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9180415A
公开(公告)日:2019-01-11
申请号:CN201811190233.7
申请日:2018-10-12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03 , C07B2200/07 , C07C2602/42 , C07C13/40
Abstract: 一种氮化碳基钨掺杂镍硼合金催化α-蒎烯加氢制备顺式蒎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负载在介孔氮化碳上的钨掺杂镍硼合金为催化剂,在α-蒎烯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1000:1、钨掺杂镍硼合金在介孔氮化碳上的负载质量分数为10-90%、钨镍硼的摩尔比为1:10:20-20:10:1、氢气压力0.2-5.0MPa、反应温度70-200℃下反应0.5-10.0h制备顺式蒎烷,并回收重复利用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1.催化剂制备方法简单,重现性好。2.催化剂各组分间存在协同催化效应,催化性能佳。3.产物后处理简单,分离所得催化剂可回收、可重复使用。
-
公开(公告)号:CN109092326A
公开(公告)日:2018-12-28
申请号:CN201810709348.6
申请日:2018-07-02
Applicant: 曲阜师范大学
IPC: B01J23/89 , B01J35/08 , B01J35/02 , C07C5/03 , C07C15/073 , C07C29/141 , C07C33/22 , C07C1/32 , C07C15/1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8993 , B01J35/0073 , B01J35/023 , B01J35/08 , C07C1/321 , C07C5/03 , C07C29/141 , C07C2523/89 , C07C15/073 , C07C33/22 , C07C15/1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核壳状钨酸镍微球负载钯催化剂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主要以钨酸钠与可溶性镍盐为原料,并添加乙二胺四乙酸和尿素为合成助剂,通过水热方法制备钨酸镍,对镍钨比、助剂加入量、水热温度、水热时间及后续的焙烧过程进行控制,得到核壳结构的钨酸镍微球,呈现多级孔结构,主要含有10nm以下的介孔和50nm左右的大孔,其介孔孔径在2-10nm范围内可调。催化剂的活性组分钯能在微球载体表面高度分散,而且可以控制钯主要分布在微球载体的外壳层,钯用量小,催化活性高;镍和钨在催化反应中发生一定程度的价态变化,参与氧化还原过程,促进了催化活性提高;钯负载牢固,不易流失,催化剂具有良好的循环使用性能。
-
公开(公告)号:CN109020774A
公开(公告)日:2018-12-18
申请号:CN201811233003.4
申请日:2018-10-23
Applicant: 浙江捷达科技有限公司
Inventor: 孙荣根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5/03 , C07C7/005 , C07C2523/44 , C07C9/2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正构烷烃生产领域,涉及一种十八烷的正构烷烃制备方法,包括如下步骤:(1)催化加氢:将直链十八烯、乙醇和催化剂加入加氢反应釜中混合,升反应温度,保持氢气反应压力同时保温连续反应后,通入冷却水,降温;(2)过滤:将(1)步中最后得到的混合物料卸出,将卸出的混合物料进行过滤,分离出催化剂和物料;(3)结晶:将(2)步中最后得到的物料冷却至5℃结晶;(4)离心:将(3)步中最后得到的结晶产物进行过滤,得到母液和粗品;(5)真空脱溶剂:将(4)步中最后得到的粗品经真空脱除乙醇后得到十八烷正构烷烃成品。这种制备方法提供了一种操作简单环保,易于实现,生产成本较低,转化率高的正构烷烃制备方法。
-
公开(公告)号:CN108299207A
公开(公告)日:2018-07-20
申请号:CN201810146235.X
