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汽车翼子板的安装支架

    公开(公告)号:CN102259667A

    公开(公告)日:2011-11-30

    申请号:CN201110144397.8

    申请日:2011-05-31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一种汽车翼子板的安装支架,支架本体为一呈“几”字形的钣金件,其特征是:支架本体上面的后部较中部低,在架本体上面的中部设有一翼子板安装孔、前部设有一前大灯安装孔;在支架本体左右两侧的边缘设有加强筋。支架本体的两下端与翼子板安装板贴合并固定连接;翼子板通过螺栓与支架本体上的翼子板安装孔对应连接,翼子板上的凹型面与支架本体的后部对应重叠,构成发动机前罩板缓冲块的缓冲区域。具有以下优点:结构简单,且节省材料;合理地利用了有限的空间,既为翼子板的安装提供了可靠的安装点,也同时集成了前大灯的后部安装点和发动机前罩板缓冲块的缓冲区域,最重要的是满足了行人保护区相关法规的要求。

    一种后裙板总成及车辆
    2.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3734293A

    公开(公告)日:2021-12-03

    申请号:CN202111126517.1

    申请日:2021-09-26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后裙板总成及车辆。后裙板总成包括包括后裙板外板和后裙板内板,所述后裙板外板与后裙板内板相连,两者之间形成有空腔,在所述后裙板外板和后裙板内板上内外贯穿设有充电口,用于安装充电座,使所述充电座被容纳在所述空腔中;所述后裙板外板的下部安装有后防撞横梁。本发明提供了一种车辆,包括后裙板总成。本发明解决了现有电动车充电口座结构,在车辆轻微碰撞时易发生形变或损伤,导致无法充电和正常使用的问题。

    一种两厢轿车尾灯支架
    3.
    发明授权

    公开(公告)号:CN103625354B

    公开(公告)日:2016-02-03

    申请号:CN201210312134.8

    申请日:2012-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厢轿车尾灯支架,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与灯具下表面相匹配的第一翻边,在支架本体的右部设有与后立柱的上流水槽型面相匹配的第二翻边,在支架本体的下边缘的右部设有与后立柱的下流水槽型面相配合的第三翻边,在支架本体的左边缘上部设有与侧围型面相匹配的第四翻边,在支架本体的左边缘下部设有与侧围型面相匹配的第五翻边;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左部设有调节孔,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右部设有安装孔;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中部设有过孔,该过孔的周边设有加强构件。该两厢轿车尾灯支架能加强尾灯支架本身的强度,将尾灯支架与后立柱板结合并形成完整流畅的后立柱腔体,提高整个车身尾部强度,保证尾灯支架的一致性和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

    一种铝合金前碰撞横梁
    4.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00710A

    公开(公告)日:2014-02-26

    申请号:CN201310580036.7

    申请日:2013-11-19

    Inventor: 柯留洋 连海平

    Abstract: 一种铝合金前碰撞横梁,包括横梁本体、两个碰撞吸能盒和两个底面安装板。横梁本体呈弓形,为等截面结构,截面为目字状。碰撞吸能盒位于横梁本体两端,其为前后开口的方盒结构,前端焊接在横梁本体的内侧面,后端与底面安装板焊接,底面安装板上有与纵梁连接的安装过孔;所述碰撞吸能盒的上下左右四个面中,至少有两个面的中段是是呈梯形内凹的,形成台阶筋,本发明采用铝合金材料使得碰撞横梁的自重较轻、抗弯能力强,同时通过合理的结构设计,又保证了零件质量稳定性,提高了车身的前碰和偏置碰性能。

    一种天窗密封系统设计方法
    5.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16305580A

    公开(公告)日:2023-06-23

    申请号:CN202310316666.7

    申请日:2023-03-28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天窗密封系统设计方法,包括以下步骤:获取顶盖外板造型面,确定胶带粘接面;确定天窗外密封条的上边界;确定天窗玻璃面的上边界;确定天窗玻璃面的上边界与天窗玻璃运动轨迹的交点;确定天窗玻璃注塑密封面的宽度定义值,以天窗玻璃注塑密封面的上边界点为起始点,沿天窗玻璃运动轨迹作一条长度为宽度定义值的弦长线;取弦长线的中点和胶带粘接面的断面线的中点连成的直线;以胶带粘接面的断面线的中点为圆心,以直线的长度为半径作圆,得到第一圆;以天窗外密封条的泡管与天窗玻璃注塑密封面的密封配合量为偏移值,同心偏移的第一圆,得到第二圆。本发明能够更精确的找准天窗密封系统的最佳配合位置。

