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通过电解处理改性鸡蛋蛋清及改善其凝胶性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2335847A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2011067204.9

    申请日:2020-10-0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通过电解的阳极氧化处理改性鸡蛋蛋清从而改善蛋清凝胶性能的方法。采用实验室自制的电化学反应釜进行阳极氧化处理蛋清溶液后,使其蛋白质结构发生改变,再对改性后的蛋清溶液进行加热处理制成蛋清凝胶。最终在蛋清溶液pH值为8.5、电流密度2.0mA/cm2、电解处理时间65min时,其总‑SH含量、加热形成凝胶产生的硫化氢气体总量、凝胶形成的临界温度和凝胶硬度最好。本发明所要解决的关键问题是提供一种通过电解的阳极氧化处理改性鸡蛋蛋清从而改善蛋清凝胶性能的方法。将制得的蛋清可应用于不同的食品加工领域,尤其是在肉制品加工和烘焙糕点等方向应用可观。

    一种用低温无水二次脱皂工艺精炼玉米油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7090352A

    公开(公告)日:2017-08-25

    申请号:CN201710283104.1

    申请日:2017-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低温无水二次脱皂工艺精炼玉米油的方法。它解决了现有精炼玉米油中残皂量高,含磷量高,水洗废水污染环境,浪费能源等问题,将传统碱炼水洗、干燥工序换为在低温条件下用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分别吸附的二次脱皂工序。即先对碱炼后的玉米油,分别进行离心分离和冷却结晶养晶后,加入吸附剂硅藻土和活性白土,分别进行两次脱皂,降低玉米油中的残皂量和残磷量,同时达到了脱色的效果,得到精炼玉米油。此过程能够完成前脱蜡的目的,所需工序少,降低能耗,节能环保,操作安全,所需温度低,减少废水排放,降低环境污染,提高能源利用率。反应条件温和,避免玉米油在高温下变质,保护了油中的不饱和脂肪酸和原料中的微量营养物质。

    一种抑制方便米饭回生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67899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36818.5

    申请日:2016-03-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抑制方便米饭回生的方法。海藻糖是一种安全可靠的天然抗回生剂,甜度低于蔗糖,对人体无毒害作用。用海藻糖溶液润湿大米,由于海藻糖分子量小、溶解度较高,可较好的渗入大米颗粒孔隙中。同时采用超高压设备对大米施加一定压力,超高压促进海藻糖渗入大米颗粒孔隙中。海藻糖分子充分结合直链淀粉分子形成配合体,空间位阻增大,影响淀粉分子重排,从而延缓淀粉重结晶程度,抑制方便米饭回生现象。控制海藻糖溶液浓度、润湿温度、高压处理压力和时间,处理后的大米经蒸煮即可获得食用品质优良、抗回生效果明显的超高压协同海藻糖渗入方便米饭,在4℃储藏30天时回生焓为3.42J/kg,比普通方便米饭低1.19J/kg,结合水含量为12.7%,比普通米饭高2.3%。

    一种不添加强酸、强碱脱胶脱酸控制脱臭中产生TFA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70787A

    公开(公告)日:2016-06-15

    申请号:CN201610136898.4

    申请日:2016-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添加强酸、强碱进行精炼控制脱臭中产生TFA的方法,针对大豆毛油在脱臭过程中产生较多的TFA,植物油的品质低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降低油脂中TFA的方法。利用固定化磷脂酶A1进行脱胶,使用脂肪酶进行脱酸,从而取消了油脂脱胶过程中添加H3PO4和脱酸过程中添加NaOH溶液,发现合理的固定化磷脂酶A1脱胶工艺条件和酶法酯化工艺条件可以有效控制油脂中脂肪酸双键的能量,影响后续脱臭过程中生产TFA的含量,使得大豆毛油在后续脱臭过程中仅产生0.34%的TFA,其特点是在精炼过程中减少强酸强碱的使用,减少了脂肪酸双键异构化的机会,有效控制大豆毛油在脱臭中产生TFA。

    一种用β-胡萝卜素-15,15′-单加氧酶进行大豆油脱色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296144A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510657812.8

    申请日:2015-10-13

    Abstract: 本发明的目的在于提供一种用β-胡萝卜素-15,15′-单加氧酶对对大豆油进行脱色的方法。首先从鸡肠黏膜中提取β-胡萝卜素-15,15′-单加氧酶,测得提取物的蛋白浓度为5.87mg/mL。以三级大豆油的脱色率为指标,研究β-胡萝卜素-15,15′-单加氧酶在不同酶提取液添加量、胆酸钠浓度、反应时间以及搅拌速度的条件下对三级大豆油中β-胡萝卜素中的作用。证实利用β-胡萝卜素-15,15′-单加氧酶对大豆三级油进行脱色,最终得到的酶法脱色的脱色率为32.74%。

