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435333A
公开(公告)日:2025-02-14
申请号:CN202411772681.3
申请日:2024-12-0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03H1/00
Abstract: 一种聚焦型羽流的多级会切场推力器,包括:主放电结构的外壁上套装有多段永磁体;阳极结构的尾部端面垂直于主放电结构的轴线,阳极结构的轴线与放电结构的轴线同轴,且阳极结构的尾部端面的中心点与第一级永磁体对应会切磁场在轴线处磁场强度最高点重合;其中,最靠近主放电结构入口端的永磁体作为第一级永磁体;多个楔形环结构沿轴向固定安装在主放电结构内部;优先由位于主放电结构尾部(即下游)的永磁体开始设置楔形环结构。本发明通道构型能够克服现有推力器羽流优化技术的不足,从根本上解决推力器空心羽流的工程技术难题(羽流发散效率可提升约30%),可普遍应用不同功率级的会切磁场推力器。
-
公开(公告)号:CN110500200B
公开(公告)日:2021-02-09
申请号:CN201910452238.0
申请日:2019-05-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付拓取 , 张伟 , 高晨光 , 官长斌 , 刘瀛龙 , 王梦 , 李永平 , 沈岩 , 陈君 , 王平 , 杨蕊 , 赵春阳 , 苏高世 , 吴耀武 , 周磊 , 刘全成 , 甄利鹏 , 庚喜慧 , 赵立伟 , 周旭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结构,推进剂在催化床中催化剂作用下,实现催化分解,在燃烧室中进一步燃烧后经喷管喷出产生推力;热控组件安装在推力室催化床上,对催化床进行温度控制和监测。本发明提出了一种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结构,通过导热片、毛细管导热丝等调控毛细管温度,抑制微流量下推进剂在毛细管中产生两相流,实现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稳定工作。抑制微流量下推进剂在毛细管中产生两相流,从而实现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稳定工作。微流量绿色高能单组元推力器具有高比冲、绿色无毒、质量轻、可预包装等特点,为微纳卫星轨道机动、快速响应等提供所需的力或力矩,极大的拓展了微纳卫星的应用空间。
-
公开(公告)号:CN111641186A
公开(公告)日:2020-09-08
申请号:CN202010350573.2
申请日:2020-04-28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H02H3/08
Abstract: 一种电弧推力器电源保护方法,通过监测电弧电压,当电弧电压低于设定值并维持设定时间后,将电源输出限制为小电流恒流输出。随后,当电弧电压达到设定的恢复值以上时,恢复电源正常输出;当电弧电压在恢复值以下的安全范围之内时,电源维持小电流恒流输出;当电弧电压在设定的安全范围之下并维持一定时间后,电源停止输出。本发明可有效减少电弧推力器稳态工作过程中的扰动因素引起的阳极烧蚀。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298B
公开(公告)日:2020-04-10
申请号:CN201810924471.X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榛 , 毛晓芳 , 汪凤山 , 陈君 , 蔡坤 , 高晨光 , 卢国权 , 孙超 , 冉鹏 , 姜鹏 , 周磊 , 陈磊 , 沈岩 , 王平 , 姚兆普 , 臧孝华 , 李新光 , 赵立伟 , 周旭冉 , 王文平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路单喷嘴离心喷注器的空间双组元轨控发动机,适用于航天飞行器的轨道机动、轨道转移等任务需求,包括安装接板、加热装置、控制阀、螺钉、主体结构、内喷嘴、外喷嘴、测温传感器、燃烧室和喷管,当控制阀开启后,氧化剂、燃烧剂两种推进剂分别进入离心式喷注器的外喷嘴、内喷嘴的旋流腔内进行高速旋转,在喷口形成旋流雾锥,并按照一定质量流量比例雾化喷出,两种推进剂在涂覆了耐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燃烧室内混合燃烧,最终形成高温燃气,在拉瓦尔喷管内膨胀加速,形成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29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0924471.X
申请日:2018-08-14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张榛 , 毛晓芳 , 汪凤山 , 陈君 , 蔡坤 , 高晨光 , 卢国权 , 孙超 , 冉鹏 , 姜鹏 , 周磊 , 陈磊 , 沈岩 , 王平 , 姚兆普 , 臧孝华 , 李新光 , 赵立伟 , 周旭冉 , 王文平
Abstract: 一种基于双路单喷嘴离心喷注器的空间双组元轨控发动机,适用于航天飞行器的轨道机动、轨道转移等任务需求,包括安装接板、加热装置、控制阀、螺钉、主体结构、内喷嘴、外喷嘴、测温传感器、燃烧室和喷管,当控制阀开启后,氧化剂、燃烧剂两种推进剂分别进入离心式喷注器的外喷嘴、内喷嘴的旋流腔内进行高速旋转,在喷口形成旋流雾锥,并按照一定质量流量比例雾化喷出,两种推进剂在涂覆了耐高温抗氧化涂层的燃烧室内混合燃烧,最终形成高温燃气,在拉瓦尔喷管内膨胀加速,形成推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954390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0829054.7
