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4759924B
公开(公告)日:2025-05-02
申请号:CN202210345594.4
申请日:2022-03-3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面向涡流小信号高可靠低扇出的逻辑滤波系统及方法,在传统步进累加滤波方法的基础上,根据电涡流位移传感器的工作特点,提出了一种新型逻辑滤波方法,实时更新滤波结果降低输出延迟从而提高实时性,同时采用模块化拆分滤波操作,降低整体扇出,并且采用倒序更新滤波子模块寄存器的方式,保证整体滤波过程中的数据正确可靠。通过上述方式,能准确、直观地提升了电涡流位移传感器对相对姿态测量的可靠性与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75658B
公开(公告)日:2019-05-24
申请号:CN201610814709.4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一种通用的甚高精度图像处理VLSI验证方法,首先根据当前相机类型进行参数配置,获取相机源图像并转换得到TEXTIO格式的原图数据和标准解数据,然后在多个重复的行有效周期中像素时钟的有效沿依次将原图数据发送至相机的数据总线或者数据信号线上,对数据总线或者数据信号线上的数据进行甚高精度图像处理及读取,得到TEXTIO格式的甚高精度图像处理结果数据,最后将处理结果数据与标准解数据进行比对,得到误差像素的位置、灰度值差值,进而得到调整阈值分布后的图像及验证结果。
-
公开(公告)号:CN104579313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410841843.4
申请日:2014-12-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H03K19/17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基于配置帧的在轨SRAM型FPGA故障检测与修复方法,通过故障检测与修复系统实现,故障检测与修复系统包括主处理模块、配置帧回读模块、故障检测模块和配置帧纠错与恢复模块,本发明通过在高可靠芯片上实现的故障检测与修复系统,实现对SRAM型FPGA内部配置信息进行按帧的回读、校验及回写或改写,实现了配置信息帧级别的故障检测和修复,极大提高了FPGA因空间环境单粒子效应所引发的配置信息翻转问题的检测率和修复能力,为SRAM型FPGA提供了一种实现方式简单、资源消耗率低、无需软件支持的通用可靠性设计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063351B
公开(公告)日:2017-07-07
申请号:CN201410309228.9
申请日:2014-06-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Abstract: 本发明一种用于乒乓防冲突的高速复接器同步串行接口设计方法包括步骤如下:确定高速复接器同步串行通讯接口的发送字节数;高速复接器同步串行通讯接口接收外部输入的波门信号,进行输入波门与码元时钟相位关系调节,并对调节后的波门进行修正;根据修正后的波门和外部处理器访问的相对时延进行防冲突处理,调节数据发送时机;处理器读取高速复接器的状态寄存器,对乒乓总线访问进行冲突控制,实现乒乓缓冲区的控制切换;在处理器控制下和修正后的波门有效时,将乒乓数据缓冲区内数据转换为串行数据,并输出到高速复接器的数据线上。本发明通过上述冲突处理方法,提高了高速复接器同步串行接口通信的可靠性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06325767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677216.0
申请日:2016-08-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3/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6F3/0614 , G06F3/0658
Abstract: 一种基于时间参数拟合处理的异步数据存储方法,首先将目标原始数据预置异步存储单元中,获取目标数据后存储至异步存储单元中,并根据当前FPGA确定采集时刻点数量,然后对目标数据按照采集时刻点进行数据采集,得到采集时刻点确认集合,将采集时刻点确认集合中数据依次与异步存储单元预置的原始数据进行对比,得到每个采集时刻点的有效权重系数,最后根据有效权重系数选取得到适应的采集时刻点,控制外部控制算法处理模块进行数据采集、处理,完成处理数据存储。本发明解决了现有技术使用异步存储单元与其他功能模块进行数据交互时,数据采集输出响应时间易随外部环境变化的问题,为异步存储单元数据提供了高速、稳定、可靠的读取访问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461764B
公开(公告)日:2015-12-30
