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电动车轮动智能电子电池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19582411A

    公开(公告)日:2025-03-07

    申请号:CN202411920772.7

    申请日:2024-12-25

    Inventor: 彭淮光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电动车轮发电技术领域,尤其涉及一种电动车轮动智能电子电池装置,包括电动车轮外壳,所述电动车轮外壳的轴心处设置有安装在电动车传动轴上的空心车轴,在电动车轮外壳的内侧设置有利用车轮的转动和刹车时的机械能产生电流并回收电能的电能回收组件,所述电能回收组件包括分别设置于电动车轮外壳内部两侧的若干个圆周阵列分布的永磁磁条,相邻两个永磁磁条设置为N、S,且两个相邻的永磁磁条通过环氧树脂胶粘贴而固定。本发明有助于增加电动车的自给自足能力,使车辆在较长时间内不需要外部充电,提升能量的回收效率,降低电动车对外部充电的依赖,减少能源的浪费,避免回收的能量有限而导致电动车实际续航提升不明显的情况。

    一种气动汽车
    2.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0834535B

    公开(公告)日:2025-01-17

    申请号:CN201810944570.4

    申请日:2018-08-19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气动汽车,通过将气体动力装置连接至行走装置,扭矩大,转速高,传递效率高,能耗低,且环境友好,排放物为减压后的气体,工作噪音低,且无尾气污染。该气动汽车采用的气体动力装置,包括外圈和芯体,芯体的外环面的喷口和排口之间设有至少一阶以上的次冲流道,气体从进气通道进入,通过芯体的喷口及次冲流道的逐阶喷出,作用于外圈周向上的至少二驱动凹部,对这些驱动凹部产生推力推动外圈旋转做功,实现动力输出,最后,气体通过芯体的排口经排气通道排出。

    一种驱动防滑系统及平板车
    3.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9217961A

    公开(公告)日:2024-12-31

    申请号:CN202411442529.9

    申请日:2024-10-1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驱动防滑系统及平板车,包括限速阀、悬架和驱动阀组,限速阀具有双向流通并且仅单向节流的功能,每个悬架设有至少一个驱动马达,驱动马达设有第一工作油口和第二工作油口,驱动阀组设有吸油口、第三工作油口和第四工作油口,吸油口连通至油箱,第三工作油口与属于限速阀的第一限速阀的第一油口连通,第一限速阀的第二油口与第一工作油口连通,第四工作油口与属于限速阀的第二限速阀的第一油口连通,第二限速阀的第二油口与第二工作油口连通。从而实现了驱动马达的进油油路限速、回油油路不受阻的目的,通过限速阀限制驱动马达的进油油量,实现了即使是不具备零排量功能的驱动马达也能实现电子防滑的作用。

    一种自驱动车辆底盘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876697A

    公开(公告)日:2024-11-01

    申请号:CN202410833863.0

    申请日:2024-06-26

    Applicant: 王诗蕊

    Abstract: 本发明是一种自驱动车辆底盘,包括底盘主体、轮轴、驱动轮组件和磁瓦;所述轮轴位于底盘主体的前后两侧,所述驱动轮组件位于轮轴两侧共四个,所述磁瓦位于驱动轮组件的上方;相邻的所述驱动轮组件的安装角度相差90度。本发明将四个不同角度的驱动轮组件应用在四个车轮上,使其能够与磁瓦相互作用,并在转动过程中,始终保持一个驱动轮组件受到磁瓦的磁力作用,使车辆持续前进。

    一种汽车制动能回收系统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8025100A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410214761.0

    申请日:2024-02-27

    Abstract: 本发明实施例公开一种汽车制动能回收系统。该系统包括:液压制动单元、液压能回收单元、液压驱动单元及低压储油单元;液压制动单元复用液压驱动单元;液压制动单元,被配置有与液压能回收单元联接的上腔油路及与低压储油单元联接的下腔油路,上腔油路与下腔油路相互转换;液压制动单元,在接收到用户脚踩踏板指令时,被车轮带动旋转产生反向制动力,并将低压储油单元的液压油通过下腔油路、上腔油路以将液压油泵压至液压能回收单元;当液压能回收单元中压力达到预设值时,液压驱动控制单元接收驱动控制指令以使液压能回收单元内的液压油通过上腔油路、下腔油路释放至低压储油单元过程中,液压驱动单元旋转;液压驱动单元驱动车轮运转。

    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
    6.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15723492B

