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背门内加强件
    1.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252965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2

    申请号:CN201210034004.2

    申请日:2012-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背门内加强件,其所述左加强件和右加强件均为冲压成型的钣金构件,并且形状和结构相同、左右对称;所述左加强件的上段和下段呈竖直状、中段向右倾斜,上端和下端呈倾斜状;在左加强件的中段偏上的部位设有一凹陷合;沿左加强件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一翻边、另一侧边缘设有第二翻边,在第一翻边上设有两个安装孔。本发明由于左右对称地连接车汽车的背门内蒙皮和背门外蒙皮之间,具有很好的抗弯性能,提高了背门整体一阶弯曲模态,避开了与发动机的怠速频率,降低了共振、异响风险;由于取消了现有的对称支架和减短了内板加强件,重量增加很小,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文件参数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

    公开(公告)号:CN116467871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391544.4

    申请日:2023-04-1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一种文件参数修改方法、装置、设备及存储介质,涉及计算机技术领域。该方法包括:确定目标项目在仿真的过程中对应的多个目标参数,并基于多个目标参数构建目标表格;基于目标语句调用Python语言中的表格读取功能,读取目标表格中包括的多个目标参数,并将多个目标参数转换为浮点数格式;将目标子系统对应的属性文件中的多个待调整参数替换为多个目标参数,并基于多个目标参数通过ADAMS模型对目标项目进行仿真。由此,可以针对目标项目自动修改目标子系统对应的属性文件中相应的参数,从而提高对文件参数进行修改的效率和准确度,解决在通过手动方式修改子系统文件中相应的参数时,费时费力且错误率较高的问题。

    一种于汽车零部件冲击试验的弯板减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2672B

    公开(公告)日:2020-10-16

    申请号:CN201811610963.8

    申请日:2018-12-27

    Inventor: 谭侃伦 袁登木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击试验的弯板减速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是:装置本体包括外壳体、引导柱、具有变形能力的条状吸能板,其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于引导柱的轴心线,吸能板的前部和后部均伸出外壳体外、中部弯折并与每个引导柱的部分表面紧贴;其能够在汽车零部件冲击试验过程中对汽车零部件的安装座起到减速作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击试验的方法,包括第一步,建立三维模型;第二步,利用CAE碰撞仿真确定装置本体参数;第三步,进行装置本体的加工和制造;第四步,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实体试验;其能够使得汽车零部件的变形同整车侧碰撞变形相一致,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汽车零部件进行优化设计。

    一种于汽车零部件冲击试验的弯板减速装置及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9612672A

    公开(公告)日:2019-04-12

    申请号:CN201811610963.8

    申请日:2018-12-27

    Inventor: 谭侃伦 袁登木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G01M7/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击试验的弯板减速装置,包括装置本体,其特征是:装置本体包括外壳体、引导柱、具有变形能力的条状吸能板,其沿长度方向的中心线垂直于引导柱的轴心线,吸能板的前部和后部均伸出外壳体外、中部弯折并与每个引导柱的部分表面紧贴;其能够在汽车零部件冲击试验过程中对汽车零部件的安装座起到减速作用;成本低、使用寿命长。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汽车零部件冲击试验的方法,包括第一步,建立三维模型;第二步,利用CAE碰撞仿真确定装置本体参数;第三步,进行装置本体的加工和制造;第四步,对汽车零部件进行实体试验;其能够使得汽车零部件的变形同整车侧碰撞变形相一致,更加有针对性的对汽车零部件进行优化设计。

    一种汽车后地板筋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507865B

    公开(公告)日:2015-12-09

    申请号:CN201210221469.9

    申请日:201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地板筋的布置结构,包括设在汽车后地板下边靠左的部位设有第一横筋和位于第一横筋之上的第二横筋、设在汽车后地板上边靠左的部位设有第三横筋、从上至下设在汽车后地板中部的多排横筋,还包括一道设在汽车后地板左边并与多排横筋连通的竖筋,其特征是:在汽车后地板中部从左至右设有多列竖筋,多列竖筋与多排横筋垂直连通。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仅仅改变了后地板筋的布置方式,未增加质量;本发明使得后地板的刚度比现有汽车后地板筋的布置结构更好;本发明很大程度改善了噪声传递函数的结果,提升了NVH性能;适合所有平地板筋的布置,也适合高地板微型客车在大平面上筋的布置。

