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液压式驻车锁止机构及驻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3954B

    公开(公告)日:2024-07-26

    申请号:CN202210174327.5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式驻车锁止机构及驻车方法,液压式驻车锁止机构包括液压驻车执行组件和驻车组件;液压驻车执行组件包括液压缸、锁止件、锁止弹簧和驱动件,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P挡锁止槽和非P挡锁止槽,锁止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锁止弹簧用于驱动锁止件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驱动件用于驱动锁止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当锁止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锁止件卡入P挡锁止槽或非P挡锁止槽中;当锁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锁止件脱离P挡锁止槽或非P挡锁止槽;驻车组件包括驻车齿轮、驻车棘爪、传动件和回位弹簧。驻车方法采用液压式驻车锁止机构。本发明控制精度高、易于在整车布置和通用化程度较高。

    一种液压式驻车锁止机构及驻车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4483954A

    公开(公告)日:2022-05-13

    申请号:CN202210174327.5

    申请日:2022-02-2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液压式驻车锁止机构及驻车方法,液压式驻车锁止机构包括液压驻车执行组件和驻车组件;液压驻车执行组件包括液压缸、锁止件、锁止弹簧和驱动件,液压缸的活塞杆上设置有P挡锁止槽和非P挡锁止槽,锁止件具有第一位置和第二位置,锁止弹簧用于驱动锁止件从第二位置转动至第一位置,驱动件用于驱动锁止件从第一位置转动至第二位置;当锁止件位于第一位置时,锁止件卡入P挡锁止槽或非P挡锁止槽中;当锁止件位于第二位置时,锁止件脱离P挡锁止槽或非P挡锁止槽;驻车组件包括驻车齿轮、驻车棘爪、传动件和回位弹簧。驻车方法采用液压式驻车锁止机构。本发明控制精度高、易于在整车布置和通用化程度较高。

    双离合器冷却液流量控制阀

    公开(公告)号:CN105605116B

    公开(公告)日:2017-12-01

    申请号:CN201610063043.3

    申请日:2016-0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双离合器冷却液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滑阀式阀芯、复位机构及压力控制阀。阀体内设腔体,滑阀式阀芯依次连续设置与腔体滑动配合套装的工作推送阀台、第一控制阀台、第二控制阀台及复位阀台。腔体上侧壁依次开第一离合器冷却口、第二离合器冷却口,腔体下侧壁依次开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控制阀台与工作推送阀台在腔体内构成第一控制油腔,第二控制阀台与第一控制阀台在腔体内构成第二控制油腔,第二控制阀台侧壁表面开有径向小槽。第一控制阀台滑动,在第一进油口与第一离合器冷却口全连通后,需要更高流量的冷却油液时,径向小槽逐步与第二离合器冷却口连通,流量增加的控制精度更高。

    双离合器冷却液流量控制阀

    公开(公告)号:CN105605116A

    公开(公告)日:2016-05-25

    申请号:CN201610063043.3

    申请日:2016-01-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16D13/72 F16H57/0412 F16H57/04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的双离合器冷却液流量控制阀,包括阀体、滑阀式阀芯、复位机构及压力控制阀。阀体内设腔体,滑阀式阀芯依次连续设置与腔体滑动配合套装的工作推送阀台、第一控制阀台、第二控制阀台及复位阀台。腔体上侧壁依次开第一离合器冷却口、第二离合器冷却口,腔体下侧壁依次开第一进油口、第二进油口。第一控制阀台与工作推送阀台在腔体内构成第一控制油腔,第二控制阀台与第一控制阀台在腔体内构成第二控制油腔,第二控制阀台侧壁表面开有径向小槽。第一控制阀台滑动,在第一进油口与第一离合器冷却口全连通后,需要更高流量的冷却油液时,径向小槽逐步与第二离合器冷却口连通,流量增加的控制精度更高。

    一种变速器驻车机构、变速器及汽车

    公开(公告)号:CN114838125A

    公开(公告)日:2022-08-02

    申请号:CN202210309853.8

    申请日:2022-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变速器驻车机构,包括驻车棘爪、驻车推杆和驻车换挡总成,所述驻车棘爪、驻车推杆和驻车换挡总成均安装在左箱体内部,所述左箱体内还安装有驻车导向套,所述驻车推杆插入驻车导向套中,所述驻车推杆伸出驻车导向套的部分的端部与驻车换挡总成连接;所述左箱体内还设有回位弹簧和驻车棘爪销,所述驻车棘爪销穿过所述驻车棘爪,并插接在所述左箱体内部,所述回位弹簧套设在所述驻车棘爪销上,所述回位弹簧与驻车棘爪连接,所述驻车棘爪在所述回位弹簧的弹力作用下抵靠在所述驻车推杆上。本发明有效降低装配零件的使用个数,减少螺栓的使用,提高驻车机构的连接可靠性,同时空间包络缩小,有助于降低左箱体的压铸难度,降低成本。