申请日:2018-02-12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化学研究所 ,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C07C209/36 , C07C211/46 , C07C211/45 , C07C211/52 , C07C29/141 , C07C33/46 , C07C33/22 , C07C33/20 , C07C5/03 , C07C15/073 , B01J23/4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09/36 , B01J23/44 , C07C5/03 , C07C29/141 , C07C2523/44 , C07C211/46 , C07C211/45 , C07C211/52 , C07C33/46 , C07C33/22 , C07C33/20 , C07C15/07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相催化加氢还原不饱和化合物的方法。该方法包括不饱和化合物经多相催化加氢反应被还原的步骤;所述多相催化加氢反应以水为溶剂,以疏水亲气材料为催化剂。本发明利用催化剂疏水亲气的性质,使得氢气可以在催化剂表面快速吸附铺展,提高催化剂表面氢气浓度,进而提升加氢反应速率;改变了常规加压的方法,降低了对设备的要求和危险性。本发明中亲气催化剂Pd/GA可用于常压下双键、硝基以及醛基的加氢,适用类型广泛。本发明所提供的方法在其他需要气体进行反应的领域具有广泛的应用潜力。
-
公开(公告)号:CN108164383A
公开(公告)日:2018-06-15
申请号:CN201810191288.3
申请日:2018-03-08
Applicant: 青岛科技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584 , C07C5/03 , B01J27/24 , C07B2200/09 , C07C13/40
Abstract: 一种制备顺式蒎烷的方法,即一种介孔氮化碳基负载镍磷合金为催化剂催化α‑蒎烯加氢制备顺式蒎烷的方法,其特征在于采用负载在介孔氮化碳上的镍磷合金为催化剂,在α‑蒎烯和催化剂的质量比为50:1‑500:1、镍磷合金负载量与载体氮化碳的质量比为1:50‑1:1、氢气压力0.2‑5MPa、反应温度70‑200℃下反应0.5‑10h制备顺式蒎烷,并回收重复利用催化剂。与现有技术相比:1.催化剂活性高,反应速度快,蒎烯转化率高,顺式蒎烷选择性高;2.产物后处理简单;3.所用催化剂方便回收,且重复使用性能佳。
-
公开(公告)号:CN107824186A
公开(公告)日:2018-03-23
申请号:CN201711144815.7
申请日:2017-11-17
Applicant: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63 , B01J35/02 , B01J37/08 , B01J37/10 , B01J37/18 , C07C5/03 , C07C15/07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了一种氧化镨负载纳米钯复合材料的制备方法,包括:S1)将Pr6O11纳米材料分散到含钯化合物的溶液,搅拌吸附,得到吸附后的固体;S2)将所述吸附后的固体在还原气氛中高温煅烧,得到氧化镨负载纳米钯复合材料。与现有技术相比,采用具有氧缺陷的Pr6O11纳米棒为载体,还原负载后的钯纳米颗粒尺寸非常小,而且载体中的氧空位能够提供更多的活性位点,提高加氢反应中催化剂的活性以及循环稳定性;并且该复合材料制备方法简单,易于大规模制备,提供了一种制备高性能纳米结构催化剂的方法,有利于环境的可持续发展。
-
公开(公告)号:CN107454860A
公开(公告)日:2017-12-08
申请号:CN201580030601.X
申请日:2015-06-09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755 , B01J21/04 , B01J23/835 , B01J23/892 , B01J27/1853 , B01J33/00 , B01J35/006 , B01J35/023 , B01J35/026 , B01J35/1014 , B01J35/1019 , B01J35/1038 , B01J35/1042 , B01J35/1047 , B01J35/1061 , B01J35/1066 , B01J35/109 , B01J35/1095 , B01J37/0009 , B01J37/0045 , B01J37/009 , B01J37/0236 , B01J37/03 , B01J37/036 , B01J37/038 , B01J37/04 , B01J37/08 , B01J37/20 , B01J2523/00 , C07C5/03 , C07C5/05 , C07C5/10 , C07C2521/04 , C07C2523/755 , C07C2601/14 , C10G45/36 , C10G45/48 , C07C9/18 , C07C15/073 , C07C11/10 , C07C13/18 , B01J2523/31 , B01J2523/847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包含主要是氧化铝的煅烧氧化物基体和含镍活性相的催化剂,所述活性相至少部分共混在所述主要是氧化铝的煅烧氧化物基体内,镍含量为相对于催化剂总质量的5重量%至65重量%的所述元素,所述活性相不含任何来自第VIB族的金属,镍粒子具有小于15纳米的直径,所述催化剂具有12纳米至25纳米的中值中孔直径、50至300纳米的中值大孔直径、0.40毫升/克或更大的通过水银测孔法测得的中孔体积和0.45毫升/克或更大的通过水银测孔法测得的总孔隙体积。本发明还涉及所述催化剂的制备方法及其在氢化方法中的用途。
