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公开(公告)号:CN116738229A
公开(公告)日:2023-09-12
申请号:CN202310666728.7
申请日:2023-06-06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F18/214 , G06F18/24 , G06F17/18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面向低间距启停车辆纵向运动模型标定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通过划分道路交通中车辆驾驶场景,并根据车辆纵向运行状况将驾驶场景归类为车辆接近区对应驾驶场景和车辆跟驰区对应驾驶场景,根据实测数据分析确定车辆最小停车间距;基于车辆最小停车间距和速度优化模型,获取接近区和跟驰区的场景驾驶轨迹数据集;基于轨迹数据标定纵向运动模型。本申请在实测数据的基础上利用速度优化模型获取相应的车辆低间距停车与启动运动轨迹数据,基于获取数据标定模型的相关参数,构建仿真系统,为支持车辆低间距停车与启动辅助驾驶系统开发提供支撑,能够缩短车辆的停车距离,有效解决交叉口路段车辆排队过长、排队溢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29222B
公开(公告)日:2024-11-22
申请号:CN202210254790.0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IPC: G06Q10/0631 , G06Q50/40 , G08G1/00 , G08G1/123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BRT车站的泊位动态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根据待进站的混行车辆编队中待进站车辆长度和数量信息,计算直接进入泊位的原始泊位总浪费长度,通过泊位动态分配函数得到泊位分配方案和动态分配泊位总浪费长度,若泊位浪费长度相等,则可以省去待进站车辆进行调整的时间,若不相等,则在提前通知司机进行预调整的同时控制屏蔽门进行动态调整,有效解决快速公交到站时串车所导致的多车辆拥堵问题,从站台利用率的角度提升快速公交站台服务能力,有利于乘客有序等候车辆,缩短了BRT整体停留时间,舒缓交通堵塞现象,在不增加站台占用面积和不改变站台空间结构的前提下,提高公交站台的服务能力,从而提高整个BRT系统的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84363B
公开(公告)日:2022-09-16
申请号:CN202110541037.5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公交车站服务能力的动态泊位分配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公交车站的泊位占用信息和待进站车辆的数量和车身长度信息;根据公交车站的泊位占用信息和待进站车辆的数量对待进站车辆进行分配泊位;根据已分配泊位车辆的车身长度信息确定屏蔽门的使用方法和屏蔽门的净开度,保持已分配泊位车辆停靠后的车门中线和对应泊位的屏蔽门中线重合,并将泊位分配方案反馈驾驶员;待进站车辆根据泊位分配方案进站停靠,服务时间结束后,驾驶员关闭车门,已停靠车辆同时启动,驶向下一站点。本发明避免因泊位与车辆之间长度不同引发的泊位低利用率问题从而导致的串车问题,提高整个快速公交系统的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5817472A
公开(公告)日:2023-03-21
申请号:CN202211611172.3
申请日:2022-12-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智能网联汽车低间距停车与启动控制方法、系统、设备及介质,预设最小停车距离,并基于智能网联汽车在不同驾驶场景下的驾驶信息,通过优化速度模型,使得车辆能够完成低间距停车与启动的运动过程,得到不同驾驶场景车辆的行驶速度、位移曲线和加速度曲线;对低间距停车与启动过程中的距离‑速度关系进行参数标定,构建不同驾驶场景下车辆低间距停车与启动的期望间距模型;基于不同的驾驶场景,预设低间距停车与启动系统触发条件;若符合低间距停车与启动系统触发条件,则基于对应驾驶场景的期望间距模型对车辆进行低间距的启停控制,否则将不进行控制;本申请缩短了车辆的停车距离,有效解决交叉口路段车辆排队过长、排队溢出的问题。
-
公开(公告)号:CN114529222A
公开(公告)日:2022-05-24
申请号:CN202210254790.0
申请日:2022-03-15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提供一种BRT车站的泊位动态调整方法、系统、设备和介质,根据待进站的混行车辆编队中待进站车辆长度和数量信息,计算直接进入泊位的原始泊位总浪费长度,通过泊位动态分配函数得到泊位分配方案和动态分配泊位总浪费长度,若泊位浪费长度相等,则可以省去待进站车辆进行调整的时间,若不相等,则在提前通知司机进行预调整的同时控制屏蔽门进行动态调整,有效解决快速公交到站时串车所导致的多车辆拥堵问题,从站台利用率的角度提升快速公交站台服务能力,有利于乘客有序等候车辆,缩短了BRT整体停留时间,舒缓交通堵塞现象,在不增加站台占用面积和不改变站台空间结构的前提下,提高公交站台的服务能力,从而提高整个BRT系统的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113284363A
公开(公告)日:2021-08-20
申请号:CN202110541037.5
申请日:2021-05-18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提高公交车站服务能力的动态泊位分配方法及系统,包括以下步骤:获取公交车站的泊位占用信息和待进站车辆的数量和车身长度信息;根据公交车站的泊位占用信息和待进站车辆的数量对待进站车辆进行分配泊位;根据已分配泊位车辆的车身长度信息确定屏蔽门的使用方法和屏蔽门的净开度,保持已分配泊位车辆停靠后的车门中线和对应泊位的屏蔽门中线重合,并将泊位分配方案反馈驾驶员;待进站车辆根据泊位分配方案进站停靠,服务时间结束后,驾驶员关闭车门,已停靠车辆同时启动,驶向下一站点。本发明避免因泊位与车辆之间长度不同引发的泊位低利用率问题从而导致的串车问题,提高整个快速公交系统的运输能力。
-
公开(公告)号:CN307532251S
公开(公告)日:2022-09-06
申请号:CN202130827435.4
申请日:2021-12-14
Applicant: 长安大学
Abstract: 1.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名称:带有动态泊位图形用户界面的BRT电子站牌。
2.本外观设计产品的用途:用于实时显示车辆对应泊位以及查询实时满载率的信息。
3.本外观设计产品的设计要点:在于图形用户界面显示的界面内容。
4.最能表明设计要点的图片或照片:主视图。
5.后视图与主视图相同,省略后视图;本外观设计产品的底面为使用时不容易看到或看不到的部位,省略仰视图;右视图与左视图相同,省略右视图。
6.图形用户界面的用途:为乘客提供编组车辆所停靠泊位的位置信息,及编组车辆满载率信息。
7.图形用户界面的人机交互方式:触摸。
8.图形用户界面的变化状态说明:乘客点击主视图中的“满载率查询”时,展示界面切换至界面变化状态图,界面变化状态图展示有不同车辆搭载乘客的满载率。
-
-
-
-
-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