    一种汽车下摆臂自动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54260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111425501.0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下摆臂自动化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硬点坐标数据;选择下摆臂结构形式;驱动3D软件初步搭建下摆臂数据;基于下摆臂数据驱动有限元软件进行网络自助划分;调用拓扑优化软件进行拓扑优化计算;基于拓扑优化计算的计算结果驱动3D软件进行详细3D数据制作与详细结构细节优化;基于下摆臂结构形式初定料厚与材料,完成下摆臂本体设计;根据下摆臂结构形式推荐衬套和球头;组装下摆边本体、衬套及球头,实现下摆臂结构初定。本发明提高了下摆臂的设计效率,将大量的手工操作标准化、程序化,设计人员只需极少的工作即可完成相关车辆的下摆臂设计,同时节约成本。

    一种汽车下摆臂自动化设计方法及系统

    公开(公告)号:CN114154260A

    公开(公告)日:2022-03-08

    申请号:CN202111425501.0

    申请日:2021-11-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下摆臂自动化设计方法及系统,该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硬点坐标数据;选择下摆臂结构形式;驱动3D软件初步搭建下摆臂数据;基于下摆臂数据驱动有限元软件进行网络自助划分;调用拓扑优化软件进行拓扑优化计算;基于拓扑优化计算的计算结果驱动3D软件进行详细3D数据制作与详细结构细节优化;基于下摆臂结构形式初定料厚与材料,完成下摆臂本体设计;根据下摆臂结构形式推荐衬套和球头;组装下摆边本体、衬套及球头,实现下摆臂结构初定。本发明提高了下摆臂的设计效率,将大量的手工操作标准化、程序化,设计人员只需极少的啊哦做即可完成相关车辆的下摆臂设计,同时节约成本。

    一种汽车后地板筋的布置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3507865A

    公开(公告)日:2014-01-15

    申请号:CN201210221469.9

    申请日:2012-06-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汽车后地板筋的布置结构,包括设在汽车后地板下边靠左的部位设有第一横筋和位于第一横筋之上的第二横筋、设在汽车后地板上边靠左的部位设有第三横筋、从上至下设在汽车后地板中部的多排横筋,还包括一道设在汽车后地板左边并与多排横筋连通的竖筋,其特征是:在汽车后地板中部从左至右设有多列竖筋,多列竖筋与多排横筋垂直连通。具有如下优点:本发明仅仅改变了后地板筋的布置方式,未增加质量;本发明使得后地板的刚度比现有汽车后地板筋的布置结构更好;本发明很大程度改善了噪声传递函数的结果,提升了NVH性能;适合所有平地板筋的布置,也适合高地板微型客车在大平面上筋的布置。

    一种汽车背门内加强件
    9.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2529655A

    公开(公告)日:2012-07-04

    申请号:CN201210034004.2

    申请日:2012-02-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背门内加强件,其所述左加强件和右加强件均为冲压成型的钣金构件,并且形状和结构相同、左右对称;所述左加强件的上段和下段呈竖直状、中段向右倾斜,上端和下端呈倾斜状;在左加强件的中段偏上的部位设有一凹陷合;沿左加强件的一侧边缘设有第一翻边、另一侧边缘设有第二翻边,在第一翻边上设有两个安装孔。本发明由于左右对称地连接车汽车的背门内蒙皮和背门外蒙皮之间,具有很好的抗弯性能,提高了背门整体一阶弯曲模态,避开了与发动机的怠速频率,降低了共振、异响风险;由于取消了现有的对称支架和减短了内板加强件,重量增加很小,成本得到了很好的控制。

    一种汽车扭力梁后轴结构
    10.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12889749U

    公开(公告)日:2021-04-06

    申请号:CN202021454453.9

    申请日:2020-07-22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汽车扭力梁后轴结构,包括两根结构相同且对称的左右纵臂、两端分别与两根所述纵臂中部连接的横梁,在所述横梁的两端与纵臂的连接部位固定连接有弹簧托盘和减震器支架,其特征是:所述纵臂为空心弯曲变截面结构,所述左纵臂与横梁搭接的后部向上、向左弯曲,右纵臂与横梁搭接的后部向上、向右弯曲,所述纵臂的中轴线为空间曲线;通过空间弯曲以填补其中心线与轮心的高差;所述纵臂的后端直接与制动总成安装板焊接、前端与衬套安装管连接。本实用新型能够减少构件、降低重量,符合车辆轻量化的要求,提高乘坐舒适性及主动安全水平。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