一种钛合金及其环形锻件的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4148554A

    公开(公告)日:2014-11-19

    申请号:CN201410303011.7

    申请日:2014-06-3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钛合金及其环形锻件的成形方法。该钛合金的化学元素含量(重量百分比)为:含Al量7.50%~7.80%、含Mo量1.00%~2.00%、含Zr量2.60%~2.80%、含Sn量2.60%~2.80%、含W量0.50%~1.50%、含Si量0.10%~0.25%、含Fe量≤0.15%、含Cu量≤0.10%、含Cr量≤0.10%、含C量≤0.10%、含O量≤0.15%、含N量≤0.04%、含H量≤0.012%、余量为Ti。该钛合金环形锻件的成形方法为:将该钛合金下料后,在相变点以下30℃,制坯;在相变点以上20℃,成形,并水冷至室温;再对其进行双重退火。该钛合金环形锻件在500℃和550℃温度下拥有能够满足使用条件并且富裕量大的高温拉伸强度,能够代替TC25用于制造压气机零件等。

    β相钛合金闪光焊薄壁环件的型材弯曲制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1260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80495.3

    申请日:2012-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β相钛合金闪光焊薄壁环件的型材弯曲制坯方法,其步骤为:把按规格下料的β相钛合金型材分成mn、no、op、pq及qw五段并加热至800℃±20℃后装进弯曲机定位。先弯曲op段,所述弯曲机的上辊和两个下辊的旋转线速度为2400mm/min,两个下辊向上移动的速度为7.5mm/min,重复弯曲4次,此时,op圆弧段达到预定的曲率半径;再弯曲no段和pq段,所述上辊和两个下辊的旋转线速度为1200mm/min,两个下辊向上移动的速度为9.5mm/min,重复弯曲4次,此时,no和pq圆弧段达到预定的曲率半径。所述型材弯曲变形成为“D”字型的环坯,该环坯的两条直边与圆弧部通过过渡圆弧段连接,消除了两条直边与圆弧部的连接产生折角和在环坯表面产生压痕的现象。

    结构钢闪光焊薄壁环件的型材弯曲制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1259A

    公开(公告)日:2013-02-27

    申请号:CN201210480491.5

    申请日:2012-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钢闪光焊薄壁环件的型材弯曲制坯方法,其步骤为:把按规格下料的结构钢型材分成mn、no、op、pq及qw五段并加热至780℃±20℃后装进弯曲机定位。先弯曲op段,所述弯曲机的上辊和两个下辊的旋转线速度为2400mm/min,两个下辊向上移动的速度为10.0mm/min,重复弯曲3次,此时,op圆弧段达到预定的曲率半径;再弯曲no段和pq段,所述上辊和两个下辊的旋转线速度为1200mm/min,两个下辊向上移动的速度为12.7mm/min,重复弯曲3次,此时,no和pq圆弧段达到预定的曲率半径。所述型材弯曲变形成为“D”字型的环坯,该环坯的两条直边与圆弧部通过过渡圆弧段连接,消除了两条直边与圆弧部的连接产生折角和在环坯表面产生压痕的现象。

    铁基高温合金高筒环锻件的辗轧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5551B

    公开(公告)日:2012-08-08

    申请号:CN201010582042.2

    申请日:201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高温合金高筒环锻件的辗轧成形方法,为轧制成形薄壁及组织和性能优良的高筒环锻件,其技术方案为:先把经预热的随动模套和加热到变形温度的钛合金预轧坯套装进轧环机,由轧环机的主辊、芯辊、抱辊和上、下锥辊对随动模套和预轧坯进行定位;再启动轧环机,由其芯辊沿径向朝主辊方向作进给运动并与主辊一起以380kN~4300kN的轧制力在随动模套内辗轧预轧坯,使其以3mm/s~10mm/s的速度沿径向展宽,壁厚逐渐减小,其变形量达25%~45%后被辗轧成高筒环锻件,辗轧时上、下锥辊及两个抱辊不随预轧坯的径向展宽面外移。采用该方法轧制成形的钛合金高筒环锻件的壁厚最小值是25mm,高厚比的最大值是25,该锻件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使用的封严环等回转体零部件。

    近等温锻造成形的大型整体盘轴锻件

    公开(公告)号:CN101761542B

    公开(公告)日:2011-11-02

    申请号:CN200910102899.7

    申请日:2009-11-27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近等温锻造成形的大型整体盘轴锻件,为解决该锻件在锻造时的快速成形并获得高精度的尺寸和优异的组织、性能的技术问题,该锻件的尺寸比例需要优化为:t1∶t2∶t3∶h1∶h3=1∶2∶5∶3.5∶2.5和d4∶d2∶d6∶d5∶d3∶d1=1∶1.5∶2∶3.5∶1.6∶5;并在该锻件盘形体的顶盘面中心设置上定位盲孔与用于锻造该锻件的锻模的上定位块配合的,在该锻件轴颈体的底面中心设置下定位盲孔与所述锻模的下定位块配合。该锻件主要用于航空发动机的压气机盘和前轴颈等整体成形的大型整体盘轴类锻件。

