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644559A
公开(公告)日:2023-08-25
申请号:CN202310475865.2
申请日:2023-04-27
Applicant: 华东理工大学 ,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IPC: G06F30/20 , G06F30/15 , G06F30/28 , G06T17/00 , G06T7/136 , G06T7/60 , G06F119/04 , G06F111/1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更具体地说,涉及一种基于数字孪生体框架的汽轮机叶片服役过程寿命预测方法。本发明提出的基于数字孪生体框架的汽轮机叶片服役过程寿命预测方法,构建相关数字孪生子模型并融合集成为完整的数字孪生体框架模型,对汽轮机叶片服役过程进行监测,对内部损伤进行实时检测和估计,实现了对汽轮机叶片服役过程的故障预警及剩余寿命预测,弥补了传统监测技术监测参数少、实时性差、数据处理分析慢等不足,对于汽轮机叶片服役过程实时监测的工作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
公开(公告)号:CN116201610A
公开(公告)日:2023-06-02
申请号:CN202310230279.1
申请日:2023-03-10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降低漏汽量的分段式过桥汽封、方法、及汽轮机,应用于汽轮机中;所述汽轮机包括高中压外缸、整体式高压内缸、中压内缸、分段式过桥汽封、及高中压转子,所述整体式高压内缸、中压内缸均设置在高中压外缸中、且分段式过桥汽封设置在整体式高压内缸和中压内缸之间;分段式过桥汽封中设置有若干个过桥汽封出口整流腔,整体式高压内缸包括若干个高压缸抽汽腔,若干个所述过桥汽封出口整流腔分别与若干个高压缸抽汽腔连通。在本发明中,分段式过桥汽封中泄漏的主蒸汽通过补汽腔进入到整体式高压内缸中,实现分段式过桥汽封中泄漏的主蒸汽的再次利用,解决了过桥汽封漏汽量大、高品质蒸汽中的热能被浪费、整机热耗率高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5234317A
公开(公告)日:2022-10-25
申请号:CN202210861274.4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层壳汽轮机进汽结构及汽轮机,进汽结构包括进汽阀、三层壳和插管。进汽阀包括阀壳体和阀扩压器。三层壳包括外壳、外内壳和内壳。外壳与阀壳体法兰密封连接。插管包括内圈部分、外圈部分和贯穿孔。外圈部分第一端通过密封环与阀壳体密接,第二端与外内壳法兰密接。内圈部分第一端通过密封环与阀扩压器密接,第二端通过密封环与内壳密接。插管与阀壳体、阀扩压器围出第一夹层腔,插管与外内壳、内壳围出第二夹层腔。贯穿孔连通第一和第二夹层腔。第一、第二夹层腔和贯穿孔构成第一密封腔。阀壳体、外壳与插管、外内壳围出第二密封腔。本申请能够改善阀扩压器、内壳和外内壳服役工况,提高压力承载上限,降低产生失效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4658498A
公开(公告)日:2022-06-24
申请号:CN202011550631.2
申请日:2020-12-23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IPC: F01D17/1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联合阀门,包括主汽门和调节汽门,主汽门和调节汽门均与流量调整执行机构连接。主汽门包括具有主汽门进汽口和主汽门出汽口的第一阀壳、及设置在第一阀壳中的预启阀,预启阀包括安装在第一阀壳中的阀碟、及安装在阀碟中的第一阀杆,阀碟上设有阀碟进汽口和阀碟出汽口,调节汽门包括具有调节进汽口和调节出汽口的第二阀壳、及安装在第二阀壳中的第二阀杆,第二阀杆能沿靠近和远离调节出汽口方向移动,预启阀阀碟出汽口的喉部口径为φC,调节出汽口的喉部口径为φF,φC<φF,且预启阀的最大蒸汽通流量Q2大于或等于调节汽门的死区通流量Q1。本汽轮机联合阀门能提高汽轮机小流量蒸汽启动阶段运行稳定性。
-
公开(公告)号:CN115234317B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210861274.4
申请日:2022-07-20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申请提供一种三层壳汽轮机进汽结构及汽轮机,进汽结构包括进汽阀、三层壳和插管。进汽阀包括阀壳体和阀扩压器。三层壳包括外壳、外内壳和内壳。外壳与阀壳体法兰密封连接。插管包括内圈部分、外圈部分和贯穿孔。外圈部分第一端通过密封环与阀壳体密接,第二端与外内壳法兰密接。内圈部分第一端通过密封环与阀扩压器密接,第二端通过密封环与内壳密接。插管与阀壳体、阀扩压器围出第一夹层腔,插管与外内壳、内壳围出第二夹层腔。贯穿孔连通第一和第二夹层腔。第一、第二夹层腔和贯穿孔构成第一密封腔。阀壳体、外壳与插管、外内壳围出第二密封腔。本申请能够改善阀扩压器、内壳和外内壳服役工况,提高压力承载上限,降低产生失效的风险。