    一种汽车前罩铰链
    6.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4832020A

    公开(公告)日:2015-08-12

    申请号:CN201510123347.X

    申请日:2015-03-2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前罩铰链,包括第一连杆、第二连杆、第三连杆、第四连杆和第五连杆,第一连杆与前罩连接,第四连杆与车身连接,第一连杆的一端端部设置有向下弯折的连接部,该连接部与第五连杆之间通过旋转铆钉铆接,第五连杆的上边设置有翻边,该翻边与第一连杆下表面贴合,并通过限力铆钉连接,第二连杆和第三连杆的两端分别通过铆钉连接在第五连杆和第四连杆上。本发明既可以在常规使用状态下满足前罩正常开闭的要求,又可以在发生车撞人的事故中,配合前罩主动抬升系统完成前罩后部的抬升动作,提高了车辆对行人头部的保护。

    汽车后轮稳定杆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14063B

    公开(公告)日:2018-07-13

    申请号:CN201610722963.1

    申请日:2016-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轮稳定杆的安装结构,包括后轮稳定杆、倒“几”字形的后地板边梁及边梁内板和边梁封板,边梁内板和边梁封板的两侧面都与后地板边梁的两侧面内壁焊接,后地板边梁、边梁内板和边梁封板的底面上都设置有避让孔和安装孔;还包括凸焊螺母、螺母盒及芯轴,帽状结构的螺母盒外侧面与边梁封板的避让孔边沿焊接,其帽口边沿的翻边与边梁内板的底面焊接,凸焊螺母下端与螺母盒的第二凸焊螺母孔处焊接,其上部与边梁封板的第一凸焊螺母孔边沿焊接,芯轴与后轮稳定杆转动配合,螺栓穿过芯轴两端的安装孔与凸焊螺母旋接,将后轮稳定杆固定在后地板边梁上,并位于螺母盒内。本发明能够提高后轮稳定杆安装点的安装刚度、强度和精度。

    一种两厢轿车尾灯支架
    8.
    发明公开

    公开(公告)号:CN103625354A

    公开(公告)日:2014-03-12

    申请号:CN201210312134.8

    申请日:2012-08-29

    Abstract: 本发明涉及一种两厢轿车尾灯支架,所述支架本体上设有与灯具下表面相匹配的第一翻边,在支架本体的右部设有与后立柱的上流水槽型面相匹配的第二翻边,在支架本体的下边缘的右部设有与后立柱的下流水槽型面相配合的第三翻边,在支架本体的左边缘上部设有与侧围型面相匹配的第四翻边,在支架本体的左边缘下部设有与侧围型面相匹配的第五翻边;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左部设有调节孔,在所述支架本体的右部设有安装孔;在所述支架本体的中部设有过孔,该过孔的周边设有加强构件。该两厢轿车尾灯支架能加强尾灯支架本身的强度,将尾灯支架与后立柱板结合并形成完整流畅的后立柱腔体,提高整个车身尾部强度,保证尾灯支架的一致性和满足焊接工艺的要求。

    一种适用于混合动力三厢轿车的置物板总成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2390325A

    公开(公告)日:2012-03-28

    申请号:CN201110294537.X

    申请日:2011-09-28

    Abstract: 本发明提出一种适用于中度混合动力三厢轿车的置物板总成结构,包括置物板中板,置物板后板、置物板下加强板、和置物板下加强板支撑件等。所述置物板下加强板焊接在置物板中板的下前方,两者共同形成一个横梁空腔结构,空腔中间焊接置物板下加强板支撑件将进行支撑,以提高刚度强度;所述置物板后板焊接在置物板中板的上后方,两者形成第二个横梁空腔结构;两道横梁空腔结构的两端用于连接左右侧围,以获得适宜的白车身扭转刚度;所述置物板中板的中部型面上设置沉台并开孔,作为通风口,用于安装动力电池模块散热系统所需的进风通道,使得整个散热风道与车乘员仓内部相通;在置物板中板和置物板下加强板焊接的前部翻边上设置动力电池箱体的安装孔。采用以上总成结构,可以在常规三厢轿车在实现混合动力系统的布置,避开与后排座椅的安装干涉,并且使得行李有充足的空间,还可以保证有足够的强度和刚度。

    汽车后轮稳定杆的安装结构

    公开(公告)号:CN106314063A

    公开(公告)日:2017-01-11

    申请号:CN201610722963.1

    申请日:2016-08-25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汽车后轮稳定杆的安装结构,包括后轮稳定杆、倒“几”字形的后地板边梁及边梁内板和边梁封板,边梁内板和边梁封板的两侧面都与后地板边梁的两侧面内壁焊接,后地板边梁、边梁内板和边梁封板的底面上都设置有避让孔和安装孔;还包括凸焊螺母、螺母盒及芯轴,帽状结构的螺母盒外侧面与边梁封板的避让孔边沿焊接,其帽口边沿的翻边与边梁内板的底面焊接,凸焊螺母下端与螺母盒的第二凸焊螺母孔处焊接,其上部与边梁封板的第一凸焊螺母孔边沿焊接,芯轴与后轮稳定杆转动配合,螺栓穿过芯轴两端的安装孔与凸焊螺母旋接,将后轮稳定杆固定在后地板边梁上,并位于螺母盒内。本发明能够提高后轮稳定杆安装点的安装刚度、强度和精度。

Patent Agency Rank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