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07567351A
公开(公告)日:2018-01-09
申请号:CN201680025404.3
申请日:2016-04-07
Applicant: 太阳火有限公司 , 克利梅沃克斯股份公司
IPC: B01D53/04 , B01D53/047 , C10G2/00 , C25B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G2/50 , B01D53/0462 , B01D53/047 , B01D2257/504 , B01D2259/65 , C07C1/12 , C07C9/04 , C25B1/04 , C25B15/02 , C25B15/08 , Y02C10/08 , Y02C20/20 , Y02E60/366 , Y02P20/129 , Y02P20/1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以合成方式制备的甲烷(57)/气态和/或液态烃(114,115,116,117)的制备方法,其中为此将来自借助于再生电能操作的电解设备(41,81,151,159)的氢气(44,84,150)和二氧化碳(19,46,86)在甲烷合成(图2-48)或费托合成(图3-96)或另外的合适的烃合成中合成,所述二氧化碳(19,46,86)由空气流/气体流(3,134)借助二氧化碳获取装置(图1)制备,其中所述二氧化碳(19,46,86)由所述空气流/气体流(3,134)在二氧化碳获取装置(图1)中借助可逆吸附过程获取。本发明还涉及用于生产以合成方式制备的甲烷/气态和/或液态烃(114,115,116,117),尤其是用于进行根据本发明的制备方法的制备装置,其具有用于制备氢气(44,84,150)的用再生电能(42,82,153)操作的电解设备(41,81,151,159),用于从空气流/气体流(3,134)制备二氧化碳(19,46,86)的二氧化碳获取装置(图1),和甲烷合成(图2)或费托合成(图3)或另外的合适的烃合成,其用于从氢气(44,84,150)和二氧化碳(19,46,86)合成甲烷(57)/气态和/或液态烃(114,115,116,117)。
-
公开(公告)号:CN107311207A
公开(公告)日:2017-11-03
申请号:CN201710438058.8
申请日:2017-06-12
Applicant: 沈阳化工大学
IPC: C01F5/40 , C01B32/50 , C01D7/18 , C01C1/16 , C01F5/30 , C01B35/12 , C04B2/10 , C07C1/12 , C07C9/04 , C07C29/09 , C07C31/04 , C07C68/00 , C07C69/96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40/42 , C01F5/40 , C01B35/123 , C01C1/164 , C01D7/18 , C01F5/30 , C01P2002/72 , C04B2/102 , C07C1/12 , C07C29/09 , C07C68/00 , C07C9/04 , C07C31/04 , C07C69/96
Abstract: 一种低品位菱镁矿与硼镁矿综合利用方法,涉及一种镁矿利用方法,所述方法以低品位菱镁矿浮选后的尾矿粉和硫酸为原料,化学反应制备七水硫酸镁,同时,回收并利用二氧化碳;以低品位菱镁矿浮选得到的高品位菱镁矿为原料,煅烧得到轻烧氧化镁粉,同时,回收并利用二氧化碳;以将一部分化学法回收的二氧化碳与溶入氨气的氯化钠溶液,在室温条件下,反应生成碳酸氢钠与氯化铵,生成的氯化铵与轻烧氧化镁粉反应生成氯化镁,氨气蒸发回用;将一部分煅烧法回收的二氧化碳与碳酸氢钠和低品位硼镁矿粉;本发明实现了资源综合利用甚至高效利用,该技术应用带动菱镁产业发展,开辟了菱镁矿加工利用的新篇章,技术应用有广阔前景。
-
公开(公告)号:CN107001200A
公开(公告)日:2017-08-01
申请号:CN201580067839.X
申请日:2015-12-02
Applicant: 托普索公司
Inventor: P·J·达尔
IPC: C07C29/151 , C07C31/04 , C01C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1C1/0488 , C01B3/12 , C07C1/04 , C07C1/12 , C07C1/322 , C07C29/1518 , C07C31/04 , Y02P20/52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联产氨和甲醇的方法,其中将来自重整器的出口料流分成两部分,其中一部分进行变换、二氧化碳去除、甲烷化、压缩和氨合成,而另一部分被压缩并进料至单程甲醇合成工段。从甲醇合成工段抽出甲醇,并将来自所述工段的剩余流出物分成两个包含氢的料流,将其中一个进料至变换工段,而将另外一个再循环至脱硫单元。以这种方式获得了有利的联产方法,因为提供了用于脱硫的再循环氢,并且还避免了压缩步骤。
-
公开(公告)号:CN106967467A
公开(公告)日:2017-07-21
申请号:CN201611094651.7