-
公开(公告)号:CN117738750A
公开(公告)日:2024-03-22
申请号:CN202211111178.4
申请日:2022-09-13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IPC: F01D11/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汽轮机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的端部汽封结构和一种采用该汽轮机的端部汽封结构的汽轮机。该汽轮机的端部汽封结构包括间隙配合的汽缸和汽轮机转子,汽缸靠近外界的一端处开设有汽封腔室,汽封腔室的两侧分别卡接有汽封环,汽轮机转子的外表面上镶嵌或加工有用于与汽封环上的汽封齿配合节流的汽封齿,汽轮机转子的外表面上沿周向连续延伸形成有导流件,导流件的高度高于汽封齿的高度,导流件位于在汽封腔室两侧的汽封环之间。导流件能够阻挡射流,防止远离外界的汽封环出口的汽流直接冲击靠近外界的汽封环的入口,使得靠近外界的汽封环的入口处的压力不高于外界大气压,进而使汽轮机在汽封系统工作良好的情况下具有较好气密性。
-
公开(公告)号:CN113123837A
公开(公告)日:2021-07-16
申请号:CN201911398037.3
申请日:2019-12-30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汽轮机启动控制方法及调节汽门温度补偿装置,汽轮机启动控制方法,在汽轮机启动过程中,开启主汽门、调节汽门使高温、高压蒸汽通入汽轮机内部;在开启主汽门前,实时监测调节汽门的自身壁温和主汽门前方的蒸汽温度,判断调节汽门的自身壁温是否与主汽门前方的蒸汽温度匹配,若匹配则开启主汽门;若不匹配,则启动调节汽门温度补偿装置对调节汽门进行辅助加热,直至调节汽门的自身壁温与主汽门前方的蒸汽温度匹配为止。本发明通过调节汽门温度补偿装置实现了对调节汽门的快速加热预暖,提高了主汽门和调节汽门的开启效率,也即提高了汽轮机的启动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209976585U
公开(公告)日:2020-01-21
申请号:CN201920365415.7
申请日:2019-03-21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IPC: F01D25/1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汽轮机冷却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汽轮机多级汽缸间联合冷却系统,包括前转子、前汽缸、后转子和后汽缸,前汽缸套设在前转子外部,前汽缸与前转子之间形成有第一待冷却区域,前汽缸设有向第一待冷却区域内引入冷却蒸汽的孔道;后汽缸套设在后转子外部,后汽缸与后转子之间形成有第二待冷却区域,第二待冷却区域通过管道与第一待冷却区域相连通,由管道将第一待冷却区域内的乏汽引入第二待冷却区域内。将前汽缸的冷却蒸汽冷却循环完成后的乏汽再利用,将其作为冷却蒸汽用于冷却后汽缸的第二待冷却区域,是乏汽能源梯级利用的有效方式,可避免后汽缸通流能力的损失,同时避免冷冲击对后汽缸和后转子造成寿命损伤。(ESM)同样的发明创造已同日申请发明专利
-
公开(公告)号:CN218542334U
公开(公告)日:2023-02-28
申请号:CN202222679393.6
申请日:2022-10-11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公开了汽轮机用滑销技术领域的一种适用于超长单轴轴系汽轮机组的滑销系统,包括从机头端到机尾端依次设置的高压模块、超高压模块、中压模块和低压模块,超高压模块和中压模块之间设有动静部件膨胀死点,动静部件膨胀死点用于使超高压模块和高压模块受热时向机头端膨胀,以及使中压模块和低压模块受热时向所述机尾端膨胀。本实用新型将超高压缸设置在高压缸和中压缸之间,并将动静部件膨胀死点设置在超高压缸和中压缸之间,不仅降低了向机尾端的受热膨胀阻力,减小了汽轮机组向机头端的热膨胀量和向机尾端的热膨胀量的差值,还使得中压缸和低压缸的动静部件可以采用较小的轴向间隙,显著提升了汽轮机组的运行经济性。
-
公开(公告)号:CN213838695U
公开(公告)日:2021-07-30
申请号:CN202022794105.2
申请日:2020-11-27
Applicant: 上海电气电站设备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提出一种回转轴对中设备,包括:连接缸;回转轴,连接所述连接缸,所述回转轴包括第一端,第二端,基准面和轴颈,所述轴颈位于所述第一端和所述第二端之间,所述基准面位于所述第一端,且所述第一端连接所述连接缸;转子,连接所述回转轴的第二端;轴颈上设计用于对中的连接部,连接部可以是凸面环或凹面环;靠表吸盘设置在所述转子的端面上,所述靠表的指针指向所述轴颈上的连接部,用于采集所述连接部的圆跳动数据。通过转动回转轴,利用靠表采集回转轴连接部圆跳动数据,实现回转轴的找中及和转子的对中。本实用新型结构加工量小,且能够快捷、精准并且方便的进行对中,有效的保障了回转轴设备及转子轴系的安全性和可靠性。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