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036338A
公开(公告)日:2017-08-11
申请号:CN201710329870.7
申请日:2017-05-11
Applicant: 青岛易图令科技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5B39/04 , F25B2339/04 , F28D7/1692 , F28D2021/007 , F28F1/22 , F28F9/22 , F28F2009/22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平行流热交换器,包括平行流换热组件,所述平行流换热组件包括第一集流管、第二集流管和多条冷媒管,所述冷媒管水平设置在所述第一集流管和所述第二集流管之间,相邻两根所述冷媒管之间设置有散热片,所述散热片上开设有漏水孔,所述第一集流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一隔断,所述第一隔断将所述第一集流管分隔成多个第一冷媒腔体,所述第二集流管中设置有至少一个第二隔断,所述第二隔断将所述第二集流管分隔成多个第二冷媒腔体,所述第一隔断和所述第二隔断在竖直面上的投影交替设置,所述冷媒管与对应的所述第一冷媒腔体和所述第二冷媒腔体连通。实现提高平行流热交换器的用户体验性和换热效率。
-
公开(公告)号:CN103261599B
公开(公告)日:2015-12-16
申请号:CN201180059765.7
申请日:2011-11-16
Applicant: 珀金斯发动机有限公司
Inventor: M·德克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M26/00 , F01N3/043 , F01N2240/02 , F28D7/1684 , F28D7/1692 , F28F9/0219 , Y02T10/20
Abstract: 一种用于内燃机的废气冷却器,使得这样的废气冷却器在可靠性和耐用性上得到提高。所述冷却器包括壳体(1),该壳体包括顶壁(2)、底壁(3)和从第一端向第二端纵向延伸以限定中空空间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4,5)。其中,多根冷却器管(10’)在所述壳体(1)内纵向延伸并从朝着所述底壁(3)向朝着所述顶壁(2)成列安置。其中,每根冷却器管(10’)的平面相对于所述壳体(1)的第一侧壁和第二侧壁是倾斜的。
-
公开(公告)号:CN104567474A
公开(公告)日:2015-04-29
申请号:CN201410549034.6
申请日:2014-10-16
Applicant: 马勒贝洱两合公司
Inventor: 西蒙·洪德 , 阿尔布雷克特·西格尔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1/0475 , F02M26/32 , F28D7/1692 , F28D21/0003 , F28F2009/029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热交换器(1,21,41,81),具有:第一流动通道(15,39,55,100),其可由第一流体流经;第二流动通道(14,38,54,99),其可由第二流体流经,其中,第一流动通道(15,39,55,100)具有第一部段(12,36,52,97),第二部段(13,37,53,98)和转向区域,其中,第一部段与第二部段经由转向区域(7,27,47,87)流体连通,并且第二流体可环绕第一部段(12,36,52,97),第二部段(13,37,53,98)以及转向区域(7,27,47,87)流动,其中,第一流动通道(15,39,55,100)的第一部段(12,36,52,97)和/或第二部段(13,37,53,98)分别通过多个管(8,9,28,29,48,49,88,89)形成。
-
公开(公告)号:CN103983128A
公开(公告)日:2014-08-13
申请号:CN201410049599.8
申请日:2014-02-13
Applicant: 摩丁制造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2 , F02B29/0462 , F28D7/1692 , F28D9/0056 , F28D2021/0082 , F28F9/001 , F28F9/0075 , F28F9/013 , F28F9/0253 , F28F2275/14 , Y02T10/146
Abstract: 一种位于壳内的热交换器装置,所述壳例如是内燃机的进给管,所述热交换器装置具有至少一个堆叠和具有媒质连接的端板,所述堆叠包含导管和散热片,并且其中所述堆叠被插入所述壳内并被固定于该壳内。包含媒质连接和/或至少一个有轮廓的轨道的连接块被置于所述端板上。所述壳具有至少一个横截面扩展的壁围和/或至少一个集成在所述壳壁中的插槽,其中所述连接块位于横截面扩展部,和/或所述插槽的横截面与所述轨道的横截面近似地相匹配。
-
公开(公告)号:CN102822617A
公开(公告)日:2012-12-12
申请号:CN201180007929.1
申请日:2011-01-27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东京大学 , 有限会社和气制作所 , 神取工业有限公司 , 株式会社M·K贩卖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92 , F28D9/0043 , F28D21/0003 , F28F3/046 , F28F9/22 , F28F17/005
Abstract: 将多个形成有槽36和波状凹凸部33、34的扁平管的换热用管30并排配置,使得较长方向成为铅垂方向,使换热介质从下方的流入口31向上方的流出口32流动。通过在壳体40设置引导壁43、44,使排气从上方的流入口41向下方的流出口42流动,使排气在流路46a~46d和多个换热用管30的间隙中蜿蜒。排气与换热介质作为整体成为对流,通过波状凹凸部33、34而在排气中产生二次流,因此换热效率提高,配置成较长方向成为铅垂方向并且形成槽36和波状凹凸部33、34,因此可促进冷凝水向下方排出。