申请号:CN201410782611.6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1/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内置CRC校验码的FPGA配置文件生成方法,该方法包括如下步骤:以EDA工具生成的FPGA配置文件为基础,按照特征值读取配置文件中所包含的FPGA配置信息,并按帧计算其对应的CRC校验码;在配置文件中搜索空白区域;将计算得到的配置帧CRC校验码写入搜索得到的空白区即可完成内置CRC校验码的FPGA配置文件生成,本发明能充分利用原始FPGA配置文件中的空闲资源,在不带来额外软硬件开销的基础下实现FPGA校验信息和配置信息的同时同地存储,并且计算过程不依赖于特定的FPGA芯片物理结构,便于硬件资源有限的平台实现FPGA配置信息回读校验达成系统容错目的,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4484238A
公开(公告)日:2015-04-01
申请号:CN201410783776.5
申请日:2014-12-16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F11/10
Abstract: 一种用于SRAM型FPGA配置刷新的CRC校验方法,通过对SRAM型FPGA配置文件格式、存储形式和故障模式的研究,采用对SRAM型FPGA回读配置帧实时计算与PROM内预先存储的CRC校验码比对的方式,提出并实现了一种用于SRAM型FPGA配置刷新的CRC校验方法。本发明方法采用CRC校验码的形式,实现了FPGA配置信息校验的器件无关性,同时设置了使能标志和获取标志,实现了不同速率、大数据量校验的应用需求,在回读过程中实时完成回读数据的CRC校验,达到了节省存储资源与处理时间的目的。另外本发明方法使用的基于查表的字节型CRC算法,进行资源独立划分和管理,快速高效,提升了运算速度和工作频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036667A
公开(公告)日:2013-04-10
申请号:CN201210516499.2
申请日:2012-11-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H04L7/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D50/10
Abstract: 一种高速串行通讯接口自适应时序校准方法,采用FPGA实现,步骤如下:将高速串行通讯接口设定为校准模式;将高速串行通讯接口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调整采样时钟相位或采样延时,得到最佳采样点;将最佳采样点对高速串行通讯接口进行配置;高速串行通讯接口重新将接收到的串行数据转换为并行数据;将得到的并行数据与预设值进行比对,根据比对结果调整并行数据锁存时刻,使得高速串行通讯接口接收到的并行数据与预设值一致;将得到的数据锁存时刻结果对高速串行通讯接口进行配置;将高速串行通讯接口设定为传数模式。本发明实现简单并有效降低了功耗。
-
公开(公告)号:CN120047802A
公开(公告)日:2025-05-27
申请号:CN202411971539.1
申请日:2024-12-3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G06V20/00 , G06V20/70 , G06V10/52 , G06V10/764 , G06V10/774 , G06V10/776 , G06V10/82 , G06N3/0455 , G06N3/08
Abstract: 一种基于UAED模型的智能环形山检测方法,包括:基于公开数据集构建训练集和验证集;设计环形山UAED检测模型结构;根据模型结构设计损失函数;使用训练集训练UAED检测模型,通过最小化损失函数得到一系列训练好的UAED检测模型后,基于验证集挑选最终使用的UAED检测模型;将训练好的UAED检测模型部署到星上,形成UAED检测推理模块;星上生成原始遥感图像,输入到UAED检测推理模块中,检测并得到环形山边缘,用于辅助后续着陆点识别。本发明实现月表图像环形山在轨检测,解决了传统环形山检测方法识别率低、灵活性差、以及月表环形山检测数据样本缺失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9520789A
公开(公告)日:2025-02-25
申请号:CN202411627739.5
申请日:2024-11-1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H04N19/149 , H04N19/85 , H04N7/20 , G06N3/0455 , G06N3/09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对抗神经网络的遥感图像在轨压缩方法,包括:基于对抗神经网络模型HIFIC,在地面构建得到图像压缩恢复模型;图像压缩恢复模型,包括:编码器E、概率模型P和解码器G;将编码器E和概率模型P部署在星上,将解码器G部署在地面;将原始遥感图像上传至星上,经编码器E和概率模型P处理,得到中间文件;将中间文件下传至地面,经解码器G处理,将中间文件恢复成原始遥感图像。本发明所述方法可实现遥感图像在轨进行高倍率压缩,压缩后的中间文件下传地面后能够高保真恢复,解决了传统图像压缩方法往往存在细节失真严重、算法复杂度高等问题,大大缓解了图像下传的通信压力,提升了地面图像处理的准确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