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8963298A
公开(公告)日:2018-12-07
申请号:CN201811053782.X
申请日:2018-09-10
Applicant: 中氢新能技术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07 , H01M8/0612 , H01M8/245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 H01M8/04059 , H01M8/0618 , H01M8/245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电堆的热控制系统,所述热控制系统包括,送料装置、氧化装置、重整装置、电堆、第一蒸发器、第二蒸发器、第一阀门开关、第二阀门开关、第三阀门开关,所述氧化装置与所述重整装置相连,且所述重整装置和所述氧化装置分别与所述电堆相连,所述第一蒸发器通过所述第一阀门开关与所述第二蒸发器相连,且所述第二蒸发器与所述电堆相连,所述送料装置通过所述第三阀门开关与所述氧化装置相连,所述送料装置通过所述第二阀门开关与所述第一蒸发器相连,且所述第一蒸发器与所述重整装置相连,通过这样的设计,能够使得对热量控制的更合理,极大地提高了生产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8886154A
公开(公告)日:2018-11-23
申请号:CN201780013262.3
申请日:2017-02-21
Applicant: 斗山燃料电池美国股份有限公司
Inventor: P.马吉奥特
IPC: H01M8/04007 , H01M8/04029 , F03G7/0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768 , H01M8/04029 , H01M8/04074 , H01M2250/402 , Y02B90/12
Abstract: 说明性示例发电系统包括被配置成生成电功率的燃料电池发电装置。燃料电池发电装置包括电池堆组装件,该电池堆组装件包括多个燃料电池,多个燃料电池被配置成基于化学反应来生成电功率。冷却剂网络被配置成朝向电池堆组装件载送流体,其中冷却剂网络中的流体可以通过吸收来自燃料电池发电装置的热而变热。冷却剂网络包括被配置成生成电功率的热工水力引擎。冷却剂网络被配置成将经加热流体载送到其中经加热流体可以用于生成电功率的热工水力引擎。冷却剂网络被配置成将来自热工水力引擎的经降低温度的流体载送回到电池堆组装件。
-
公开(公告)号:CN108701845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780013824.4
申请日:2017-02-08
Applicant: 宝马股份公司
IPC: H01M8/04007 , F28F17/00 , F28D7/00 , F28D7/16 , F28D9/00 , H01M8/04089 , H01M8/04119 , H01M8/04082 , F02M26/29 , F28D21/00 , H01M8/04291 , H01M8/1018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 F28D7/0066 , F28D7/1692 , F28D2021/0043 , F28F17/005 , H01M8/04014 , H01M8/04089 , H01M8/04126 , H01M8/04141 , H01M8/04149 , H01M8/04164 , H01M8/04201 , H01M8/04291 , H01M2008/1095 , H01M2250/20 , Y02T90/3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特别是在机动车中用于燃料电池系统的热交换器,其包括:用于至少一种气体的气体区段和用于对所述至少一种气体进行冷却的冷却流体区段;壳体;设置在壳体中的冷却器矩阵,所述冷却流体区段构造在该冷却器矩阵中,其中该冷却器矩阵构成大量空腔,这些空腔形成气体区段;在壳体上至少一个气体入口;在冷却器矩阵中至少一个隔断,其用于将气体区段分成至少两个涌流,使得两个涌流能够通过同一冷却流体区段冷却;在壳体上至少两个气体出口,其中每个涌流通入各自的气体出口。
-
公开(公告)号:CN108682878A
公开(公告)日:2018-10-19
申请号:CN201810439505.6
申请日:2018-05-09
Applicant: 湖南优加特装智能科技有限公司
IPC: H01M8/04007 , H01M8/04119 , H01M8/04089 , H01M8/0432 , H01M8/04492 , H01M8/04701 , H01M8/04828 , H01M8/0606 , H01M8/1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 H01M8/04126 , H01M8/04208 , H01M8/04365 , H01M8/04492 , H01M8/04708 , H01M8/04835 , H01M8/0606 , H01M8/100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温湿度调节装置及氢燃料电池,其中,温湿度调节装置包括:调节箱,调节箱与氢燃料电池中的氢反应堆的空气入口连通;第一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调节箱内的空气的温度和湿度;加热制冷一体器,用于对调节箱内的空气进行加热或制冷;雾化器,与调节箱的空气输入管连通,用于向空气输入管内喷洒水雾;第二温湿度传感器,用于检测氢反应堆的散热出风口的气体温度和湿度;控制器,第一温湿度传感器、加热制冷一体器、雾化器以及第二温湿度传感器均与控制器连接。该温湿度调节装置成本低、结构简单、操作方便,可应用于小型便携式的氢燃料电池上。
