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6457234B
公开(公告)日:2019-05-31
申请号:CN201580028274.4
申请日:2015-04-23
Applicant: 多伦多大学管理委员会
Inventor: 康纳·普兰克维丘斯 , 道格拉斯·韦德·斯特凡
IPC: B01J31/1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15/0046 , C07C5/03 , C07C29/172 , C07C41/22 , C07C45/63 , C07C67/303 , C07C201/12 , C07C2531/22 , C07C2601/14 , C08C19/02 , C08L15/005 , C07C9/15 , C07C9/18 , C07C13/18 , C07C15/073 , C07C205/06 , C07C69/34 , C07C49/403 , C07C35/08 , C07C43/18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稳定的、环状弯曲的联烯金属络合物以及进行化学过程,优选烯烃氢化的方法,这些方法包括使烯烃基质,优选不饱和的聚合物,与本文所描述的环状弯曲的联烯金属络合物在氢化条件下接触。
-
公开(公告)号:CN105555402B
公开(公告)日:2019-03-22
申请号:CN201480024618.X
申请日:2014-03-13
Applicant: 西莫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2265 , B01J31/143 , B01J31/1608 , B01J31/1805 , B01J31/181 , B01J31/2208 , B01J31/2226 , B01J31/223 , B01J2231/543 , B01J2531/0266 , B01J2531/0288 , B01J2531/64 , B01J2531/66 , B01J2540/20 , B01J2540/22 , B01J2540/225 , C07C6/04 , C07C67/293 , C07C67/347 , C07C2531/12 , C07C2531/22 , C07C2601/10 , C07F11/00 , C08G61/08 , C08G2261/418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自第一烯烃和第二烯烃以复分解反应来制备烯烃的方法,包括步骤(i):(i)在一种化合物存在下将第一烯烃与第二烯烃反应,其中该化合物催化该复分解反应以使得该化合物与该第一烯烃或第二烯烃的摩尔为小于1:500或更少,且该第一烯烃或第二烯烃至所述烯烃的转化率为至少50%,其中使用了具有式(A)的化合物来催化该复分解反应:其中M为Mo或W;R1为芳基,杂芳基,烷基,或杂烷基;任选取代的;R2和R3可为相同或不同的,且为氢,烷基,烯基,杂烷基,杂烯基,芳基,或杂芳基;任选取代的;R5为烷基,烷氧基,杂烷基,芳基,杂芳基,甲硅烷基,甲硅烷氧基,任选取代的;且R4为基团R6‑X‑,其中X=O且R6为芳基,任选取代的;或X=S且R6为芳基,任选取代的;或X=O且R6为(R7,R8,R9)Si;其中R7,R8,R9为烷基或苯基,任选取代的;或X=O和R6为(R10,R11,R12)C,其中R10,R11,R12独立地选自:苯基,烷基;任选取代的;并涉及该方法中使用的催化剂。
-
公开(公告)号:CN109261210A
公开(公告)日:2019-01-25
申请号:CN201811250912.9
申请日:2018-10-25
Applicant: 福州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5/004 , B01J31/1691 , B01J31/1815 , C07C1/12 , C07C2531/22 , C07C9/0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硼掺杂共价三嗪有机聚合物可见光光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属于光催化材料制备技术领域。采用高温固相合成法合成硼掺杂共价三嗪有机聚合物可见光光催化剂。该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可见光响应,能够实现可见光光催化还原二氧化碳为甲烷,为环境污染与能源危机提供了一种潜在的解决方案,并且该合成方法简单便捷,适用范围广,具有较大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5026409B
公开(公告)日:2018-12-11
申请号:CN201480011637.9
申请日:2014-02-26
Applicant: 国立大学法人九州大学 , 信越化学工业株式会社
