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671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045286.6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提供了一种双歧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方法,将长双杆菌接种到MRS琼脂培养基厌氧培养,转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以2.5-3.5%的接种量转接于新鲜MRS液体培养基中,36-38℃,厌氧培养18-20h;收集菌体,重悬;加变溶菌素至终浓度为4.5-5.5mg/L,36-38℃酶解25-35分钟;重悬于SMM溶液中,得到双歧杆菌原生质体。该方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生成率达到81%,其再生率达到48%,可以应用于双歧杆菌的转化,引入外源基因,构建双歧杆菌的工程菌株。

    一种筛选鉴定粘附蛋白的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1881751A

    公开(公告)日:2010-11-10

    申请号:CN201010194953.8

    申请日:2010-06-08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筛选鉴定粘附蛋白的方法,其特征是方法步骤为:羧化表面的磁珠经碳二亚胺和硫代羟基琥珀酰亚胺处理后,与肠上皮细胞碎片共价偶联形成酰胺键,洗涤干净磁珠后,与益生菌表面蛋白溶液共孵育1h后,PBS缓冲液洗3遍,除去未粘附的表面蛋白,采用50mM、pH 2.3的甘氨酸盐酸缓冲液洗脱粘附蛋白,SDS-PAGE电泳后质谱测序,鉴定此粘附蛋白。本发明的优点是:磁珠法利用粘附蛋白可粘附肠上皮细胞的特性,把功能与分离结合于一步操作中,大大提高了粘附蛋白筛选的效率,可高效高通量地筛选鉴定粘附蛋白,与传统的层析方法比较,费用低廉,省时省事,可一步筛选鉴定多个粘附蛋白。

    乳杆菌和双歧杆菌DGGE Marker在菌群监测中的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01654705A

    公开(公告)日:2010-02-24

    申请号:CN200910115899.0

    申请日:2009-09-09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乳杆菌DGGE Marker在菌群监测中的应用,其特征是乳杆菌DGGE Marker对乳杆菌属标准菌株的指示作用为:采用DGGE技术对制得的乳杆菌DGGE Marker和V3区通用DGGE Marker进行验证,乳杆菌特异性引物扩增的DGGE Marker呈现4条优势条带。本发明的优点是:制备的DGGE Marker可以根据实际需要制成菌属特异性指示Marker或者针对所有细菌的V3区通用Marker,方便、快捷、经济地追踪所需监测菌的动态变化;此外,上述Marker还可用于判断胶制备的好坏或者PCR产物质量的好坏。

    多色荧光信号打开型竞争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及检测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2326959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2011431320.4

    申请日:2020-12-10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多色荧光信号打开型竞争免疫层析试纸条制备及检测装置,试纸条以“红、橙、黄、绿、蓝”五色量子点荧光作为五种真菌毒素检测线背景信号,银纳米粒子分别与五种真菌毒素的单克隆抗体结合作为量子点激发光的内滤探针,抗兔IgG与兔IgG作为独立对照线体系。检测时试纸条插入荧光读取盒,通过智能手机APP分析荧光信号,以各检测线荧光信号强度与对照线荧光信号强度比值准确定量。本发明可用于同时快速定量检测粮油制品中黄曲霉毒素B1、赭曲霉毒素A、玉米赤霉烯酮、脱氧雪腐镰刀菌烯醇及伏马菌素B1等五种真菌毒素。

    一种小分子检测试剂盒
    17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199101A

    公开(公告)日:2024-12-27

    申请号:CN202411249197.2

    申请日:2024-09-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快速检测领域,提供了一种小分子检测试剂盒。通过转换柱和通用的鼠IgG免疫层析试纸条将传统检测小分子的免疫层析竞争抑制模式转换成双抗夹心模式。检测线上的反读信号转换成正读信号,使得小分子痕量存在时即可使试纸条的检测线出现信号,相较于传统的竞争型免疫层析方法具有检测灵敏度高的特点。转换柱由目标小分子或其人工抗原与琼脂糖或纤维素凝胶共价偶联后填装而成;鼠IgG免疫层析试纸条由滤纸、样本垫、结合释放垫(固定具有信号输出能力的探针,即标记的抗鼠IgG单克隆抗体1的胶体金或荧光微球纳米材料)、NC膜(检测线上固定抗鼠IgG单克隆抗体2,对照线上固定Protein G)和吸水纸五部分组成。

    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比率荧光探针的ELISA检测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778825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244161.X

    申请日:2022-03-11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基于聚集诱导发光比率荧光探针的ELISA检测方法,比率荧光探针包括红色和绿色的AIE荧光微球。将红色AIE微球偶联抗原,绿色荧光微球偶联生物素或地高辛抗体,ELISA包被抗体和链霉亲和素或地高辛全抗原。在ELISA反应体系中,红色AIE荧光微球偶联的抗原与ELISA上的抗体结合,在610nm处发出红色荧光,读值记为R;绿色AIE荧光微球偶联的生物素与ELISA板上的链霉亲和素结合或地高辛抗体与地高辛全抗原结合,在501nm处发出绿色荧光,读值记为G。通过计算R/G的值可以定量检测目标物浓度。本发明通过自校准将外部干扰降至最低,同时省去使用酶标二抗催化显色不稳定以及ELISA自身繁琐的步骤,为解决传统ELISA方法操作繁琐且易出现背景干扰等问题提供新技术和新思路。

    自供应卤源的类卤过氧化物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

    公开(公告)号:CN118221958A

    公开(公告)日:2024-06-21

    申请号:CN202410634441.0

    申请日:2024-05-22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纳米生物材料,具体涉及自供应卤源的类卤过氧化物纳米酶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在本发明中,以MESO‑四(4‑羧基苯基)卟吩卤化铁作为单一有机配体,或者以MESO‑四(4‑羧基苯基)卟吩卤化铁和芳基二羧酸作为双配体,以多种金属(包括锆、铪、铜、锌、钴)作为金属节点,以甲酸、苯甲酸、三氟乙酸、聚乙烯吡咯烷酮或吡嗪作为形貌和尺寸调控剂,在高温溶剂热条件下合成自供应卤源的类卤过氧化物纳米酶。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