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863695A
公开(公告)日:2023-10-10
申请号:CN202310825896.6
申请日:2023-07-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8G1/01 , G06F30/20 , G06F111/04 , G06F111/02 , G06F111/0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快速公交走廊客运承载能力协同估计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包括以下步骤:预设与站台相邻交叉口且包括站台的区域为目标区间,采集预设单位时间内该目标区间所有行驶的公交车辆信息与路段信息;基于公交车辆信息预设目标区间内车站长度,并得到车站预设通行能力;基于车辆信息预设目标区间内车站下游路段的长度,得到车站下游路段实际通行能力与下游交叉口实际通行能力;若车站预设通行能力小于等于车站下游路段实际通行能力与下游交叉口实际通行能力之和,且目标区间的长度等于车站长度和下游路段长度之和,则目标区间的车辆实际通行能力为车站预设通行能力;所述目标区间的客运承载能力为车辆实际通行能力与额定载客量之积。
-
公开(公告)号:CN1158174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11172.3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智能网联汽车低间距停车与启动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预设最小停车距离,并基于智能网联汽车在不同驾驶场景下的驾驶信息,通过优化速度模型,使得车辆能够完成低间距停车与启动的运动过程,得到不同驾驶场景车辆的行驶速度、位移曲线和加速度曲线;对低间距停车与启动过程中的距离‑速度关系进行参数标定,构建不同驾驶场景下车辆低间距停车与启动的期望间距模型;基于不同的驾驶场景,预设低间距停车与启动系统触发条件;若符合低间距停车与启动系统触发条件,则基于对应驾驶场景的期望间距模型对车辆进行低间距的启停控制,否则将不进行控制;本申请缩短了车辆的停车距离,有效解决交叉口路段车辆排队过长、排队溢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29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54790.0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BRT车站的泊位动态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根据待进站的混行车辆编队中待进站车辆长度和数量信息,计算直接进入泊位的原始泊位总浪费长度,通过泊位动态分配函数得到泊位分配方案和动态分配泊位总浪费长度,若泊位浪费长度相等,则可以省去待进站车辆进行调整的时间,若不相等,则在提前通知司机进行预调整的同时控制屏蔽门进行动态调整,有效解决快速公交到站时串车所导致的多车辆拥堵问题,从站台利用率的角度提升快速公交站台服务能力,有利于乘客有序等候车辆,缩短了BRT整体停留时间,舒缓交通堵塞现象,在不增加站台占用面积和不改变站台空间结构的前提下,提高公交站台的服务能力,从而提高整个BRT系统的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8436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41037.5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公交车站服务能力的动态泊位分配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公交车站的泊位占用信息和待进站车辆的数量和车身长度信息;根据公交车站的泊位占用信息和待进站车辆的数量对待进站车辆进行分配泊位;根据已分配泊位车辆的车身长度信息确定屏蔽门的使用方法和屏蔽门的净开度,保持已分配泊位车辆停靠后的车门中线和对应泊位的屏蔽门中线重合,并将泊位分配方案反馈驾驶员;待进站车辆根据泊位分配方案进站停靠,服务时间结束后,驾驶员关闭车门,已停靠车辆同时启动,驶向下一站点。本发明避免因泊位与车辆之间长度不同引发的泊位低利用率问题从而导致的串车问题,提高整个快速公交系统的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469266B
公开(公告)日:2024-09-24
申请号:CN202310653005.3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8G1/123 , G06Q10/0631 , G06Q50/4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快速公交干支线路车辆动态适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预设的检测周期内检测靠近车站交叉路口各干线和支线的车辆信息;预测每个检测周期内交叉路口的干线和支线车辆到达交叉口的时间;若有效泊位余量小于支线车辆数量,则对支线车辆进行优先级排序,标记无法汇入的支线车辆;预设适配条件,若支线待汇入车辆满足适配条件,则支线待汇入车辆进行汇入,否则再次标记无法汇入的支线车辆;判断下一检测周期内达成适配的干线支线车辆汇合时能否将上一检测周期内标记的支线车辆适配,若满足适配条件,标记的支线车辆汇入,否则将其遣返;通过信号配时和车速引导使得干线和支线的车辆汇入车站。