    铝合金矩形环轧件的冷胀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89590B

    公开(公告)日:2014-04-02

    申请号:CN201110377002.9

    申请日:201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矩形环轧件的冷胀形方法,其步骤为:把冷轧铝合金矩形环轧件套装在胀形机的胀形块外围,启动胀形机使胀形块从环轧件的内圆周表面沿径向挤压环轧件完成第一次胀形,胀形时间25~35s,保压时间20~22s,胀形变形量1.4%~1.6%;再使环轧件沿中心轴线旋转45°完成第一次旋转;之后,再按上述操作进行第二次胀形,胀形时间28~38s,保压时间24~26s,胀形变形量1.2%~1.4%;按第一次旋转方向再旋转一次该环轧件完成第二次旋转;再按上述操作进行第三次胀形,胀形时间32~42s,保压时间28~30s,胀形量根据第二次胀形后环轧件的内径尺寸与最终产品内径尺寸的差距来确定。胀形后的环轧件其尺寸精度可达相应尺寸的1‰,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铝合金矩形环轧件的冷胀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489590A

    公开(公告)日:2012-06-13

    申请号:CN201110377002.9

    申请日:2011-11-24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铝合金矩形环轧件的冷胀形方法,其步骤为:把冷轧铝合金矩形环轧件套装在胀形机的胀形块外围,启动胀形机使胀形块从环轧件的内圆周表面沿径向挤压环轧件完成第一次胀形,胀形时间25~35s,保压时间20~22s,胀形变形量1.4%~1.6%;再使环轧件沿中心轴线旋转45°完成第一次旋转;之后,再按上述操作进行第二次胀形,胀形时间28~38s,保压时间24~26s,胀形变形量1.2%~1.4%;按第一次旋转方向再旋转一次该环轧件完成第二次旋转;再按上述操作进行第三次胀形,胀形时间32~42s,保压时间28~30s,胀形量根据第二次胀形后环轧件的内径尺寸与最终产品内径尺寸的差距来确定。胀形后的环轧件其尺寸精度可达相应尺寸的1‰,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

    铁基高温合金高筒环锻件的辗轧成形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085551A

    公开(公告)日:2011-06-08

    申请号:CN201010582042.2

    申请日:2010-12-10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铁基高温合金高筒环锻件的辗轧成形方法,为轧制成形薄壁及组织和性能优良的高筒环锻件,其技术方案为:先把经预热的随动模套和加热到变形温度的钛合金预轧坯套装进轧环机,由轧环机的主辊、芯辊、抱辊和上、下锥辊对该两个工件进行定位;再启动轧环机,由其芯辊沿径向朝主辊方向作进给运动并与主辊一起以380KN~4300KN的轧制力在随动模套内辗轧预轧坯,使其以3mm/s~10mm/s的速度沿径向展宽,壁厚逐渐减小,其变形量达25%~45%后被辗轧成高筒环锻件,辗轧时上、下锥辊及两个抱辊不随预轧坯的径向展宽而外移。采用该方法轧制成形的钛合金高筒环锻件的壁厚最小值是25mm,高厚比的最大值是25mm,该锻件主要用于航空航天等领域使用的封严环等回转体零部件。

    结构钢闪光焊薄壁环件的型材弯曲制坯方法

    公开(公告)号:CN102941259B

    公开(公告)日:2014-12-17

    申请号:CN201210480491.5

    申请日:2012-11-23

    Abstract: 本发明公开了一种结构钢闪光焊薄壁环件的型材弯曲制坯方法,其步骤为:把按规格下料的结构钢型材分成mn、no、op、pq及qw五段并加热至780℃±20℃后装进弯曲机定位。先弯曲op段,所述弯曲机的上辊和两个下辊的旋转线速度为2400mm/min,两个下辊向上移动的速度为10.0mm/min,重复弯曲3次,此时,op圆弧段达到预定的曲率半径;再弯曲no段和pq段,所述上辊和两个下辊的旋转线速度为1200mm/min,两个下辊向上移动的速度为12.7mm/min,重复弯曲3次,此时,no和pq圆弧段达到预定的曲率半径。所述型材弯曲变形成为“D”字型的环坯,该环坯的两条直边与圆弧部通过过渡圆弧段连接,消除了两条直边与圆弧部的连接产生折角和在环坯表面产生压痕的现象。

Patent Agency Ranking