申请日:2018-07-25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23R3/40
Abstract: 本发明用于高粘度离子液体推进剂的催化燃烧发动机及燃烧方法,发动机包括泡沫金属预热器、控制阀、旋涡式喷注器、催化床、催化床预热器和喷管;泡沫金属预热器内部设有多孔介质状流体通道,泡沫金属预热器与控制阀的入口一端连接,控制阀内部设有推进剂流道,推进剂流道与多孔介质状流体通道相通,控制阀的另一端通过旋涡式喷注器与催化床一端相连,旋涡式喷注器内部设有旋涡槽;催化床另一端与喷管相连,催化床外壁面安装有用于对催化床加热的催化床预热器。
-
公开(公告)号:CN106246411B
公开(公告)日:2017-12-22
申请号:CN201610589204.2
申请日:2016-07-22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刘旭辉 , 陈君 , 龙军 , 高晨光 , 周怡秋 , 沈岩 , 宋新河 , 官长斌 , 张志伟 , 席红敏 , 李永平 , 张良 , 李恒建 , 王焕春 , 周磊 , 王永钢 , 王文平 , 王健 , 李长维
Abstract: 一种高总冲固体冷气微推进装置,包括:气室(1)等;气室(1)为一端开口的圆筒状壳体,各微型冷气推力器(10)的喷口分别安装在气室(1)端面中心处、气室(1)侧壁上;气室端盖(2)密封气室(1)开口端,温度传感器(5)、压力传感器(6)、冷气发生器(7)固定在气室(1)内;压力传感器(6)、温度传感器(5)实时采集气室(1)内的压力、温度参数,并将参数值发送至控制驱动模块(3);控制驱动模块(3)根据接收的压力、温度参数值,驱动冷气发生器(7)产生气体注入气室(1)中,控制驱动模块(3)驱动并控制微型冷气推力器(10)的工作脉宽。本发明提高了推进模块的总冲量,提高了整体密封性,实现多自由度控制。
-
公开(公告)号:CN105423001B
公开(公告)日:2017-07-28
申请号:CN201510849328.5
申请日:2015-11-27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PC: F16L9/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于单组元推力器的毛细管,属于单组元推力器技术领域,所述毛细管外径为0.2mm~0.7mm,壁厚为0.05mm~0.3mm。该毛细管包括左直管段、第一圆弧段、第二圆弧段、左过渡直管段、第三圆弧段、右过渡直管段、第四圆弧段、第五圆弧段和右直管段。采用本发明的毛细管,能够通过选择弯曲之前毛细管总长度精确控制单组元推力器的流阻,从而精确控制单组元推力器的推力;采用本发明,弯曲后毛细管的结构应力小,能够适应温差变化较大的环境;采用本发明毛细管,增大了毛细管的热阻,降低了单组元推力器点火时热端部件往上游的导热量,提高了单组元推力器的工作安全性。
-
公开(公告)号:CN107313910B
公开(公告)日:2019-08-09
申请号:CN201710557988.5
申请日:2017-07-10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扈延林 , 毛威 , 杨健 , 耿金越 , 胡大为 , 沈岩 , 陈君 , 李栋 , 魏福智 , 山世华 , 吴朋安 , 吴耀武 , 臧娟伟 , 李胜军 , 周磊 , 谢继香 , 甄利鹏
IPC: F03H1/00
Abstract: 一种霍尔推力器用阳极磁屏一体化结构,由外陶瓷筒,内陶瓷筒,阳极,导磁件,绝缘陶瓷,绝缘帽,导电柱,磁源构成。通过在阳极最大直径外圆上均匀开孔,使得阳极具备均化气体的作用;通过阳极采用软磁合金材料的方式实现了导磁功能,磁源可以采用励磁线圈方式,也可以采用永磁铁方式。通过将外陶瓷筒,内陶瓷筒布置在阳极腔体内部的方式实现了霍尔推力器绝缘加速通道的建立。工作时带有高电位的阳极通过绝缘陶瓷和绝缘帽实现与其他不同电位零部件的隔离。阳极通过导电柱实现与其他部件的连接,阳极与导电柱通过电子束焊接方式实现连接。使得小尺寸霍尔推力器可以实现聚焦磁场位型,该种位型被认为是高性能霍尔推力器所普遍具备的磁场位型结构。
-
公开(公告)号:CN109139791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08717.2
申请日:2018-09-21
Applicant: 北京控制工程研究所
Inventor: 王振兴 , 夏继霞 , 冉荣 , 姜华 , 南柯 , 王兆立 , 曹长新 , 沈岩 , 魏延明 , 张雅斌 , 周磊 , 李胜军 , 刘旭辉 , 张涛 , 李新光 , 谢继香 , 周旭冉 , 李伟
IPC: F16F15/08
Abstract: 一种防止减压器振荡的阻尼结构,包括主弹簧(1)、调整垫片(2)、弹簧座(3)、阻尼橡胶块(4)、阀体(5)、膜片组件(6),在主弹簧(1)的弹簧力作用下,迫使阻尼橡胶块(4)产生初始形变,直至弹簧座(3)压紧调整垫片(2)而止位,此时阻尼橡胶块(4)外沿接触阀体(5)侧壁。当减压器震荡时,弹簧座(3)和膜片组件(6)相对于阀体(5)轴向振动,阻尼橡胶块(4)与阀体(5)的接触部位产生往复的摩擦或切向变形,吸收振动的能量,起到防止振荡的作用。控制调整垫片(2)的厚度来控制阻尼大小,能够提供减压器所需的合适大小的阻尼,解决了现有减振结构容易出现欠阻尼或过阻尼的问题,结构稳定,减振效果好。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