-
公开(公告)号:CN105814727B
公开(公告)日:2018-09-25
申请号:CN201480067161.0
申请日:2014-12-10
Applicant: 日本特殊陶业株式会社
IPC: H01M8/2425 , H01M8/04014 , H01M8/04007 , H01M8/04089 , H01M8/0408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201 , H01M8/04014 , H01M8/04067 , H01M8/04074 , H01M8/04089 , H01M8/2425 , H01M8/2457 , H01M8/248 , H01M8/2483 , H01M2008/1293
Abstract: 本发明的一个技术方案的燃料电池堆具有多个歧管,该多个歧管在层叠方向上贯穿多个燃料电池单元,使燃料气体和氧化剂气体流通。作为所述歧管,具有冷气体用的歧管、热气体用的歧管以及热交换后气体用的歧管,该冷气体用的歧管从外部向所述燃料电池堆内导入所述燃料气体或所述氧化剂气体,该热气体用的歧管从所述燃料电池单元排出所述燃料气体或所述氧化剂气体,该热交换后气体用的歧管使在热交换部处进行了热交换而得到的热交换后气体流通。并且,所述冷气体用的歧管全部与所述热气体用的歧管相邻,所述热气体用的歧管不与其他的所述热气体用的歧管相邻。
-
公开(公告)号:CN108432017A
公开(公告)日:2018-08-21
申请号:CN201680075209.1
申请日:2016-12-16
Applicant: 莱茵兹密封垫有限公司
IPC: H01M8/04828 , H01M8/04014 , H01M8/04029 , H01M8/04111 , H01M8/04119 , H01M8/04746 , H01M8/04007 , F28D2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14 , F28D21/0015 , F28D2021/0043 , H01M8/04029 , H01M8/04074 , H01M8/04111 , H01M8/04126 , H01M8/04149 , H01M8/04776 , H01M8/048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气体馈送和排出系统(100;100’;200;300;400;500;600),包括:具有至少一个电极(2a)的燃料电池布置(2);气体-气体换热器(3),用于在待馈送到电极(2a)的第一气体(5)与从电极(2a)排出或可从电极(2a)排出的第二气体(6)之间交换热量;和加湿器(4),用于在第一气体(5)与第二气体(6)之间传递湿气;其中,燃料电池布置(2)、气体-气体换热器(3)和加湿器(4)是设计的并且相互流体连通,使得在将第一气体(5)馈送到电极(2a)之前,待馈送到电极(2a)的第一气体(5)可被引入到气体-气体换热器(3)中,并且使得第二气体(6)可从电极(2a)被引入到气体-气体换热器(3)中,从而在气体-气体换热器(3)中在第一气体(5)与第二气体(6)之间传热;使得第一气体(5)和第二气体(6)可从气体-气体换热器(3)被引入到加湿器(4)中以在加湿器(4)中在第一气体(5)与第二气体(6)之间传递湿气;且使得第一气体(5)可从加湿器(4)被引入到燃料电池布置(2)中,并且可馈送到电极(2a)。本发明还涉及一种用于将第一气体(5)馈送到燃料电池布置(2)的至少一个电极(2a)和用于从该至少一个电极(2a)排出第二气体(6)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4662722B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380032649.5
申请日:2013-06-19
Applicant: 智慧能量有限公司
Inventor: 保尔·莱纳德·阿德科克 , 彼得·戴维·胡德 , 安东尼·纽博尔德 , 托拜厄斯·莱斯克
IPC: H01M8/04 , H01M8/24 , H01M8/10 , H01M8/040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 H01M8/04014 , H01M8/04089 , H01M8/04097 , H01M8/0432 , H01M8/04492 , H01M8/04701 , H01M8/04753 , H01M8/04761 , H01M8/04768 , H01M8/2465 , H01M2008/1095
