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精密分散管路高效换热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682233A

    公开(公告)日:2019-04-26

    申请号:CN201811624030.4

    申请日:2018-12-28

    Applicant: 亓垚

    Inventor: 亓垚

    Abstract: 本发明装置公开了一种精密分散管路高效换热装置,固定管筒内部套设安装有内换热筒,固定管筒内壁面与内换热筒外壁面形成的环槽空间内均匀相切安装有一定数量的分散管,二次换热轴筒始端部通过固定套安装有轴流风扇,通过电机配合带动整个装置运行,二次换热轴筒内部孔槽中流动有相比空气与降温介质比热系数大的二次换热介质,固定管筒内空腔内流动着冷却空气,冷却空气流向与两侧换热的降温介质流向、二次换热介质流向相反。有益之处:针对精密机械设计一种分散管式管套管的换热装置,根据流动介质比热大小设计三种介质之间逆向对流换热,始终保证三种介质各换热界面的高效换热效率。

    一种氮气生产线中空气换热器用水循环降温装置

    公开(公告)号:CN109141068A

    公开(公告)日:2019-01-04

    申请号:CN201811156590.1

    申请日:2018-09-30

    Inventor: 赵凯 赵敏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7/0008 F25J5/00 F28D7/0066 F28F1/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氮气生产线中空气换热器用水循环降温装置,包括压缩机、进气阀、散热管、铜管、连接管、散热水管一、板式换热器、散热翅片、水阀、冷水箱、水泵、箱盖、出气管和出气阀,所述压缩机的出气口连接有连通管,连通管上设置有进气阀,且连通管通过三通连接有两个对称设置的散热管,散热管远离连通管的一端连通有板式换热器,且两个板式换热器的出气口通过管道三通与出气管连通,出气管上设置有出气阀,所述散热管上缠绕有螺旋设置铜管,且两个铜管的一端通过连接管连通,本实用通过水循环降温装置将气体进行初步降温,缓解预冷机的高负荷问题,提高了预冷机的寿命,并且解决了电能损耗过大的问题,降低了成本。

    热交换器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636413A

    公开(公告)日:2018-01-26

    申请号:CN201680030767.6

    申请日:2016-04-26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热交换器,即使使芯板的管的宽度方向的厚度变薄,也能够抑制在芯板产生非设想的凹痕。热交换器(1)的集水箱(20、30)的芯板(21)具有:形成有多个管插入孔(211a)的管接合部(211);包围管接合部并且收容箱主体部(22)中的接近芯板的顶端部(222)收容部(212);以及将收容部和管接合部连接并且相对于管(21)的长度方向倾斜的倾斜部(215)。倾斜部以第一假想线(VL1)和第二假想线(VL2)在管的宽度方向上在管的外侧交叉的方式设于芯板,其中,第一假想线从收容部向管接合部沿着倾斜部呈直线状延伸,第二假想线在管的截面长径方向上沿着管接合部呈直线状延伸。

    堆叠板热交换器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7250704A

    公开(公告)日:2017-10-13

    申请号:CN201680004975.9

    申请日:2016-01-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28D9/0093 F28D7/0066 F28D7/0075 F28D9/00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堆叠板热交换器(1),尤其中冷器,其具有:高温冷却剂回路(HT)和低温冷却剂回路(NT);彼此堆叠的热交换器板(2),一方面在高温冷却剂回路(HT)和低温冷却剂回路(NT)中具有不同温度水平的两个冷却剂(3、4),流过热交换器板,另一方面要冷却的介质(5)、尤其增压空气流过热交换器板。所述热交换器板(2)包括分割壁(6),其用于分离高温冷却剂回路(HT)和低温冷却剂回路(NT),高温冷却剂回路(HT)包括中央的且邻近分割壁(6)的HT冷却剂入口(9),低温冷却剂回路(NT)包括同样中央的且邻近分割壁(6)的NT冷却剂出口(10)。

    换热器
    10.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4823014B

    公开(公告)日:2017-06-23

    申请号:CN201380061683.5

    申请日:2013-11-2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换热器(1、30),该换热器具有用于制冷剂(2、20、39)的第一流动通道(23)、用于制冷剂(4、22、41)的第二流动通道(25)以及用于冷却剂(3、21、40)的第三流动通道(24),其中,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3)具有用于使所述制冷剂(2、20、39)首先冷却的第一区域(23a)和用于使所述制冷剂(2、20、39)进一步冷却的第二区域(23b),其中,所述制冷剂(2、20、39)能够在高压相下在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3)中流动,并且所述制冷剂(4、22、41)能够在低压相下在所述第二流动通道(25)中流动,其中,在位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3)的第一区域(23a)中的制冷剂与位于所述第三流动通道(24)中的冷却剂之间进行第一热传递并且在位于所述第一流动通道(23)的第二区域(23b)中的制冷剂与位于所述第二流动通道(25)中的制冷剂之间进行第二热传递。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