IPC: C07F19/00 , B01J31/22 , C07C5/03 , C07C9/16 , C07C13/10 , C07C13/18 , C07C15/073 , C07C15/18 , C07C209/50 , C07C211/27 , C07C211/29 , C07C213/00 , C07C217/58 , C07D223/04 , C07F7/08 , C07B61/00 , C07F15/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1/1608 , B01J31/22 , B01J2231/323 , B01J2231/643 , B01J2231/645 , B01J2531/821 , C07C5/03 , C07C9/16 , C07C13/10 , C07C13/18 , C07C15/073 , C07C15/18 , C07C29/14 , C07C209/50 , C07C213/00 , C07C2531/16 , C07C2531/22 , C07C2531/28 , C07C2601/08 , C07C2601/14 , C07D223/04 , C07F7/08 , C07F15/0046 , C07C217/58 , C07C211/29 , C07C211/27 , C07C9/18
Abstract: 式(1)所示的具有钌‑硅键的单核钌络合物对于氢化硅烷化反应、氢化反应、羰基化合物的还原反应的这三种反应能够发挥优异的催化剂活性。(式中,R1~R6相互独立地表示氢原子、可被X取代的、烷基、芳基、芳烷基等,或者R1~R3的任一个与R4~R6的任一个的至少1组表示在一起的桥连取代基,X表示卤素原子、有机氧基等,L表示CO和膦以外的二电子配体,存在多个L的情况下,它们可彼此相同,也可不同,L为2个的情况下,它们可相互结合,n和m相互独立地表示1~3的整数,n+m满足3或4。)。
-
公开(公告)号:CN108698987A
公开(公告)日:2018-10-23
申请号:CN201680079610.2
申请日:2016-09-09
Applicant: 乐巢拓普有限公司
Inventor: 德拉斯拉夫·维多维克 , 米哈伊尔·谢尔盖维奇·什彻皮诺夫
IPC: C07C317/04 , C07C69/67 , C07C381/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67/30 , C07B59/001 , C07B2200/05 , C07C5/00 , C07C11/12 , C07C29/00 , C07C51/347 , C07C407/00 , C07C2523/46 , C07C2531/22 , C07C2531/24 , C07C409/16 , C07C69/587 , C07C33/02 , C07C11/21
Abstract: 由未经同位素修饰的1,4‑二烯制备同位素修饰的1,4‑二烯体系的方法涉及选择性氧化一个或多个双烯丙基位置,或通过用氘源或氚源捕获π‑烯丙基配合物来制备同位素修饰的1,4‑二烯体系。这些方法可用于制备同位素修饰的包括多不饱和脂肪酸和多不饱和脂肪酸衍生物在内的多不饱和脂质。
-
公开(公告)号:CN108658716A
公开(公告)日:2018-10-16
申请号:CN201710201407.4
申请日:2017-03-30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7C1/26 , C07C15/46 , C07C17/263 , C07C25/28 , C07C253/30 , C07C255/50 , C07D213/16 , C07D213/127 , C07C15/44 , C07C41/30 , C07C43/215 , C07C231/12 , C07C233/09 , C07C22/08 , C07C25/24 , C07C43/225 , C07C15/52 ,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D333/08 , C07C67/343 , C07C69/618 , C07C13/547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26 , C07C17/263 , C07C41/30 , C07C67/343 , C07C201/12 , C07C231/12 , C07C253/30 , C07C2531/22 , C07D213/127 , C07D213/16 , C07D333/08 , C07C15/46 , C07C25/28 , C07C255/50 , C07C15/44 , C07C43/215 , C07C233/09 , C07C22/08 , C07C25/24 , C07C43/225 , C07C15/52 , C07C205/06 , C07C69/618 , C07C13/54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光诱导一锅法合成烯烃类化合物的方法。所述方法包括如下步骤:在惰性气氛中,以碱金属碳酸盐作为碱,以有机膦化合物作为辅剂,以光敏剂作为催化剂,在光照的条件下卤代烃和醛类化合物进行反应得到所述烯烃类化合物。本发明合成方法从卤代烃和醛类化合物出发,以乙腈、DMF(N,N-二甲基甲酰胺)或DMA(N,N-二甲基乙酰胺)作为溶剂,有机膦试剂作为反应辅剂,碱金属碳酸盐作为碱,使用光敏剂催化在光照条件下,在惰性气氛中,常温反应条件下,以高产率生成烯烃化合物。与常规的烯烃类合成方法相比,本发明的方法具有反应原料易得、对卤代烃及醛上的多种官能团具有高的容忍性、产率高、产物分离纯化简单方便等明显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07922866A
公开(公告)日:2018-04-17