申请日:2013-03-12
Applicant: 卡尔·维尔纳·迪特里希
Inventor: 卡尔·维尔纳·迪特里希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10L3/08 , Y02E60/366 , C07C1/12 , C25B1/04 , C07C9/04
Abstract: 在引入可再生能源的过程中,最大的困扰问题是风电能和太阳能不可避免会产生过剩现象,以及交替出现供电缺口,而发电设备的电能储存能力有限。本发明描述了电能的生产和存储的详细过程,在此过程中,包括气体的渗透阶段和电能的存储阶段,发电厂内的合成气体在渗透阶段内通过燃烧而产生电能,在电能的存储阶段中,合成气体与额外添加的氢气会化合产生甲烷。由此产生的甲烷会被导入并且存储在天然气管道中,而对于从合成气体中制造甲烷所必需的氢气,则通过电解水产生。所述合成气体应当优先通过干馏焦炭或者原煤产生。所述制造甲烷的过程,无论是从煤炭还是过剩的风能或者太阳能,都不会对气候造成破坏。所产生的甲烷属于混合型甲烷,其中的碳元素来自于化石类燃料,而氢元素则来自于风能和太阳能。电能将被输电系统吸收,由煤炭额外产生的甲烷具备了天然气的特征,将被储存在输气管道中。在所述存储阶段内被存储的甲烷,或者与其同等热值的天然气可以在之后的渗透阶段中再次被天然气管道吸收,并且被输送到燃气发电厂。
-
公开(公告)号:CN106311108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848077.3
申请日:2016-09-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上海高等研究院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P20/149 , Y02P20/52 , B01J19/0093 , B01J2219/00781 , B01J2219/00783 , B01J2219/00873 , C07C1/12 , C07C29/152 , C10G2/34 , C10G2/341 , C07C9/04 , C07C31/04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可替换床层的微反应器及其应用,所述微反应器包括上盖板、下盖板及夹在所述上盖板与下盖板之间的微反应器基底层;所述微反应器基底层中设有依次连接的原料气体预热通道、原料气体分布结构、用于容纳催化剂床层的空腔结构及尾气收集结构;所述上盖板中设有气体入口及气体出口,其中,所述气体入口与所述原料气体预热通道的进气口连通,所述气体出口与所述尾气收集结构的出气口连通。本发明采用将反应区域的催化剂床层与微反应器基底层分离的设计方法,可以降低催化剂更换成本,适用于多种催化剂结合方式,并有效地实现强化反应过程,提高反应转化率,有利于微反应器的工业应用。
-
公开(公告)号:CN105351022A
公开(公告)日:2016-02-24
申请号:CN201510821231.3
申请日:2015-11-23
Applicant: 中国科学院工程热物理研究所
IPC: F01K25/10 , F02C6/00 , F02C6/18 , C25B1/04 , C07C9/04 , C07C1/12 , B65D88/76 , F24D11/00 , F25B23/00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Y02A20/106 , Y02E60/366 , F01K25/103 , B65D88/76 , C07C1/12 , C25B1/04 , F02C6/00 , F02C6/18 , F24D11/002 , F25B23/00 , C07C9/04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可实现分布式供能的压缩气体储能系统,该系统在储能阶段利用富余电力完成水的电解,甲烷的制备,二氧化碳、甲烷和空气的压缩和地下存储,并完成空气压缩过程热的存储。在释能阶段,气体地下存储系统提供充足的甲烷、二氧化碳和空气,电解水系统和甲烷制备系统为二氧化碳释能系统和空气释能系统提供高温热量来源,保证二氧化碳释能系统与空气释能系统提供充足电能。空气压缩过程热与甲烷燃烧热用于热量供应,可根据用户对热量等级的差异提供不同品位的热量。空气释能系统膨胀后的空气为用户提供冷量供应。
-
公开(公告)号:CN103298976B
公开(公告)日:2016-01-20
申请号:CN201180053119.X
申请日:2011-09-02
Applicant: 碳清洁技术股份公司
IPC: C25B1/12 , C25B15/00 , C07C1/12 , C07C29/151 , C07C31/04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F01D15/10 , C07C1/12 , C07C29/1518 , C25B1/04 , C25B1/12 , C25B15/00 , Y02E50/18 , Y02E60/366 , Y02E70/10 , Y02P20/133 , C07C31/04 , C07C9/04