    公开(公告)日:2024-05-14

    申请号:CN202211544092.0

    申请日:2022-12-01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汽车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陆空两用飞行汽车,其包括:车身、燃气轮机发电系统、折叠动力系统、前涵道风扇系统、车轮、后涵道风扇、后挡板;其中,所述燃气轮机发电系统包括若干个燃机发电机组;所述折叠动力系统包括若干个折叠动力组件;所述前涵道风扇系统包括:若干个前涵道风扇、上挡板;所述汽车采用可折叠涵道风扇和折叠旋翼为垂直起降和飞行状态提供升力和推力,减小了整车身积,增加了飞行汽车的紧凑度。其前、后涵道风扇均设置有盖板,在地面行驶状态及不工作状态时避免积灰,在垂直起降状态盖板竖直避免产生较大上升阻力,在飞行状态则盖板平行,作为“固定翼”使得飞行汽车工作更加稳定。

    车辆落水防沉装置及其控制方法、车辆

    公开(公告)号:CN117818339A

    公开(公告)日:2024-04-05

    申请号:CN202410063608.2

    申请日:2024-01-16

    Inventor: 张强

    Abstract: 一种车辆落水防沉装置,包括蜗轮机构、第一转动机构和处理模块,其中,蜗轮机构和第一转动机构设于车辆底部,第一转动机构与蜗轮机构连接,处理模块与第一转动机构电性连接,当车辆处于落水状态时,处理模块控制第一转动机构驱动蜗轮机构沿水平方向转动以提供冲击水的推力。车辆落水防沉装置,在车辆落水后,通过自动开启蜗轮机构转动,实现蜗轮叶片沿水平方向旋转,提供一个冲击水的推力,从而为车辆提供向上的漂浮力和车辆漂浮后向前推进的推力,蜗轮机构隐藏在车辆底部,不会占用过多的空间,操作调整简单便捷。本发明还提供一种车辆落水防沉装置的控制方法和一种车辆。

    一种具有螺旋钢丝伞轮的可弹跳双轮平衡车

    公开(公告)号:CN117465582A

    公开(公告)日:2024-01-30

    申请号:CN202311728553.4

    申请日:2023-12-1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具有螺旋钢丝伞轮的可弹跳双轮平衡车,该小车的主要结构包括车架、复合车轮、车轮动力部分、弹力驱动部分、动作控制部分、摄像头组件及电源电控部分。该小车采用一种由可变形螺旋钢丝伞轮和软体车轮组成的复合车轮,在适应复杂地形能力和越障能力方面有一定有优势。小车正常行走时螺旋钢丝伞轮嵌入软体车轮沟槽之中可正常滚动,螺旋钢丝伞轮打开后也可替代软体车轮驱动小车,钢丝伞轮瞬时触发打开时,可为小车提供向上和向前的弹跳动力,行进中实现一定高度的跳跃动作。小车的瞬时弹跳动力由弹簧储能装置提供,采用特殊结构的螺旋机构实现弹簧压缩蓄能和弹性势能的瞬间释放。

    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
    9.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9484157B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1910016447.0

    申请日:2019-01-0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新能源汽车动力系统,包括储液箱、配气室、储气筒、气动机、汽车ECU和蓄电池;所述储液箱包括第一储液腔、第二储液腔、第一加压泵和第二加压泵,所述第一加压泵和第二加压泵均与汽车ECU电连接;第一加压泵运行后通过管道将第一储液腔内的液体运输至配气室,第二加压泵运行后通过管道将第二储液腔内的液体运输至配气室;所述储气筒与配气室管道连接,储气筒上设置有气压传感器,所述气压传感器与汽车ECU电连接;所述气动机与储气筒管道连接,储气筒与气动机之间的管道上设置有流量控制开关;所述蓄电池与汽车ECU电连接。本系统利用物质化学反映产生气体驱动汽车行驶,节约了油料等能源,补充能源快捷。

    一种压缩空气动力汽车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7150583B

    公开(公告)日:2022-07-26

    申请号:CN201710338899.1

    申请日:2017-05-15

    Applicant: 余仂文

    Inventor: 余仂文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自动能压缩空气动力汽车,涉及汽车技术领域。该自动能压缩空气动力汽车,包括车身底架,所述车身底架上从前到后依次穿插设置有前转轴和后转轴,所述前转轴的两侧均固定安装与前车轮,所述后转轴的两端均固定安装有后车轮。该自动能压缩空气动力汽车,通过对超薄型气动马达机、第一超薄型发电机、第二超薄型发电机、超薄型电动启动机、电瓶和螺杆式空压机的设置,使该汽车能够通过气压进行带动汽车的运行,而且还能够自动发电,实现为污染的零排放,保障了人们的生活环境,同时整个装置的扭矩力较强,而且功率的转换效果较大,从而达到节能的作用,减少了能力的损失,保障了汽车的效率。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