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歧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6711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210045286.6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提供了一种双歧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方法,将长双杆菌接种到MRS琼脂培养基厌氧培养,转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以2.5-3.5%的接种量转接于新鲜MRS液体培养基中,36-38℃,厌氧培养18-20h;收集菌体,重悬;加变溶菌素至终浓度为4.5-5.5mg/L,36-38℃酶解25-35分钟;重悬于SMM溶液中,得到双歧杆菌原生质体。该方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生成率达到81%,其再生率达到48%,可以应用于双歧杆菌的转化,引入外源基因,构建双歧杆菌的工程菌株。

    双歧杆菌功能基因无痕敲除方法的建立

    公开(公告)号:CN103146739B

    公开(公告)日:2014-11-26

    申请号:CN201310070885.8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歧杆菌功能基因无痕敲除方法的建立,该建立方法包括构建serpin基因自杀型打靶载体UPD;以pDG7为骨架,装载上双歧杆菌的启动子,构建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的穿梭表达载体pDG-Hup;在pDG-Hup基础上构建Cre酶基因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DG-hup-cre;将打靶载体转化入双歧杆菌,通过同源重组得到双歧杆菌serpin基因缺失株;利用位点特异性重组酶体系Cre-loxp系统,将双歧杆菌基因组中引入的壮观霉素spc基因移除,实现了双歧杆菌抗性基因的无痕敲除。本发明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获得双歧杆菌功能基因的缺失株,可应用于双歧杆菌功能基因的敲除,改良菌种。

    双歧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和转化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816711B

    公开(公告)日:2014-07-16

    申请号:CN201210045286.6

    申请日:2012-02-27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微生物领域,提供了一种双歧杆菌原生质体的制备与转化方法,将长双杆菌接种到MRS琼脂培养基厌氧培养,转种于MRS液体培养基中培养后以2.5-3.5%的接种量转接于新鲜MRS液体培养基中,36-38℃,厌氧培养18-20h;收集菌体,重悬;加变溶菌素至终浓度为4.5-5.5mg/L,36-38℃酶解25-35分钟;重悬于SMM溶液中,得到双歧杆菌原生质体。该方法制备的原生质体生成率达到81%,其再生率达到48%,可以应用于双歧杆菌的转化,引入外源基因,构建双歧杆菌的工程菌株。

    双歧杆菌功能基因无痕敲除方法的建立

    公开(公告)号:CN103146739A

    公开(公告)日:2013-06-12

    申请号:CN201310070885.8

    申请日:2013-03-06

    Applicant: 南昌大学

    Abstract: 一种双歧杆菌功能基因无痕敲除方法的建立,该建立方法包括构建serpin基因自杀型打靶载体UPD;以pDG7为骨架,装载上双歧杆菌的启动子,构建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的穿梭表达载体pDG-Hup;在pDG-Hup基础上构建Cre酶基因的双歧杆菌-大肠杆菌穿梭表达载体pDG-hup-cre;将打靶载体转化入双歧杆菌,通过同源重组得到双歧杆菌serpin基因缺失株;利用位点特异性重组酶体系Cre-loxp系统,将双歧杆菌基因组中引入的壮观霉素spc基因移除,实现了双歧杆菌抗性基因的无痕敲除。本发明利用同源重组的原理获得双歧杆菌功能基因的缺失株,可应用于双歧杆菌功能基因的敲除,改良菌种。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