相应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S3、采集成熟期梨果实的图像数据,使用S2搭建的卷积神经网络模型进行梨品种识别。本发明所提出的ResNet34‑out模型和ResNet34‑ELU模型与AlexNet、VGG、GoogleNet模型进行比较,通过上述两种优化后的模型可使梨果实识别准确率达到95.12%。
-
公开(公告)号:CN119242660A
公开(公告)日:2025-01-03
申请号:CN202411655206.8
申请日:2024-11-1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体涉及梨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的梨PbrLACS3/4/5基因,其选自如下a)、b)或c):a)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ID NO.1‑3任一所示;b)SEQ ID NO.1‑3任一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个或几个核苷酸;c)在严格条件下与1)限定的DNA序列杂交的核苷酸序列。本发明提供的梨长链酰基辅酶A合成酶PbrLACS3/4/5,经生物学功能验证具有促进蜡质合成的作用,将PbrLACS3/4/5基因在梨果实中依次瞬时过表达或者同时瞬时降低,均能够显著提高或者降低果实中蜡质含量。
-
公开(公告)号:CN119111549A
公开(公告)日:2024-12-13
申请号:CN202411256949.8
申请日:2024-09-09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三亚研究院 , 中国热带农业科学院南亚热带作物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芒果栽培领域,具体涉及一种提高芒果叶片表皮蜡质的组合物及其应用。本发明将褪黑素(MT)和棕榈酸(PA)组合使用,喷施芒果叶片后,可以显著提升'台农1号'芒果叶片表面的蜡质含量,同时也可以影响芒果叶片蜡质的组成,对芒果叶片抵御生物和非生物胁迫产生影响,对芒果叶片表皮蜡质的合成调节作用提供了参考。
-
公开(公告)号:CN118542162A
公开(公告)日:2024-08-27
申请号:CN202410686427.5
申请日:2024-05-30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了一种基于机器视觉的果树自动修剪系统,其在履带车上设置机械臂装置、定位导航装置以及边缘计算模块。该系统在运行过程中可同步通过激光雷达扫描果园获得激光点云,配合相机所采集的果园图像构建出果园全景点云地图,并由此分割出各棵果树的点云以指导履带车运行至果树附近,然后进一步根据机械臂上作业端所设的近景激光雷达和作业端深度相机扫描所获得的局部点云和近景图像识别果树枝干上需修剪的树枝,并相应驱动执行器进行修剪。本申请通过将激光扫描技术、机器视觉技术、自主导航与避障技术和果树枝条修剪技术进行整合,真正实现了果树枝条修剪的自动化和智能化,为通过改良树形来提高果树栽培效率提供有力的系统化技术支持。
-
公开(公告)号:CN115948430B
公开(公告)日:2024-06-14
申请号:CN202210578314.4
申请日:2022-05-26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植物基因工程领域,具有公开了一种梨醛脱氢酶PusALDH1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本发明梨醛脱氢酶基因PusALDH1的核苷酸序列选自如下a)、b)或c):a)其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b)SEQ ID NO.1所示的核苷酸序列经取代、缺失和/或增加一个或几个核苷酸;c)在严格条件下与a)限定的DNA序列杂交的核苷酸序列。将本发明所述的基因PusALDH1瞬时转入梨果实进行功能验证,以转入空载体梨果实为对照,获得的PusALDH1基因过表达梨果实的PusALDH1基因表达量和香气含量明显升高。表明本发明所克隆的PusALDH1基因具有提高果实香气含量的功能;本发明的基因可以作为未来果实品质改良的重要候选基因,对农业生产也具有非常重要的理论和实践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334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410051683.7
申请日:2024-01-1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07K14/415 , C12N15/29 , C12N15/11 , C12N15/84 , A01H5/00 , A01H6/82 , A01H6/74 , C12Q1/689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影响植物对黑斑病抗性的转录因子PpCBP60B及其编码基因和应用。该转录因子PpCBP60B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1所示,其编码基因转录因子基因PpCBP60B的核苷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将所述基因PpCBP60B转入到植物中进行过量表达,所得的转基因愈伤组织与野生愈伤组织相比能够有效提高转基因植株的抗黑斑病能力,细胞损伤更小;同时将其进行基因沉默,所得的转基因植物与野生株相比减弱了转基因植株的抗黑斑病能力,病斑直径更大。因此,本发明提供的转录因子PpCBP60B为培育抗黑斑病植物新品种以及提高植物对黑斑菌耐受性具有重要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7660473A
公开(公告)日:2024-03-08
申请号:CN202311391222.6
申请日:2023-10-25
Applicant: 南京农业大学
IPC: C12N15/29 , C07K14/415 , C12N15/82 , A01H5/08 , A01H6/7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梨转录因子PbrWRKY62与PbrADC1基因启动子互作在增强果实抗低温胁迫能力的应用。梨WRKY家族转录因子PbrWRKY62的核苷酸序列如序列表中SEQ ID NO.1所示,所属基因编码蛋白质的氨基酸序列如SEQ ID NO.2所示。本发明首次揭示了调控梨果实PbrADC1基因表达的转录因子PbrWRKY62。本发明阐明了PbrWRKY62与PbrADC1基因启动子中的W‑box元件(P1:(‑1667)‑(‑1662);P2:(‑734)‑(‑729))互作在调控梨腐胺积累进而增强果实抗低温胁迫能力的作用机制,为培育抗虎皮病的优质梨品种提供了理论及实践基础。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