    一种驻车机构挂P挡驻车时的瞬态冲击系数确定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18243394A

    公开(公告)日:2024-06-25

    申请号:CN202311061633.9

    申请日:2023-08-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驻车机构挂P挡驻车时的瞬态冲击系数确定方法,其检验满载状态下的车辆在上坡、下坡、平路有车速的情况下强制挂P挡时,P挡驻车机构承受的冲击扭矩;统计不同驻车速度下,不同路况的冲击扭矩,并进行拟合、换算,得出不同路况、不同驻车速度对应的瞬态冲击系数。其获取的详细瞬态冲击系数,能保证仿真结果的准确性,有利于在保证驻车机构质量的前提下,实现降本增效的目标。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7191552A

    公开(公告)日:2017-09-22

    申请号:CN201710418991.9

    申请日:2017-06-06

    Abstract: 一种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装置,包括双离合器、离合器三、电机、内外输入轴、第一、第二副轴和差速器;在现有双离合自动变速器传动结构布置不变的状态下,将离合器三连接在发动机输出端与双离合器的输入端之间,为独立离合器,需要时结合或分离发动机,且离合器三与双离合器同轴布置在电机的转子内部,在断开发动机,电机反向转动时,带动双离合器中的一个离合器反转,以该离合器带动的低挡位主从动齿轮作为倒挡齿轮,实现动力扭矩反向而倒挡。本发明无倒挡轴和专用的倒挡齿轮,一方面简化了变速器结构,大大提高了变速器轴系布置的自由度,并减少了与变速器箱体干涉的可能性。另一方面减少了变速器零部件数量,从而减轻了变速器重量。

    一种变速器以及车辆
    8.
    实用新型

    公开(公告)号:CN220748961U

    公开(公告)日:2024-04-09

    申请号:CN202322587964.8

    申请日:2023-09-22

    Abstract: 本申请涉及汽车技术领域,提供了一种变速器以及车辆,变速器包括输入轴、差速器、离合装置和操纵机构,离合装置包括离合器、中间轴和离合齿轮,离合齿轮与输入轴啮合,中间轴与差速器啮合,离合齿轮可相对转动地套设于中间轴外,离合器与中间轴止转配合且能沿中间轴的轴向滑动,离合器具有与离合齿轮结合的结合状态、以及与离合齿轮分离的分离状态;操纵机构包括驱动装置、连接杆和拨动件,连接杆沿中间轴的轴向延伸,连接杆与拨动件连接,驱动装置驱动连接杆沿中间轴的轴向做往复直线运动,以使连接杆带动拨动件拨动离合器在结合状态和分离状态之间切换。连接杆与拨动件之间没有相对运动带来的损伤和运动误差,提高了操纵机构的执行精度。

    一种自动变速器电子驻车锁止机构

    公开(公告)号:CN208634358U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821205738.1

    申请日:2018-07-27

    Abstract: 本实用新型涉及一种自动变速器电子驻车锁止机构,包括:驻车棘轮;驻车棘爪,驻车棘爪的固定端铰接在变速箱箱体上,驻车棘爪的自由端设有爪齿;驱动机构,驱动机构包括电机、固定座、第一转轴、齿轮组、螺杆和内螺纹伸缩筒,电机固定在固定座的一侧,电机的转轴贯穿固定座延伸到另一侧,螺杆和电机位于固定座的同侧;第一转轴可转动地贯穿固定座,螺杆和第一转轴的一端固定相连,第一转轴和电机的转轴通过齿轮组传动相连,内螺纹伸缩筒与螺杆螺纹配合,内螺纹伸缩筒作直线伸缩运动;推动机构,推动机构在内螺纹伸缩筒的作用下实现驻车棘爪与驻车棘轮的啮合/分离。本实用新型能够改善现有的自动变速器驻车锁止机构的驱动机构的体积较大的问题。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