    一种用游离磷脂酶A2对大豆混合油脱胶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3451012A

    公开(公告)日:2013-12-18

    申请号:CN201310390200.8

    申请日:2013-09-02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游离磷脂酶A2对大豆混合油脱胶的方法。通过对混合油预蒸增大油脂与磷脂酶A2的接触机会、减少了酶的失活。优化了反应温度、反应起始pH、游离磷脂酶A2添加量以及反应时间等脱胶条件的最优参数。根据本发明中游离磷脂酶A2对大豆混合油进行脱胶,提高了酶在反应体系中的活性和稳定性,减少了油中胶质类物质(磷脂等)析出导致的设备中形成结垢、堵塞管道,提高了设备的利用率,降低了油脂精炼的成本;此外,采用游离磷脂酶A2对大豆混合油进行脱胶,最终得到的酶法脱胶大豆油磷含量显著降低,可降至10.56mg/kg;得到的毛油色泽优于常规脱胶后油脂的色泽,对油脂精炼具有重要意义。

    一种基于纳米双醛淀粉载体的固定化CALB制备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3980951A

    公开(公告)日:2022-01-28

    申请号:CN202111394017.6

    申请日:2021-11-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酶工程领域,公开了一种基于纳米双醛淀粉载体的固定化CALB制备方法。该固定化酶制备方法如下:首先以蜡质玉米淀粉通过预糊化法制备纳米淀粉颗粒,并通过真空干燥去除纳米淀粉颗粒的水分,再将干燥后的纳米淀粉颗粒通过高碘酸钠氧化,得到双醛淀粉纳米颗粒。然后,以共沉淀法制备纳米Fe3O4,将制备得到的双醛淀粉纳米颗粒与制备出的纳米Fe3O4结合得到复合载体。再将CALB通过交联法固定到制备出的复合载体上,得到一种基于纳米双醛淀粉载体的固定化CALB。且该方法具有较好的酶活力回收率和较高的重复使用性。

    一种添加海藻糖及真空包装抑制大米陈化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767171A

    公开(公告)日:2016-07-20

    申请号:CN201610136861.1

    申请日:2016-03-1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A23B9/26 A23B9/00

    Abstract: 一种添加海藻糖及真空包装抑制大米陈化的方法,将一定浓度的海藻糖均匀喷洒在大米上使得海藻糖与大米内的蛋白质、淀粉等物质充分接触。利用海藻糖与生物大分子形成一种类似水晶状的玻璃体结构,能够使生物分子维持在一定的空间结构,从而防止蛋白质变性、抑制脂类物质酸败和矫正气味等,有效的抑制在储藏中的大米的陈化。大米的真空包装可以隔绝大米和氧气,使大米内的微生物不能生长,营养物质不易氧化,进而抑制大米的陈化。仓储环境下普通大米可保存12个月,运用这两种方法储存的大米储藏18个月后RVA峰值粘度达到3468cP高于普通大米;RVA最终粘度达到3822cP低于普通大米;游离脂肪酸含量13mgKOH/100g低于普通大米,进使储藏期达到18个月。

    一种不添加强碱脱酸控制油脂脱臭中产生TFA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5647653A

    公开(公告)日:2016-06-08

    申请号:CN201610136900.8

    申请日:2016-03-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不添加强碱脱酸控制油脂脱臭中产生TFA的方法,针对大豆毛油在脱臭过程中产生较多的TFA,植物油的品质低等一系列问题,而提出的一种油脂降低油脂中TFA的方法。利用脂肪酶使油脂中的游离脂肪酸与甘油发生酯化反应,可有效降低油脂中游离脂肪酸的含量,取消油脂脱酸过程中添加NaOH的过程,发现合理的酶法酯化脱酸工艺条件可以有效控制油脂中脂肪酸双键的能量,影响后续脱臭过程中生产TFA的含量,使得大豆毛油在脱臭过程中仅产生0.42%的TFA含量,其关键问题是在脱酸过程中没有添加NaOH,油脂中脂肪酸的双键活化能没有改变,减少了油脂中脂肪酸双键异构化的机会,有效控制了大豆毛油在脱臭过程中产生较少TFA。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