Abstract: 燃料电池堆总成包括燃料电池的堆叠,每个燃料电池均具有冷却空气导管,该冷却空气导管具有设置在堆叠的通风面上的输入/输出通风孔。通风孔在堆叠的所述通风面上方形成阵列。第一风扇经配置引导空气流通过通风面的第一部分,并且第二风扇经配置引导空气流通过通风面的第二部分。可重配置充气室与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流体连通并具有第一配置和第二配置,在该第一配置中空气由第一风扇和第二风扇在相同方向上引导通过通风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并且在该第二配置中空气由风扇中的至少一个在相反方向上分别引导通过通风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当在第二配置中操作时,通过通风面的第一部分和第二部分的空气流的方向周期性地反向。
-
公开(公告)号:CN105027340B
公开(公告)日:2018-07-03
申请号:CN201480012596.5
申请日:2014-03-10
Applicant: 大众汽车有限公司
IPC: H01M8/02 , H01M8/027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241 , H01M8/0202 , H01M8/0258 , H01M8/0267 , H01M8/0271 , H01M8/0297 , H01M8/0407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燃料电池(60)的双极性板(10),其中,双极性板(10)具有燃料侧(14)、氧化剂侧(16)、两个单板(12)以及布置在所述单板(12)之间的冷却剂空腔,单板(12)中的至少一个在其外部面上具有至少一个密封件(30、32、34、36)并且单板(12)借助至少一个连接缝(40、42、44)相连。所述双极性板的特征在于,所述至少一个连接缝(40、42、44)不与所述至少一个密封件(30、32、34、36)相交和/或重叠。本发明还涉及一种包括至少一个双极性板(10)的燃料电池(60)以及一种用于制造双极性板(10)的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7856565A
公开(公告)日:2018-03-30
申请号:CN201711133453.1
申请日:2017-11-16
Applicant: 黑冻科技有限公司
IPC: B60L11/18 , H01M8/0432 , H01M8/0438 , H01M8/04537 , H01M8/04701 , H01M8/04746 , H01M8/04858 , H01M8/04007 , H01M8/0606 , H01M8/1007 , H01M8/2457 , H01M8/2475 , H01M16/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60L11/1881 , B60L11/1887 , B60L2200/26 , H01M8/04074 , H01M8/04365 , H01M8/0438 , H01M8/04559 , H01M8/04731 , H01M8/04746 , H01M8/0488 , H01M8/0606 , H01M8/1007 , H01M8/2457 , H01M8/2475 , H01M16/003 , H01M2250/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复合式空铁驱动系统,包括超级电容模块、第一控制模块、氢燃料电池组、气体控制模块、锂电池模块,氢燃料电池组的输出端与锂电池模块的充电输入端相连,氢燃料电池组的正极并联于超级电容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的正极公共连接点上,氢燃料电池组的负极并联于超级电容模块和第一控制模块的负极公共连接点上;锂电池模块和超级电容模块分别通过总线与第一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相连;气体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入端与第一控制模块的信号输出端相连;第一控制模块用于监测氢燃料电池组、超级电容模块的反馈数据、并向气体控制模块发出指令。本发明用以解决现有技术中空铁不便长距离运行的问题,实现为空铁持续稳定的提供能源的目的。
-
公开(公告)号:CN106848348A
公开(公告)日:2017-06-13
申请号:CN201510887338.8
申请日:2015-12-07
Applicant: 高炳荣
Inventor: 高炳荣
IPC: H01M8/040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074
Abstract: 常规电堆在化学反应过程中产生大量热量是靠水来带走,从而起到降温作用,尔金属片氢氧电堆是通过金属片、小型压缩机、温控、继电器等系统构成一台金属片氢氧电堆。实施本发明积极效果是:在氢氧的化学反应中,由于金属片氢氧电堆体积小,降温无法通过水来实现,本发明使用小型压缩机将冷却剂从气态压缩成液态,注入金属片氢氧电堆的散热管道中,通过温控及继电器来控制。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