-
公开(公告)号:CN107304153A
公开(公告)日:2017-10-31
申请号:CN201610258427.0
申请日:2016-04-22
Applicant: 中国石化工程建设有限公司 , 中石化炼化工程(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加氢和异构化制备异丁烷的装置和方法。所述装置包括:预脱轻塔、一段加氢反应器、一段加氢分离装置、一段加氢循环泵、一段循环冷却器、加氢进出料换热器、二段加氢反应器、二段加氢进料加热器、二段加氢分离装置、脱轻塔、异丁烷成品塔、异构化进出料换热器、异构化进料加热器、异构化反应器。所述方法包括:碳四原料经由碳四进料管线进入所述装置,经预脱轻、加氢、分离后制得异丁烷和正丁烷,正丁烷经异构化反应、分离后制得异丁烷。本发明可以处理所有富含碳四轻烃,同时将余热回收,提高了装置的经济效益。
-
公开(公告)号:CN107148461A
公开(公告)日:2017-09-08
申请号:CN201580057435.2
申请日:2015-10-29
Applicant: 巴特尔纪念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2/24 , B01J8/04 , B01J21/04 , B01J21/12 , B01J23/42 , B01J23/755 , B01J29/072 , B01J29/084 , B01J29/40 , B01J29/7007 , B01J29/7615 , B01J29/90 , B01J35/0006 , B01J37/0201 , B01J38/02 , B01J2208/02 , B01J2208/027 , C07C1/20 , C07C1/24 , C07C2/12 , C07C5/03 , C07C2521/12 , C07C2523/755 , C07C2529/06 , C07C2529/072 , C07C2529/14 , C07C2529/24 , C07C2529/46 , C07C2529/68 , C07C2529/70 , C07C2529/76 , C07C2529/85 , C10G3/00 , C10G45/00 , C10G50/00 , C10G69/126 , C10G2300/1092 , C10G2300/4081 , C10G2400/02 , C10G2400/04 , C10G2400/08 , Y02P20/52 , Y02P20/584 , Y02P30/42 , C07C11/04 , C07C11/02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用于获得适合生产包括汽油、喷气燃料和柴油燃料的替代燃料的含有选定比率的开链和闭链燃料范围烃的燃料和混合燃料的系统、方法和催化剂。燃料范围烃可以衍生自含乙烯原料和含乙醇原料。
-
公开(公告)号:CN104245137B
公开(公告)日:2017-07-04
申请号:CN201380012595.6
申请日:2013-03-01
Applicant: 切弗朗菲利浦化学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B01J23/50 , B01J21/04 , B01J23/005 , B01J23/44 , B01J27/125 , B01J35/0006 , B01J35/08 , B01J35/1009 , B01J35/1014 , B01J35/1038 , B01J35/1042 , B01J35/1061 , B01J35/1066 , B01J35/1071 , B01J35/1076 , B01J35/109 , B01J37/0009 , B01J37/0018 , B01J37/0221 , B01J37/08 , B01J37/082 , B01J37/18 , B01J37/24 , C07C5/03 , C07C5/08 , C07C5/09 , C07C7/167 , C07C2521/04 , C07C2527/13 , Y02P20/52 , C07C11/04 , C07C11/06
Abstract: 一种组合物,其包括挤出的无机载体和至少一种催化活性金属,该挤出的无机载体包括金属或非金属氧化物,其中所述挤出的无机载体具有孔、总孔容和孔径分布,其中所述孔径分布显示孔径的至少两个峰,每个峰具有最大值,其中第一个峰具有等于或大于约120nm的孔径的第一个最大值,和第二个峰具有小于约120nm的孔径的第二个最大值,和其中大于或等于所述挤出的无机载体的总孔容的约5%包含在孔径的第一个峰内。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