Abstract: 本发明示出并描述了在利用能量载体生成设备(1)尤其由再生能源生成电能时在电网中对由于发电波峰和发电波谷而导致的电流量波动进行二氧化碳中性平衡的方法,其中在发电波峰时由优选可再生的能源所生成的电能在电解单元(2)中被用于通过含水介质、尤其水的电解来生成氢,其中在发电波峰时由优选再生能源所生成的电能在电解单元(2)中被用于通过含水介质、尤其水的电解来生成氢,其中在该电解单元(2)中所生成的氢流(6)被输入给反应器单元(3),该反应器单元(3)被构造用于采用氢和二氧化碳和/或一氧化碳来尤其催化地生成含烃能量载体流(13),尤其被构造用于催化地生成甲醇或甲烷,其中在发电波谷时把所生成的含烃能量载体流(13)至少部分地并根据需要在燃烧室(4)中燃烧,在该燃烧时所形成的烟气流(15)的热能被用于在燃气涡轮机流程中和/或在蒸汽涡轮机流程中生成电能,并且所生成的电能被馈入到电网中,以及其中该烟气流(15)至少部分地作为碳源被输入给反应器单元(3)以生成含烃能量载体流(13)。
-
公开(公告)号:CN104937078A
公开(公告)日:2015-09-23
申请号:CN201380071369.5
申请日:2013-11-15
Applicant: 普莱克斯技术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12 , C01B3/382 , C01B2203/0233 , C01B2203/0244 , C01B2203/0283 , C01B2203/043 , C01B2203/0475 , C01B2203/062 , C01B2203/0811 , C01B2203/1241 , C01B2203/1258 , C01B2203/142 , C01B2203/148 , C07C29/1518 , C10G2/30 , C10J3/721 , C10J2300/1659 , C10J2300/1665 , C10J2300/1678 , C10J2300/1815 , C10J2300/1838 , C10K1/003 , C10K1/005 , C10K3/04 , C10K3/06 , C07C31/04
Abstract: 本申请公开了从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的物流生产液体燃料产物的混合装置和方法,所述含有氢气和一氧化碳的物流通过气化固体碳质原料以及蒸汽转化轻质化石燃料产生。当所述混合装置中的气化单元在降低的生产能力下运行或不运行时,本应使用于所述气化单元中的氧气被转移至含自热转化装置的轻质化石燃料转化单元以增加到液体燃料生产单元的富含FL的合成气体流并保持接近额定生产能力的液体燃料生产。
-
公开(公告)号:CN104126029A
公开(公告)日:2014-10-29
申请号:CN201280060105.5
申请日:2012-11-28
Applicant: 奥图泰(芬兰)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25B15/08 , B01D53/323 , B01D53/8671 , B01D2256/16 , B01D2257/104 , B03C3/017 , B03C3/16 , C01B13/0207 , C07C1/12 , C25B1/04 , C25B9/06 , Y02C20/20 , Y02E60/366 , C07C9/04
Abstract: 在特别用在随后的甲烷化工艺中的氢气的生产方法中,水被电化学转化为氢气和氧气,其中氢气为电解质气溶胶所损耗,并且其中电解质气溶胶随后与氢气分离。电解质气溶胶与损耗的氢气的分离在氢气气氛下在湿式静电沉降器中进行。
-
公开(公告)号:CN102416324B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110317947.1
申请日:2011-10-19
Applicant: 武汉凯迪工程技术研究总院有限公司
CPC classification number: C07C1/12 , B01J21/18 , B01J23/755 , B01J37/04 , B01J37/08 , B01J37/082 , B01J37/084 , C07C1/0435 , C07C2521/18 , C07C2523/755 , C10L3/06 , C10L3/08 , Y02P20/142 , Y02P20/52 , C07C9/04
Abstract: 一种二氧化碳甲烷化催化剂及制备方法和用途。该催化剂由生物质电厂灰混合金属镍化合物经高温焙烧而成,其中金属镍成分的重量百分比为2~20%。其制备方法如下:1)将金属镍化合物配制成质量浓度为5~30%的水溶液;2)将生物质电厂灰在300~400℃的温度下焙烧20~40min;3)按催化剂中镍成分的重量百分比换算原料用量,取步骤1)配制的金属镍化合物水溶液与步骤2)焙烧的生物质电厂灰混合,搅拌翻转5~10h,浸渍均匀;4)将浸渍后的生物质电厂灰在110~150℃的温度下干燥0.5~1.5h;5)将干燥后的生物质电厂灰在400~500℃的温度下焙烧3~6h即可。该催化剂不仅可以变废为宝,而且具有极好的催化活性,可以在常压下催化二氧化碳加氢反应,促使其变成甲烷。特别适于生物质电厂灰的资源化利用。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