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9855839A
公开(公告)日:2025-04-18
申请号:CN202380065461.4
申请日:2023-09-15
Applicant: 日铁化学材料株式会社
IPC: C08F12/34 , C07C43/215
Abstract: 提供形成溶剂溶解性优异、同时耐热性、热分解稳定性、导热性、低介电常数、低介电损耗角正切、阻燃性优异的固化物的可用于电气‑电子部件类的密封、电路基板材料等的乙烯基化合物。由下述通式(1)表示的多官能乙烯基化合物。式(1)中,R1~R4各自独立地表示氢原子或一价的碳原子数1~6的烃基。#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2752744B
公开(公告)日:2025-02-18
申请号:CN201980062590.1
申请日:2019-12-19
Applicant: 弗门尼舍有限公司
IPC: C07C43/15 , C07C43/166 , C07C43/168 , C07C43/188 , C07C43/215 , C07C45/34 , C07C45/36 , C07C67/39 , A61K8/30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作为香料前体的式(I)化合物。特别地,本发明涉及通过将式(I)化合物暴露于其被氧化的环境中来释放式(II)的酮、式(III)的甲酸酯和/或式(IV)的醇的化合物的方法。此外,本发明涉及包含至少一种式(I)化合物的加香组合物和已加香消费品。
-
公开(公告)号:CN116102406B
公开(公告)日:2025-02-11
申请号:CN202211135727.1
申请日:2022-09-19
Applicant: 清华大学
IPC: C07C39/15 , C07C37/055 , C07C41/24 , C07C43/205 , C07C41/22 , C07C43/225 , C07C41/26 , C07C43/23 , C07C41/30 , C07C43/215 , C07C41/20 , C07C51/16 , C07C65/24 , C07C67/08 , C07C69/94 , C07C41/18 , C07C45/64 , C07C47/57 , C07C47/575 , C07C41/48 , C07C43/313 , C07C39/367 , C07C67/31 , B01J31/22 , C07C29/40 , C07C33/20 , C07C29/42 , C07C33/28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多取代轴手性联苯二酚化合物及其制备方法与应用。所述多取代轴手性联苯二酚化合物的结构式如式Ⅰ或式Ⅱ所示,R1、R2和R3独立地选自氢、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芳基、卤素、硝基、醚基、磺酰基、膦(磷)酰基、胺基、酰胺基和酯基;R4选自碳原子数为1~4的烷基、卤素取代的碳原子数为1~2的烷基、碳原子数为2~4的烯基、碳原子数为3~8的炔基、芳基、卤素、硝基、醚基、磺酰基、膦(磷)酰基、胺基、酰胺基和酯基。本发明提供的多取代轴手性联苯二酚母体结构可提供多样性、可调节的轴手性配体和催化剂,在不对称合成中具有广泛的应用前景。#imgabs0#
-
公开(公告)号:CN119285426A
公开(公告)日:2025-01-10
申请号:CN202411364313.5
申请日:2024-09-27
Applicant: 南京工业大学
IPC: C07C2/86 , C07C15/54 , C07C41/30 , C07C43/215 , C07C43/285 , C07C17/26 , C07C25/24 , C07D215/14 , C07D215/04
Abstract: 本发明属于有机合成领域,特别涉及一种二芳基乙炔的合成方法。#imgabs0#采用式1所示苯甲酸甲酯类化合物和式2所示3,5‑二三氟甲基苯基苄基枫类化合物在强碱(二(三甲基硅基)氨基锂和二(三甲基硅基)氨基钾)的存在下,与有机溶剂(四氢呋喃和乙二醇二甲醚)混合,反应合成式3所示二芳基乙炔。本发明所采用的原料简单易得,构建了一锅法合成二芳基乙炔的方法,具有合成方法简单、经济环保和适用范围广泛等优势。
-
公开(公告)号:CN11617809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885486.6
申请日:2022-07-26
Applicant: 苏州大学
IPC: C07C1/32 , C07C15/50 , C07C15/58 , C07C17/357 , C07C22/08 , C07C25/24 , C07C41/18 , C07C43/215 , C07C67/30 , C07C69/76 , C07C201/12 , C07C205/06 , C07C253/30 , C07C255/51 , C09K1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1,1,4,4‑四苯基‑1,3‑丁二烯及其衍生物的制备方法,将#imgabs0#与#imgabs1#在钯催化剂、银盐以及有机溶剂存在下反应,得到1,1,4,4‑四苯基‑1,3‑丁二烯或其衍生物;其中R1选自氢、C1‑C16烷基、C3‑C16的环烷基、卤素或C1‑C16烷氧基;R2选自氢、C1‑C16烷基、C3‑C16的环烷基、卤素或C1‑C16烷氧基;R3选自氢、C1‑C16烷基、C3‑C16的环烷基、卤素或C1‑C16烷氧基,或R3与其相连的碳原子组成苯基。本发明利用简单原料一锅法制备得到1,1,4,4‑四苯基‑1,3‑丁二烯或其衍生物,具有制备方法简单、条件简单温和、原料易得且原子经济性高、产率高以及底物范围宽等优点;此外,本发明所述合成方法为设计合成新型1,1,4,4‑四苯基‑1,3‑丁二烯衍生物提供了新思路。
-
公开(公告)号:CN118771950A
公开(公告)日:2024-10-15
申请号:CN202410696527.6
