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燃料电池导流板
    1.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9638311A

    公开(公告)日:2019-04-16

    申请号:CN201811493642.4

    申请日:2018-12-0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58 H01M8/0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冷却流体流速分布、温度分布更加均匀的燃料电池导流板。所述导流板为长方体导流双极板,由粘合在一起的空气导流槽板和氢气导流槽板组成;进出空气、进出氢气、进出冷却流体的孔道以及用于连接进出流体孔道的导流槽设置在所述导流双极板上;冷却流体流道处于所述空气导流槽板背面和氢气导流槽板背面形成的夹层中;沿所述导流板长边的侧面设置冷却液的进出口;沿所述导流板短边的侧面布置有空气和氢气进出的孔道。本发明燃料电池导流板有利于提高冷却液流速分布的一致性,有利于降低冷却流体进出口温度差异,提高所述极板温度分布的一致性。

    燃料电池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8091899A

    公开(公告)日:2018-05-29

    申请号:CN201711099573.4

    申请日:2017-11-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4156 H01M8/0258 H01M8/0267 H01M2008/1095

    Abstract: 一种燃料电池,具备被层叠的多个发电电池单元及端部电池单元。各发电电池单元具备第一板及夹着该第一板的一对第一隔板。端部电池单元具备第二板及夹着该第二板的一对第二隔板。分别形成于各板及隔板的贯穿孔形成沿发电电池单元的层叠方向延伸的发电用气体的导入路。端部电池单元具有“第一结构”和“第二结构”中的至少一方的结构,在“第一结构”中,一对第二隔板中的气体流动方向上游侧的隔板或者第二板的贯穿孔的底壁比各发电电池单元的对应部分向下方凹陷,在“第二结构”中,第二板或者气体流动方向下游侧的隔板的贯穿孔的底壁比各发电电池单元的对应部分向上方突出。

    燃料电池双极板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83408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033342.3

    申请日:2017-10-3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H01M8/0263 H01M8/026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燃料电池双极板,反应流场设计采用了漩涡式流道设计,每条反应流道从双极板一端的阳极反应物进口或阴极反应物进口处沿长度方向延伸,至双极板另一端后向宽度方向转向再延伸,再向长度方向转向再延伸,如此历经多次转向后,沿长度方向延伸至双极板的一端或另一端的阳极反应物出口或阴极反应物出口,多条反应流道构成漩涡式反应流场,当有流体燃料通过时,流体将会向相邻的反应流道进行扩散,同时温度向相邻的反应流道进行传导,从而使燃料电池双极板反应流场的流体浓度、温度保持均匀。应用本发明制作的燃料电池电堆,使流体、温度在双极板反应流场的分布更均匀,在同样电流密度下,能够显著提升燃料电池的稳定性。

    用于燃料电池的流体流动板

    公开(公告)号:CN105027339B

    公开(公告)日:2017-11-24

    申请号:CN201380073728.0

    申请日:2013-12-18

    Abstract: 一种用于电化学组件的流体流动板,所述流体流动板具有:多个第一流体流动通道,其延伸穿过所述流动板的活动区域以便界定所述流体流动板的第一流体流场;和多个第二流体流动通道,其延伸穿过所述流动板的所述活动区域以便界定所述第二流体流动板的第二流体流场。第一流体输送点的阵列沿着所述第一流体流场的边缘安置,以用于连通流体进入或离开所述第一流体流动通道。第二流体输送点的阵列沿着所述第二流体流场的边缘安置,以用于连通流体进入或离开所述第二流体流动通道。第一流体槽道具有由第一流体输送点的所述阵列限定的第一周边边缘部分,并且具有形成所述流体流动板的第一流体连通边缘的第二周边边缘部分。第二流体槽道具有由第二流体输送点的所述阵列限定的第一周边边缘部分,并且具有形成所述流体流动板的第二流体连通边缘的第二周边边缘部分。所述第一流体槽道和所述第二流体槽道被定形来使得所述第二周边边缘部分的组合长度比所述第二流体槽道或所述第一流体槽道的所述第一周边边缘部分长。增加每个槽道的所述第二周边边缘部分的长度达到与流体输送点的长度(也就是,活动流场区域的宽度)相比的最大可能长度优化了进入所述流动板的所述通道中的流体分布。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