-
公开(公告)号:CN101711339B
公开(公告)日:2012-05-30
申请号:CN200880020412.4
申请日:2008-04-29
Applicant: (株)庆东NAVIEN
Inventor: 闵泰植
IPC: F28F9/013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1/04 , F24H1/38 , F28D7/1692 , F28D9/0043 , F28D9/0081 , F28F13/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应用在锅炉中的换热器,本发明的目的是提供一种换热器,该换热器通过减小换热管之间距离,同时加长采暖水通过换热器时的流道,从而提高换热效率,并且易于制造。为了达到该目的,根据本发明,换热器包括换热装置,第一和第二辅助板,第一和第二端板。该换热装置包括采暖水流入其中并且彼此间隔等距离的多个换热管单元,换热管单元设置在采暖水入口和采暖水出口之间,并由多个管组成,所述管具有矩形截面,矩形截面与燃烧气体接触的一侧具有比高度大的宽度。第一和第二辅助板固定在换热管单元的两端,用于保持多个换热管单元彼此间的距离不变。第一和第二端板分别固定在第一和第二辅助板的外表面。
-
公开(公告)号:CN101622510A
公开(公告)日:2010-01-06
申请号:CN200880006328.7
申请日:2008-02-27
Applicant: 摩丁制造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F9/00 , B23P15/26 , F02M26/22 , F02M26/24 , F02M26/32 , F28D7/1692 , F28F9/0236 , Y10T29/4935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热交换器(10),更优选的形式是一种EGR冷却器(52),其具有第一和第二通道(56A、56B),第一和第二通道通过一对相应的热膨胀连接件(87、93)连接到入口/出口歧管(70)以允许热交换器(10)的各个结构部件之间不同的热膨胀。
-
公开(公告)号:CN101400960A
公开(公告)日:2009-04-01
申请号:CN200780008360.4
申请日:2007-03-09
Applicant: 贝洱两合公司
IPC: F28D7/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92 , F02M26/25 , F02M26/32 , F02M26/50 , F28D7/0075 , F28D21/0003 , F28F1/022 , F28F1/04 , F28F3/044 , F28F13/12 , F28F13/14 , F28F27/02 , F28F2215/04 , F28F2250/0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用于汽车的热交换器,包括第一流路(1),位于第一流路(1)之后的折流区域(13)和位于折流区域(13)之后的第二流路(2)。第一和第二流路(1,2)可被待冷却的液体穿流,并且可被用于散热的冷却介质环流。第二流路(2)具有与第一流路(1)不同的流动阻力。
-
公开(公告)号:CN1813164A
公开(公告)日:2006-08-02
申请号:CN200480018049.4
申请日:2004-06-09
Applicant: 贝洱两合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1692 , F01P7/165 , F01P2003/182 , F01P2060/16 , F02B29/0412 , F02B29/0462 , F28D7/0066 , F28D7/0083 , F28D9/005 , F28D9/0056 , F28D9/0093 , F28D21/0003 , F28F2275/025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多级热交换装置及其制造方法,其中至少三种自由流动的介质(流体)用于三个被分成至少两个热交换装置或流体模块的流体装置。所述流体模块分别包括至少两个流体元件,其布置应使得流体元件交替被不同的流体穿流。对于基本为液态的流体,该流体通过流体集流和/或分配装置被分配到与其以气密和液密方式连接的流体元件。至少两个流体模块直接安装和/或通过流体分配装置以流体连接的方式至少通过一个流体装置形成串联。
-
公开(公告)号:CN103982345B
公开(公告)日:2018-07-24
申请号:CN201410041207.3
申请日:2014-01-28
Applicant: 马勒国际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2B29/0462 , F02B29/0475 , F02B31/06 , F28D7/1692 , F28F1/126 , F28F9/0258 , F28F9/0268 , F28F21/06 , F28F27/02 , F28F2225/02 , F28F2275/14 , Y02T10/14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用于向内燃机进给新鲜空气的新鲜空气供给装置(1),包括用于引导增压的新鲜空气的抽吸模块(2)和布置在所述抽吸模块(2)中用于冷却所述增压的新鲜空气的增压空气冷却器(3),其中所述抽吸模块(2)包括外罩(4),所述外罩(4)包括用于未冷却的增压空气的增压空气进口(5)和用于冷却的增压空气的增压空气出口(6)。当外罩(4)包括冷却器壳(7)时,获得简单的结构,该冷却器壳(7)包括增压空气进口(5),容纳增压空气冷却器(3),并包括装配开口(9),所述装配开口(9)相对于增压空气的流动方向(55)布置在增压空气冷却器(3)的下游,且穿过该装配开口(9)增压空气冷却器(3)被插入冷却器壳(7)中,并且当外罩(4)包括连接壳(8)时,其包括增压空气出口(6),并在装配开口(9)的区域中以气密方式附接至冷却器壳(7)。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