申请号:CN201680037790.8
申请日:2016-06-29
Applicant: 道达尔销售服务公司
IPC: C10M105/04 , C10M127/02 , C10M177/00 , C10N30/02 , C10N30/06 , C10N40/25 , C10N60/02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M105/04 , C07C2/08 , C07C5/05 , C07C2523/44 , C07C2531/14 , C07C2531/22 , C10M127/02 , C10M177/00 , C10M2203/0206 , C10M2203/022 , C10M2203/1025 , C10N2220/022 , C10N2220/025 , C10N2230/02 , C10N2230/06 , C10N2230/50 , C10N2230/54 , C10N2230/68 , C10N2230/74 , C10N2240/10 , C10N2260/02 , C10N2270/0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低粘度油,其包含多于按重量计50%的9-甲基-11,13-二辛基二十三烷,并且涉及包含该基础油和任选地另一种基础油或添加剂的润滑组合物。根据本发明的油具有4至8mm2.s-1的通过ASTM D445标准测量的在100℃的运动粘度。本发明还涉及通过使用茂金属催化剂的特定方法制备的这种低粘度油,并且涉及在发动机、水力流体和齿轮,特别是齿桥和传输领域中所述油作为用于润滑的高性能润滑剂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7746365A
公开(公告)日:2018-03-02
申请号:CN201710762004.7
申请日:2017-08-30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2 , C07C2/32 , B01J8/0005 , B01J8/0035 , B01J8/006 , C07C2531/22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选择性乙烯齐聚生产α-烯烃的工艺方法,高压反应釜外接物料循环管线,该物料循环管线上设置换热器和气液分离器,在α-烯烃合成工艺中,往高压反应釜中输入乙烯,在催化剂和反应溶剂存在下合成的α-烯烃溶解于釜内溶剂中,含有产物的反应液从釜底流出经过换热器换热后进入气液分离器中进行气液分离,气体从气液分离器顶部排出回流气体混合罐中,液体则回送至高压反应釜中。本发明还涉及实现所述工艺的系统。本发明及时撤走反应生成热量,实现反应温度的平稳控制,提高催化剂活性与选择性。
-
公开(公告)号:CN105324359B
公开(公告)日:2018-01-16
申请号:CN201480034628.1
申请日:2014-11-18
Applicant: 株式会社LG化学
IPC: C07C211/54 , C07F9/50 , C08F4/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F9/46 , B01J31/143 , B01J31/188 , B01J2231/20 , B01J2531/0258 , B01J2531/62 , C07C2/32 , C07C2/36 , C07C211/54 , C07C2531/14 , C07C2531/22 , C08F4/00 , C07C11/107 , C08F110/02 , C08F2500/02 , C08F4/6926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配体化合物、用于烯烃低聚反应的催化剂体系以及使用其的烯烃低聚方法。根据本发明的用于烯烃低聚反应的催化剂体系具有优异的催化剂活性并且对1‑己烯或1‑辛烯表现出高选择性,使得可以更有效地制备α‑烯烃。
-
公开(公告)号:CN107344122A
公开(公告)日:2017-11-14
申请号:CN201610296380.7
申请日:2016-05-06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33/00 , B01J31/1691 , B01J31/1815 , B01J2231/645 , B01J2531/824 , C07C5/03 , C07C5/05 , C07C2531/22 , C07C9/15 , C07C11/10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提高金属纳米粒子/多孔配位聚合物复合催化剂催化选择性的方法及其应用。使用尺寸大于多孔配位聚合物孔径的钝化剂钝化复合于多孔配位聚合物外表面的金属纳米粒子,降低或抑制其催化活性,同时保留位于多孔配位聚合物孔道内部的金属纳米粒子的催化活性,从而提高金属纳米粒子/多孔配位聚合物复合催化剂的催化选择性。利用钝化剂对金属催化剂的毒化作用,在催化反应体系中引入微量的喹啉、硫醇等试剂来钝化复合催化剂中部分不利于选择性催化的金属纳米粒子。这种方法应用于烯烃的催化加氢反应中可以有效提高分子尺寸选择或化学反应位点选择性。该方法简单易行,为进一步提升复合催化剂的催化选择性提供了新的设计思路。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