-
公开(公告)号:CN115762229B
公开(公告)日:2023-09-22
申请号:CN202211462164.7
申请日:2022-11-21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动态泊位分配的多车型车辆进站引导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预设乘客从站台进站口处到达站台出站口的泊位等待区所需的乘客抵达时间;预设上游车站至本公交站台的区域作为检测区域,并实时监测待进站车辆的长度、数量和位置信息;判断并选择超长型待进站车辆优先进入泊位,计算检测区域内所有待进站车辆通过交叉口的时间,并基于公交站台长度及屏蔽门长度和数量,采用动态泊位分配方法形成待进站车辆编队;将待进站车辆编队中每一辆车与带驶入泊位进行计算,得到并向每一辆车单独发送编队排序和车速引导信息,使得待进站车辆编队按顺序进入泊位;本申请提高了泊位的利用率、公交站台的服务能力,以及泊位分配的连续性和通行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6738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66728.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向低间距启停车辆纵向运动模型标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通过划分道路交通中车辆驾驶场景,并根据车辆纵向运行状况将驾驶场景归类为车辆接近区对应驾驶场景和车辆跟驰区对应驾驶场景,根据实测数据分析确定车辆最小停车间距;基于车辆最小停车间距和速度优化模型,获取接近区和跟驰区的场景驾驶轨迹数据集;基于轨迹数据标定纵向运动模型。本申请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速度优化模型获取相应的车辆低间距停车与启动运动轨迹数据,基于获取数据标定模型的相关参数,构建仿真系统,为支持车辆低间距停车与启动辅助驾驶系统开发提供支撑,能够缩短车辆的停车距离,有效解决交叉口路段车辆排队过长、排队溢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6469266A
公开(公告)日:2023-07-21
申请号:CN202310653005.3
申请日:2023-06-02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8G1/123 , G06Q10/0631 , G06Q50/26 , G06Q50/30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快速公交干支线路车辆动态适配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在预设的检测周期内检测靠近车站交叉路口各干线和支线的车辆信息;预测每个检测周期内交叉路口的干线和支线车辆到达交叉口的时间;若有效泊位余量小于支线车辆数量,则对支线车辆进行优先级排序,标记无法汇入的支线车辆;预设适配条件,若支线待汇入车辆满足适配条件,则支线待汇入车辆进行汇入,否则再次标记无法汇入的支线车辆;判断下一检测周期内达成适配的干线支线车辆汇合时能否将上一检测周期内标记的支线车辆适配,若满足适配条件,标记的支线车辆汇入,否则将其遣返;通过信号配时和车速引导使得干线和支线的车辆汇入车站。
-
公开(公告)号:CN116245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6-09
申请号:CN202310073097.8
申请日:2023-01-17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提高BRT泊位空间利用率的站台门配置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获取目标站台泊位空间的长度信息以及该站台服务的公交车型信息;在考虑完全占用泊位空间长度下,列出该站台可同时服务的所有车型组合类型ti;将所有车门左右边界的坐标投影到同一坐标轴;沿坐标轴方向对各类车型组合的车门投影进行车门投影集合区划分,并对每个投影集合区所包含的车门投影间的位置关系进行判断;根据车门投影集合区内的车门投影边界将集合区划分成若干门体区,预设门体区宽度最小阈值,并与划分的若干门体区进行比较并更新小于最小阈值的配置方式;在更新后的车门投影集合区根据集合区尺寸配置一个上拉式站台门,本申请能够满足快速公交的多种到站组合需要。
-
公开(公告)号:CN116084807A
公开(公告)日:2023-05-09
申请号:CN202310029269.1
申请日:2023-01-09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由多级可伸缩上拉式多门体构成的自适应BRT站台门及方法,包括箱体和横向并列设置于箱体内的多组边部相接的上拉式门体;上拉式门体均包括多级且逐级套设的活动门板,逐级套设的活动门板贯穿设置有传动装置的伸缩段,传动装置的固定端传动连接有驱动装置;箱体底部两侧固接有固定门,固定门边部与位于两侧的上拉式门体侧边滑动连接;本申请能够实现选择性地开启站台门中的任一上拉式门体,使站台门能够灵活匹配多种车门位置与车门间距,在多车型运营下,该站台门为站台同时服务多种车型组合提供了硬件支持,从而提高泊位空间的利用率,提高站台的服务能力。
-
-
-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