申请日:2024-05-31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大学
IPC: C07B37/04 , C07C1/32 , C07C15/50 , C07C13/567 , C07D333/08 , C07D307/79 , C07D285/14 , C07C41/30 , C07C43/215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具有聚集诱导发光活性的多取代烯烃合成的技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多取代烯烃的制备方法;采用惰性气体保护,在XPhos Pd G3的催化剂作用下,加入叔丁醇锂作为添加剂,将二甲基芳基亚磺酸三氟甲烷磺酸酯与对甲苯磺酰腙衍生物置于甲苯中,并在110摄氏度下进行反应,得到混合物;用二氯甲烷萃取混合物三次,将组合的有机层用无水硫酸镁干燥后,在真空下将溶剂蒸发除去,残留物经过硅胶色谱柱层析,高产率得到多取代烯烃;本发明反应的普适性强,可以有效应用于众多缺电子或富电子的双取代、三取代和四取代烯烃的合成中。
-
公开(公告)号:CN118684569A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1159353.1
申请日:2023-09-10
Applicant: 内蒙古医科大学
IPC: C07C46/04 , C07C50/28 , C07C41/30 , C07C43/215 , C07C45/29 , C07C47/277 , C07C41/26 , C07C43/23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制药领域,具体涉及一种马蔺子甲素的合成工艺。目前马蔺子甲素作为抗肿瘤药物及放射增敏剂只有单一制药公司以提取方式生产和销售,成本偏高,不能满足大部分患者的需求。本申请通过综合考虑各方面因素,选择了一条适合的工艺路线并对各步骤进行条件优化和操作细节的改进,工艺路线具有原料廉价低毒、成本低、操作较简单、路线较短、收率较高等优点,避免了植物提取过程中复杂工艺、耗费时间长、操作复杂、提取率低、提取成本高等缺点,另,还避免了乙素与甲素相互掺杂的问题,本申请可以得到较纯的甲素产品,为马蔺子甲素的工业化生产奠定了良好的实验基础,也在很大程度上推动了马蔺子甲素的进一步研究。
-
公开(公告)号:CN118638106A
公开(公告)日:2024-09-13
申请号:CN202410724702.8
申请日:2024-06-05
Applicant: 西南交通大学
IPC: C07D407/04 , C07D307/80 , C07C303/28 , C07C309/73 , C07C41/26 , C07C43/23 , C07C41/16 , C07C43/215 , C07C45/45 , C07C45/46 , C07C49/825 , C07C45/68 , C07C49/835 , C07C45/64 , C07C49/8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六甲基化槐黄烷酮J的合成新方法,包括:以4‑溴‑1,3‑苯二酚为起始底物,保护3位酚羟基为甲氧基得到化合物3;再将白藜芦醇的三个酚羟基保护为甲氧基得到二苯乙烯化合物5;通过溴酚化合物3与二苯乙烯化合物5的氧化[3+2]环化反应,构筑了关键的二氢苯并呋喃结构,得到化合物6;再经甲酰化得到化合物7;间苯三酚经乙酰基取代得到化合物9;与异戊烯基溴发生苯环上的取代反应后,经甲基保护2,4位酚羟基得到化合物11;随后通过化合物11与化合物7的羟醛缩合反应转化为查耳酮化合物12;最后通过氧杂迈克尔加成反应成功完成了六甲基化槐黄烷酮J的合成,本发明制备方法高效、反应原料易得、反应条件温和且步骤简单。
-
公开(公告)号:CN117986098A
公开(公告)日:2024-05-07
申请号:CN202211345945.8
申请日:2022-10-31
Applicant: 万华化学集团股份有限公司
IPC: C07C43/13 , C07C43/215 , C07C41/03 , D06M13/165 , D06M15/53 , D06M101/06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双亲水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及其制备方法及棉精练剂,所述双亲水基非离子表面活性剂的结构式为#imgabs0#R为C8‑C14脂肪醇或腰果酚的残基。其是采用环氧丙醇将脂肪醇或腰果酚改性形成双羟基醇醚或酚醚,再与环氧乙烷反应制得。该类型表面活性剂在纺织棉前处理工艺中具有优异的润湿渗透性、乳化性能及棉精练效果。
-
公开(公告)号:CN117945955A
公开(公告)日:2024-04-30
申请号:CN202211337755.1
申请日:2022-10-28
Applicant: 中国石油化工股份有限公司 , 中石化(北京)化工研究院有限公司
IPC: C07C303/32 , C07C309/24 , C07C41/22 , C07C43/12 , C07C43/215 , C07C41/16 , C07C43/13 , C08F283/06 , C08F220/54 , C08F220/56 , C08F220/06 , C08F220/58 , C08G65/48 , C09K8/588 , C09K8/584 , C09K8/60 , C09K8/88 , C09K8/50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聚合物领域,公开了一种化合物与兼具增粘和乳化作用的聚合物及其制备方法和应用。其中,所述化合物的结构如下所示,其中,M为H、碱金属或NH4中的一种;1≤n1≤13,1≤n2≤19,且n1与n2为整数。由本发明的化合物制备的本发明的聚合物增强了耐温抗盐、抗剪切性能,改善了溶解性,在高温、高矿化度下保持高粘度的同时,还具有分散乳化原油作用,可降低油水界面张力。#imgabs0#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